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新醫改九年來,國家投入巨大,但“看病難,看病貴”現象依然存在。經過長期探索,醫療聯合體(簡稱“醫聯體”)和“互聯網+”醫療健康(簡稱“互聯網醫療”)作為推進醫改的有益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現行醫聯體和互聯網醫療暴露出各自的局限性。
全國政協委員、搜狗公司CEO王小川認為,醫聯體初步實現醫療資源下沉,但獲取用戶成本高、效率低,渠道與廣大人民群眾業已形成的從互聯網獲取醫療信息和求診服務的慣性思維有錯位,醫療服務覆蓋區域和人群難以有效突破,要更廣泛接觸患者。而互聯網醫療受限于醫療健康行業的細分領域眾多、專業復雜性高、開放性不足,有必要進一步提供全周期的醫療健康服務,從根本上改善就醫體驗。
王小川建議構建新型醫聯體,通過數字技術將優質資源廣泛貫通至患者末端,提供“核心醫院+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數字家庭醫生”的三級供給模式,以大醫院為核心、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為中心、數字家庭醫生為入口和神經網絡,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數字技術,將個性化醫療服務入口主動推送至每一個中國家庭身邊,提升醫療效率和準確率,助推分級診療,實現每個中國家庭都有家庭醫生,以此打通醫療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來源: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