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數據整合和信息共享、發展以數據為基礎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11月28日至29日,“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圍繞“開放、變革、發展”的主題,邀請主管部門、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優秀企業、市場研究機構等領導與專家、高層及800余位行業精英參與,深入探討科學推進醫療健康大數據的應用和價值挖掘、推動醫療健康大數據依法有序開放、醫療健康大數據互聯互通、數據標準與安全等醫療健康大數據相關熱點議題,為我國醫療健康的數據的發展提供前瞻的思想與觀點,為研究制定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政策和戰略獻計獻策。
在28日上午的高層演講中,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焦秉立教授作了題為《面向遠程醫療和社區醫療信息化的無線物聯網技術總體研究》的精彩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介紹一下這個項目,這個項目從2011年開始策劃,2014年開始發布。北京大學很有幸得到了這個項目,參加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大人民醫院、工信部電信傳輸研究所、普天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協作單位,還有軟化測試中心,還有301等。
今天講的是項目的進程,調研的情況。
我們項目當時是規劃“十二五”的項目,這個項目是總體研究項目。“十二五”的指定課題是數字醫院的課題,后來大的課題就沒有設計。我們來做的事情,我們不能取代醫生,但是我們是為醫生服務。我可以節約社會成本、責備醫療服務效率,這是我們的宗旨。這樣的事情我們做下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問題,如果降低社會成本和增加效率的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商業模式。因為我們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A好、B好、C也好,我們發現商業進程,2005年的時候認為高潮來了,后來還是認為一個個高潮來了,我們始終沒有推動,就是一個個商業模式。如果你降低社會成本,誰掏這個錢?降低的費用怎么挖掘出來。我們一直在談驅動,這是非常好的事,但是驅動似乎有些困難。
最早我們看到的問題,我國現在有2萬多所醫院,當然這是兩年前的信息。三甲醫院實際上只占不到5%,而這不到5%的醫院占了67%的資源。最右邊這張圖,如果單個醫院比,我們走的模式是跟蘇聯學習,建大醫院,而不是像西方很多診所集中起來的大醫院。我們走這條路不容易回頭,大醫院實力越來越雄厚,小醫院就發展不起來。我這是從技術上講,政治上我們沒有經驗。
這是兩年前的信息,這是中國信息醫院調查的報告,不是我們做的。調查醫院醫生和院長,我們問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技術。他們當時提出需要無線,包括條形碼那個時候都不如無線的需求。因為當時要講信息化,我們要建立這樣的網絡,什么人來承擔這樣的責任。這也是醫院的調查表格,當時我們如果看醫院里有20個搞IT人的醫院,占醫院總數不到1%,最多的只有是四個人,這個數是非常多的。
現在很多公司進入醫院,從國家的層面講市場先行。市場先行帶來的問題是標準跟不上,怎么樣規范標準,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包括云計算能不能發揮能力,標準沒有也是一個問題。
我們調研了所有情況的時候,當時也是衛生部給我們的理念,你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看病貴的問題在哪?全國各地的都跑到大醫院,人流就過來,包括交通堵塞,病人受的苦別提了,大醫院旁邊還租房子。既使是外地來的這些病人,我們有人來了已經就醫院的?非常少,我們那個時候調查不到10%。這些人就都回去了,我們從信息學的角度看,把他的信息下載到醫院,然后他得到醫囑和一些藥回去了。我們看上去是人流,但是90%是信息流。針對這樣的信息流,最好的辦法是網絡加以解決。
在重大專項的時候提,網絡有什么樣的作用。我們知道是信息流,當然讓信息這樣去走,信息流過來給大醫院。你要得到信息的時候,我們要從大醫院給予。真正讓信息流發揮作用的時候,我們看病難、看病貴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解決。這樣的作用重大專項在提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信息流在走。實際上我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大醫院的專科能支持小醫院,小醫院就會進口很好的設備。現在有些醫院不是沒有錢,有錢,沒有辦法支持專科的經驗,所以買了這些設備,即使在他那做了CT,還要到大醫院做。如果用網絡的辦比,他把片子送過來,我們能夠幫助他進行正確的診斷,資源的增長也是非常大的作用,這是網絡在經濟方面的作用。
