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全民合理利用 醫保資金 我們通過數據研究發現,北京地區人均住院率相對較低,而中西部地區的人均住院率則明顯高于北京地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部分地區門診不報銷。從患者的角度講,...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醫療衛生及藥品行業開始試水互聯網化,致力于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院前、院中、院后醫療及健康信息的聯動,全面改善患者就醫體驗。2016年12月8日,國家衛...
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城市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的現象長期存在。她建議,依托信息化手段,構...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醫療資源缺乏,分配不均衡,無序看病,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目前的醫療問題特別是如何均衡醫療資源分配,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2月26日,對于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而言,是平凡又不平凡的一天:日門診量4萬余人次,手術臺數1416臺,刷新了該院歷史記錄。 這不是特例。在當前的就醫格局下,不管大病小病、慢病急...
“分級診療是滿足當前老百姓看病需求和解決看病難問題的重要舉措,對于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院長華樹成6日在吉林代表團媒體開放...
分級就診最大的問題是“社區老百姓希望看到專家”,如何解決百姓扎堆大醫院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在2月27日國家衛計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提出“構建三下沉為基礎...
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當前全國各地都在推動醫療供給側改革,進行分級診療探索,以有效緩解“看病難”問題。然而,本是解“痛”良方的分級診療,在推廣中遭遇諸多難點和...
2018年深圳市衛生計生工作會召開,會議明確深圳將通過10年~15年的努力,全面建成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市民健康的全民健康制度體系,全面建成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東南亞的國際化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