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直播 > 金山云張宏江:云計算-智慧醫療不可缺失的平臺

    金山云張宏江:云計算-智慧醫療不可缺失的平臺

    為了推進數據整合和信息共享、發展以數據為基礎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11月28日至29日,“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圍繞“開放、變革、發展”的主題,邀請主管部門、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優秀企業、市場研究機構等領導與專家、高層及800余位行業精英參與,深入探討科學推進醫療健康大數據的應用和價值挖掘、推動醫療健康大數據依法有序開放、醫療健康大數據互聯互通、數據標準與安全等醫療健康大數據相關熱點議題,為我國醫療健康的數據的發展提供前瞻的思想與觀點,為研究制定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政策和戰略獻計獻策。

    金山云張宏江:云計算-智慧醫療不可缺失的平臺-智醫療網

    在28日上午的高層演講中,金山云CEO張宏江博士作了題為《云計算-智慧醫療不可缺失的平臺》的精彩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前面的發言已經跟大家談到了在醫療方面一系列的進展,包括貴州在醫療云方面的進展。我想分享的是作為未來智慧醫療的基石,云計算將會怎么樣推動未來的醫學,怎么樣推動智慧醫療真正的實現,給我們的病患、醫療從業人員帶來更大的益處。

    在座的都是醫療行業從業人員,大家對目前我們碰到的醫療方面的一系列痛點非常清稀。無論是患者,無論是醫生,無論是醫療機構,今天都面臨著非常多的困擾、非常多的痛點。作為患者,每次的掛號、候診時候,對于診療結果的不滿。對于和醫生之間交流的難度之高,我們甚至無法了解自己的病情。對于醫生來說,國內醫院的醫生,尤其是三甲醫院,大城市的三甲醫院,每個大夫的負荷非常重。所以他很難花時間真正分析一些數據,做一些科研。

    對于醫療機構來說,除了要接受大量的病患,除了需要保證醫療的質量外。我們可以看到,在經濟上也受到很大的挑戰。整體上的醫療機構運營模式,到醫生的臨床治療,到病患就醫的體驗,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不展開從體制上這些問題從何而來。

    我們看一下從技術上,這些問題在哪。從技術上解決的一個很好方案是在于未來的智慧醫療。我們談智慧醫療是談三方面,智慧醫療醫院系統,整個醫院在今天的PaaS、IaaS之上更智能的應用,遠程數據傳承、大數據分析、遠程診斷等。二是也包括今天已經開始的區域性和公共衛生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醫療數據的交換,才能真正實現協同,才能實現真正大數據的分析,才能比較準確、實時的預測可能出現的疫情。另一方面,怎么把家庭的系統帶進整個醫療體系里去。今天在技術、設備上我們已經看到進步,無論是物聯網、穿戴設備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還是看到一系列的,像手環這種穿戴設備所帶來的,對于身體的監控,對于病患的監控,對于一些預警帶來的益處。智慧醫療的關鍵在于怎么把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怎么能夠把數據流動起來、收集起來,真正實現智慧醫療。

    我們提到互聯、協同,真正做到智慧醫療還得到可靠,得到可以及時預防和醫療的普及。要做到這一天,從IT角度看有三方面,一是大數據的分析、二是移動設備的普及、三是云的架構替代目前的IT架構。

    在大數據和云方面我多分享一下。先看大數據,今面的演講者已經談到大數據的運用。我們談大數據,它的根本益處在于它能夠帶來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大家談得更多的好像是數據的收集、傳統的統計。但之所以叫大數據,我們不是談數據分析,談大數據實際上帶來的是一個根本性、革命性的變化。當我們能夠很方便地收集到這些數據的時候,當我們能夠把它和人工智能結合到一塊的時候,能夠把最近的計算資源、最新的學習能力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看到大數據的功能。無論是從基因科學,還是臨床輔助,還是回顧,或者說預警、運營數據,都提供一些革命性的改變。

    我們要強調的是數據本身和人工智能的結合,當數據規模突破一定的點以后。我們過去看到的一些在經濟學習方面,在人工智能方面一系列的困難,在建模上的困難今天已經不存在,因為數據本身能驅動學習的整個系統。

    北京信息館,廣闊大數據的云平臺。在數據的供應方,各個醫療機構、各個醫院、各個衛生管理部門,在數據的使用方,包括科研機構,包括制藥機構、政府、一些個人行為。不同的機構,包括醫院的急救中心、政府管理部門、公共信息中心等等。這三方面真正連接起來,實際上是大數據的平臺,包括收集平臺、分析平臺、融合平臺、應用平臺。

    支撐起大數據的平臺有兩點,一是數據的搜集本身,更重要的一點是它背后云的架構。今天談到智慧醫療,無論是醫院的典型運營系統,還是醫院的診斷系統,還是說未來的科研和大數據的挖掘,還是說移動設備和物聯網帶來的個人健康管理的一套系統。中間把這四塊連接起來,再加之上的公共衛生系統,社區的衛生系統。真正把它連接起來的,需要的就是中間這塊的云的平臺。只有以云為基礎架構的IT平臺,才能夠把我們剛才提到的五大塊,無論是公共衛生系統、科研系統、臨床系統,還是醫院管理系統,還有個人健康監控系統,才能真正連在一起,才能真正收集到大數據、充分利用大數據。利用到個人監控中、診斷中、醫院的經營中,更利用到政府對于整個的決策中去。