增長空間,花費空間北歐最高,美國不是最高,中國是5%,我們的增長空間是非常大的,我們才有很大的潛力去挖掘。
這個印象非常深刻,我們在新疆調研的結果,當時認為到了新疆怎么樣,可能并不發達。但是需求量在推動,維族的民族感情非常重,他們烏魯木齊的醫院,對遠程做得非常好。很早的時候,他們一年做3萬例,一個遠程病人收55塊錢,一個遠程手術只收90塊錢。這種驅動下他們做得非常好了,包括原來用QQ,現在用更好的技術手段。
烏魯木齊的哈院長,他就說我讓我這些兄弟不坐飛機飛到內地,能不能在我這做手術。包括肝囊腫手術,他們做了十多例,他們敢做,他們從他們的醫院去做,在小醫院做。非常感謝中國移動,那么遠的地方我們的光纖那么好,都沒有想到。需求和責任心確實驅動著向前發展,其實他們掙錢很好。
我們不管什么高科技,不能網絡國家的現狀。當時去了綿陽,去了很多邊遠的山村。現在的大夫用手記檔案,背醫療箱,而只有一個手機的情況下。我們知道,他們的情況是非常糟糕的,包括總美醫生,這個孩子生病了,就是沒有很好的通訊手段,以至于這個小孩從冰天雪地地被送到很遠的就醫站。我們如果不能提高手段,他們就在用手機。醫生問他為什么要看病人,我看他的精神狀態,是不是出汗,我們能送到嗎?這也是重大專項的一個要報告的方面。
我們需要有基礎框架,看一看我國的網絡。我們從市級醫院,到區級醫院,到診所。是不是把門診下移,農村是縣醫院、鎮醫院,這樣的網絡,這是持續多年概念上的網絡,這個網絡不是通信,不是搞IT人說的網絡,就直接都過來。這個網絡做得有多么好是一方面,實際上情況遠遠不止如此。
我們進入IT時代的時候,我們不能考慮還有農村網絡和城市網,其實在網絡上就搭了一個融合的網絡,這是將來的發展方向,遠程醫療。健康數據和醫療數據是要具有區分的,有些是標準化的。這樣的平臺下建立的網絡應該是我們的路徑。
醫療物聯網的網是什么?下面的都是一些基本信息,醫用等。這些就是探頭,信息源,上面是一個管狀的,上面是云。云大家是講得最多的,如何使用云。有云以后,你的信息還要到下面來。
比較大的問題,當我們在公路上看到一輛救護車過來,大家全都讓路的情況下。其實這個問題在信息網絡上已經存在很多的問題,包括在災難情況下大家還在打電話,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救護車,要保證未來的網絡一定支持快速通道。我們的解決手段是虛擬網絡,虛擬網絡可以一個公司做,因為虛擬網絡是搭在上面的。我如果有三個手機,這三個手機為一個服務做的時候,速度就是三倍。這個手機有可能全是中國移動的,也有兩個可能是中國電信的。這樣的情況下,真正救護車跑的情況,未來網絡下應該有一個通道,其他成員應該讓開,這才能實現醫生要做的。
因為數據是多元化的,所以在非信息的采集,我們要保證一個通道,這個通道沒有緊急,但是要安全。
現在用的都是第四代移動通訊的設備,包括LTE,大家都說屬于快得不得了。我們談5G,大家未來十年無線數據量會增加1000倍。我們還把無線醫療塞進去,我們地位在哪,進不進得去。包括LTE要向前發展,水平網絡要做。但是特殊的用途,和我們的醫療專網,一定要有自己的保護渠道,要垂直應用。5G上,醫療物聯已經是一個單門的分支,我們要有更多的溝通,去討論它的應用問題。
這是VPN的一些東西,包括虛擬的網絡、虛擬的終端。你拿來一個終端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它是中國移動、聯通,還是什么。但是虛擬網絡,你只要拿到也這個終端就要保證它的服務,現在它的上面虛擬運營商已經有了,在做股票的那個,已經有虛擬運營商傳這個業務。傳這個業務的時候,它下的手段很多,我們虛擬運營商是對這樣傳輸通道做具體的要求。
再講幾個特別基本的問題,現在我們大量使用無線的,包括WiFi的設備。人身體有很多醫療設備,那些是無線的,包括心臟起搏器、假肢,如果我們使用這些設備的時候不注意,我們叫數據干擾,不是電磁干擾。你一反向干擾,可能他就不能救了,包括假肢也一樣。
我們做到什么時候無線通訊的速度是不能滿足我們要求的,上網插在光纖上數據馬上就來了,插在手機上就慢得不得了。傳醫療信息的時候顆粒化要做到可以應用,但是不能超載,這些的規劃應該是屬于我們在提供的,考慮的內容下。
我要談一下非常重要的,我們做IT的人,我們拿出手機支持云服務、數據服務,都有我們的模式。我們的語音每秒傳多少比特,我們有我們的模式。我們經常和醫生溝通,心醫國際也在這,一件事一件事落地。如果你通過無線,做這樣的服務,我們希望模式化。在你服務模式化的情況下,我才可以把IT終端、傳輸要求模式化。醫生的思維非常不一樣,我們試圖把它模式化的時候,和醫生的思維差別很大,他們是開放式的。
我們要做的事就是醫醫之間、醫病人之間要做好聯網,要做好服務。我們有一個網絡可以依靠,有一個大數據可以依靠,最重要的是到晚年的時候能夠享受到好的服務,這是每個人奮斗的目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