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兩卡制”給智慧醫療帶來的思考

    “兩卡制”給智慧醫療帶來的思考

     

    原創:河南省原陽縣人民醫院? 孟慶遠

    ?

    醫療信息化建設一直是近年來與醫療發展及管理緊密相連的科研項目與落實手段,特別是在醫療信息大數據、醫療資源共享、遠程醫療等方面專家學者都進行了大量的探討與嘗試,但由于種種原因,除了遠程醫療有了具體的運作外,其他項目均沒有大的實質性進展,甚至有的被政府否決,比如網上藥品營銷及醫療服務,專家認為互聯網難以控制其中的一些重要、關鍵部分和核心內容,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因此只有部分設計在醫療管理使用,比如預約掛號、檢驗化驗結果查詢等,于是包括醫療互聯網的設計專家們也開始對其失去興趣。

    ?

    那么,互聯網、醫療信息化建設真的對醫療發展及管理有難以克服的弊端么?新生事物的發展當然復雜崎嶇,毋庸置疑,信息化建設對醫療發展及管理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筆者認為,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壯大發展,關鍵是要找準對它生存發展有利的土壤與適應的環境,看醫療管理的實際需要與必須。日前幾個相關消息值得人們思考和重視。

    ?

    今年2月安徽省召開基層衛生工作會議提及到加快建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試點就讓人對醫療信息化建設有了新的思考。

    “兩卡制”給智慧醫療帶來的思考-智醫療網?

    所謂“兩卡制”是指居民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后,刷二代身份證以示認可,服務數據方可傳入系統確認;提供服務的基層醫生刷自己的績效卡以示該項服務由該醫生提供,刷卡后系統自動計算其工分和勞務報酬。據了解,“兩卡制”有他的極大利好與生存希望,一是一切造假(假檔案、假隨訪、假管理等)將被終結;二是公衛經費考核公平、透明化,村醫多勞多得;三是可以緩解了衛生院與村醫的關系。“兩卡制”規避了之前衛生院直接進行考核,改為由系統自動計算其工分和勞務報酬,這樣公平、透明的政策下,每個村醫都能恪盡職守、積極認真圓滿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而不再擔心衛生院的人工“畸形”管理帶來的分配不公!?

    而之前存在的問題正是基層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健康保健等工作滯后、村醫不滿情緒的原因所在。由于這些繁雜工作及問題的驗收與解決,均來自基層縣衛計委的委托機構——衛生院來承擔處理,而衛生院從人力、管理水平技能到管理機制體制以及存在的經濟支配與村醫村室各種補助補貼(共衛經費比例分配、零加價補貼、診斷費補貼)有直接關系,因此,衛生院單靠人工管理績效考核約束措施來對存疑工作進行監管,有失管理的科學、公正、公開、公平性,甚至個別地區的績效考核方案設計過于精細化,給衛生院在具體操作中苛刻扣分的可能與機會,一些村醫的基礎基本工作原本有了一定成績,但因為沒有合理、公平的考核措施辦法及操作手段,人為扣分過重,以致補助補貼被大量扣除,村醫對此產生了疑惑與反感。而現實中村室村醫也因此出現許多的虛假信息,如健康檔案、簽約服務、慢病管理等表測的虛假填寫。這樣,衛生院監管不力,村醫工作積極性低落,各項工作滯后,個別地區村醫放棄村醫,甚至有的因此用罷診、信訪等形式鄉政府討要說法等現象時有發生。

    ?

    可以說加強信息化管理,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來對基層醫療管理提供科學、公平、合理、公正、公開的陽光數據,就能從根本上消除人工衛生管理給基層衛生醫療保健工作正常開展進行帶來的障礙。密切了鄉村兩級網底關系,使他們真正能夠通力協作搞好基層醫療衛生保健工作。

    ?

    據悉,湖北省荊門市衛生計生委也開始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門診、住院診療行為和費用實施全程實時在線監控與智能審核,做到事前提醒、事中告誡、事后監管。遼寧省衛生計生委也用居民健康卡形式打造自助醫療便民服務新模式,探索出社區批量發卡模式,通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社區老年人等重點人群進行集中發卡,取得顯著成效。據了解,有部分專家已傾心于智醫療對全省范圍統一的抗藥管理、分級診療轉診標準與運行控制監管、按病種付費及臨床路徑監管軟件的開發。許多地區基層村醫盼望類似“兩卡制”的村醫村室智醫療管理早點來到身邊,給他們工作及勞務報酬一個合理、正確的評價與肯定。

    ?

    ?

    這均說明對基層鄉村醫療衛生保健工作部的信息化監管已經大勢所趨,迫在眉睫,不容再大意冷淡了。信息化管理下沉鄉村并開發使用,能極大降低減少目前人工管理給鄉村醫療機構各項工作帶來的弊端與不足,極大提高村醫的工作積極性及工作效率,能使醫保基金及政府村級醫療衛生保健的各項補貼效益最大化!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