    當我們作為一家醫療機構,當我們作為一個醫療的體系,我們在設計醫療云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考慮。如果從傳統的IT分層來看,現在看到的是基礎的設備,這塊談到更多的是硬件、更多的是設備本身。但是我們想強調的,今天談到的云是在云服務這塊,包括IaaS基礎架構服務,包括搭起來的一套大數據預算平臺的服務。最上面一層是所謂的SaaS服務,最上面才是醫院已經運行的所有活動。今天云的架構是把過去服務端的東西,完全地轉移到云的架構。而且之上只需要在接口上做一些改變,從而使得上面所有的系統都能夠繼續運營。今天我們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實踐,很多國內三甲醫院都已經開展這方面的實踐。

    金山云和醫療業的幾家IT運營服務提供商,一起來打造這個平臺,一步步到今天的醫院,今天的醫療體系,能逐漸搬到云上去。第一步是數據的備份,這很容易遷到云上去,再進行歸檔。下一步是進行更重要的體系,IT的災難恢復,同時這不是一個實時系統。下面是實時的一些系統實施,包括醫療云的彈性計算,下面看到的醫生的虛擬桌面系統,包括醫院整個IT后端的,通過VPN,通過專線把整個的私有云搬到公有云上,和公有云的結合也在開始。在此之上看到了真正的服務層,SaaS這層,包括移動醫療、CDR、大數據分析、HRM。最終達到混合云的系統,很多醫院不愿意把自己的數據遷到公有云上,現在很多要求遷到公有云,最終達成的是混合云。

    金山云首先和北大人民億元開始推的,一期已經開始推。先把結構搭起來,然后把數據、備份往上移。做到這一點以后,下一步能看到的是整個醫院內部的醫療系統,逐漸移到云上去。更重要的是未來把它推廣到社區以后,推廣到醫療的聯盟以后,所能看到的云中病例、云中醫生、云中醫院、患者醫療等一系列應用。這種實踐我們今天覺得是未來,但我們現在已經在實施。這塊更多的決策不是在于技術本身是不是成熟,而是在于是不是擴充到未來三年五年的發展。你是希望一步到位,還是逐段往上移,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

    在此基礎上加上醫生端和護士端、移動端,能打造醫生和患者的互動,打造遠程醫療和近端醫療,打倒真正的護理。

    如何利用云的架構推動大數據的分析,推動醫療系統的升級。整個云,整個IT產業的發展,IT技術的發展,過去兩年已經看得很清楚,云逐漸被大家接受。未來是什么樣的情況,未來是什么樣的發展。如果我們看一下目前市場的調查分析報告,權威的分析在2014年的預測。看到2013年典型企業IT預算的分布,41是人員,16%是硬件,20%是軟件,服務只用到23%。到2018年的預測,服務會增加一倍,達到45%,大部分預算你是去買服務了。而硬件和人員的成本,各自將近往下降一半。云帶來的變化,這種趨勢不是我們能阻擋住的。我們把目前在互聯網、在IT這幾個大的公司,過去幾十年的成長,最快達到100億美金的年數,最快達到100億美金的企業服務的公司,不是甲骨文、微軟、蘋果,最快達到100億銷售額的亞馬遜。亞馬遜過去三個月的財報,已經看得非常清晰了,證明企業網銀上的遷移比我們想象得快得多,企業對云的接受程度比我們想象得快得多。我們在互聯網上已經不是落后于美國的時代,我們是和美國同一個時代。今天互聯網的領導者、領軍者,很清楚是兩塊,一塊是美國,一塊是我們,這種趨勢我相信很快會在中國出現。

    ?金山過去三年終推出一系列云的服務,包括有中國最大的云存儲服務。邏輯數據上傳量400T,云一般有備份,2000年之前,全球的人們智慧的數據加在一塊是多少,今天我們很迅猛。存儲云這塊,中國第二大存儲云的數據量是我們的1/10%,我們存儲的云目前是全國最大的。

    追求云計算平臺后,也迅速在游戲市場做到全國最大。我們也和合作伙伴推出醫療云服務,所有的架構是建設在開源的,能兼顧公有云和私有云。在基礎云架構上,云存儲、數據庫,一系列的基礎上衍生出對云的服務,包括醫療云,和互聯網公司推出的視頻云,包括和小米生態鏈推出智能硬件云。只有在云平臺的基礎上,搭出針對行業的云的服務,才能真正滿足中國各個行業的需求,使中國的各個行業更加快速地轉移、提升到云的架構上。這點上我們也非常高興地跟大家匯報,國內的企業大家對于云接受的速度,就是把傳統的IT向云的IT架構轉移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我想跟大家說的是,金山整個集團已經把我們的未來全部賭在云上。我相信IT的從業者,在醫療行業的IT從業者,你們的未來也和我們一樣,都在云上。謝謝大家。

    標簽: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遠程醫療健康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