有媒體報道,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借助信息化手段,優化患者就診體驗,通過提供心理疏導、生活支持等服務,進一步改善患者就醫感受。
筆者對此深有感悟。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已覆蓋人類生活任何細節空間,作為人類健康保護的醫療陣地——醫院,也可借互聯網醫療信息化服務,為患者提供院外醫療服務,讓患者滿意,同時推進和支持醫院的發展步伐。
加速預約掛號,解決掛號難。
掛號難、貴,是到大醫院特別是名牌醫院看病難的第一感受。雖然目前部分大醫院開展了預約掛號,但比例不過半,且多以電話預約為主,這對基層患者尤其是農村患者來說,網絡了解少,仍有掛號難現象;如果城市大醫院加快設立和拓寬網絡平臺,借互聯網開展網絡掛號,與此同時加強對基層民眾網絡掛號操作的傳授,就能拉近病人與醫院距離,為他們提供掛號便利,也給高價“倒號”斷路。
方便院外咨詢,提高出院隨訪效果。
借互聯網建立醫院服務平臺,讓院外病人對自身疾病診療及健康保健咨詢更方便,同時對出院病人的隨訪也更快捷、準確;對醫院來說節省大量人力,對病人來說,不受農時季節及作息時間限制,可對出院隨訪給予全面回答,這既支持醫療醫學科研,也對鞏固病人治療、及時修正補充治療保健方案,提供方便可靠的渠道。
解決院外健康醫療知識貧乏,提高民眾的綜合健康素質。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對健康醫療的需求水平也不斷提高,這不單是基層越級求診和實行分級診療的原因,也在客觀上促進醫院提高專業工作能力和效率,提高基層民眾衛生健康知識水平也成了醫療衛生部門的重任;但現實中,因為認識及距離問題,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有較大難度,怎么辦?醫療機構借互聯網建立醫療科普和專業知識宣傳平臺,提高大眾醫療衛生健康知識,不失一條快速、高效的好途徑。上海“醫學界”借互聯網與全國數百萬臨床醫生建立線上交流網絡,無償給醫生傳授實用、先進專業技術,得到廣大醫生的歡迎,這當然也極大提高了“醫學界”的點擊率,其商業品牌更突出。醫院值得學習效仿。
保證轉院病人順利轉院、住院及提高治療時效。
借助互聯網,對需要轉院的病人,能及時、迅速與上級醫院聯系住院及救治,為接收住院方快速提供詳細、全面的診療病歷,接收醫師短時間了解、熟悉和掌握病人的病情及診療存在和需要糾正補充的措施,提前做好搶救準備,通過面對面臨床觀察、檢查分析做出科學、正確的診療方案,為病人提供安全、準確、有效的治療,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好轉率,對提高上下醫院威信與可信度,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借互聯網把服務拓展到院前和院后,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不但讓病人在醫院內享受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也能給醫院外的病人及民眾提供優質的非直接醫療服務,通過個案管理、雙向轉診、追蹤隨訪、居家自護、遠程健康管理等,提高醫療機構的職業素質能力,讓大醫院醫生有更多的時間查房坐診,也讓基層醫院提高行業誠信度,對其自身的發展進步有一定的推進作用。
(作者:河南省原陽縣衛生局??黃來永??孟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