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移動互聯網醫院,連接醫療與健康

    移動互聯網醫院,連接醫療與健康

    首屆“reMED2015——重構醫療生態”高峰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探討互聯網醫療產業新生態并同時正式發起并成立“互聯網醫療中國會”。金蝶醫療總經理陳登坤先生作為互聯網中國會發起人之一在會上進行主題演講,移動互聯網醫院就是醫療行業的連接器,連接醫療與健康。

    移動互聯網醫院,連接醫療與健康-智醫療網

      陳登坤先生演講

    以下內容根據陳登坤先生演講整理:

    在一年以前,我可能沒有機會站在今天的舞臺上,因為今天是互聯網醫療的會議。在大家的印象中,金蝶過去做的是傳統軟件,是做企業信息化或者是醫療內部信息化。在過去一年里,金蝶醫療從一個醫療信息化、醫院信息化的廠商成功轉型為移動互聯網醫院廠商。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醫院的轉型。

    技術、管理和服務三大轉型解決醫院人滿為患的問題

    現今的互聯網醫療行業,我總結成三個詞。第一是存量,中國醫療服務市場非常大,其中我們可以解決存量問題,改善老百姓的就醫體驗。第二是增量,就像春雨醫生的新模式,是從一個新增市場來切入。第三是價值,我們最終的目標都是殊途同歸——為老百姓的健康服務。這個市場足夠大,沒有一個企業可以獨占市場。所以我覺得各種模式都值得嘗試,而且各種模式都應該互相激勵、互相探索。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因為排隊的問題和人滿為患而引起最高領導人的重視。習主席去年12月13日在鎮江考察時特別提出要解決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問題。有人說要解決分級診療,有人說要解決排隊掛號問題,有人說要提升醫療設備,有人說要提高醫生待遇。這句話揭示了中國的現實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可以從不同方向采取實際的措施。

    解決醫院人滿為患的問題,我們認為有三個方面的轉型。第一是技術轉型,包括硬件升級、技術創新和運用新興技術;第二是管理轉型,做到精細化、數字化和移動化的管理,目前醫院的效率普遍低,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第三是服務轉型,也是最重要的轉型。作為患者對醫院體會最深的就是它的服務,即就醫體驗。服務轉型是參與式的治療、就醫體驗和醫療關懷的人性化。

    服務轉型實現連續可及性的醫療服務

    排隊3小時看病3分鐘、醫患關系緊張等問題,它的本質都是體驗,所以服務轉型是最重要。金蝶醫療的客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連續幾年聘請第三方公司進行調查,都顯示患者最不滿意的是長時間排隊等候。佛山市中醫院舉行移動互聯網醫院新聞發布會時,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跟我們說:“感謝你們金蝶醫療,你們做了一件大善事。”因為他每周要來三次醫院,每次都要重復的排隊、掛號、交費。節省排隊等候的時間,看似解決了醫療外圍的問題,但對醫療體系效率和患者體驗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

    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提出服務轉型是圍繞患者的就醫體驗進行,也就是實現就醫的便利性、就診的便利性、醫患溝通的有效性、醫院信息的及時性。JCI評審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醫療服務的連續可及性。今天我們看完病走出醫院就跟它沒有關系,就斷開聯系了。只要是斷開的,就不可能是連續可及性的醫療服務。

    移動互聯網推動醫院轉型

    今天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移動互聯網也被評為未來二十年最有潛力的技術,正深刻地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移動互聯網是具有顛覆性,它突破了時空的界限。移動互聯網醫院是移動醫療或者是互聯網醫療很重要的切入點。金蝶醫療就是借助移動互聯網“連接”的重要特征,把醫院和患者連起來。醫療、健康、甚至是患者就醫體驗,所有這些的基本前提就是連接。

    醫療行業現時有三個入口,一是患者的入口,一是醫生的入口,一是醫院的入口。我們要抓住最有力的入口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醫院這個入口是最難的,因為你要穿透醫院。金蝶醫療從傳統的信息化公司轉型到移動互聯網醫院廠商的優勢就是具有強大的穿透力。我們可以穿透醫院的圍墻,把醫院的內部信息和外部連接起來。

    移動互聯網醫院的解決方案由三大平臺組成。第一個平臺連接醫院和患者,構建患者的移動服務平臺,解決和滿足患者在獲取醫療服務過程中的基本需求。第二個是移動工作平臺,讓醫生、護士、醫療管理者和院長移動起來。這種移動不僅是提供醫療服務的移動,還有內部管理的移動,比如移動的審批、移動文化的宣講、知識的分享等。所以要構建全院級的微信、微博平臺。第三個是移動供應鏈平臺,比如醫療服務供應商的營銷人員在外面走動時也可把醫院的采購訂單自動轉化為銷售訂單。只有在移動的狀態下才能突破時空限制,把從過去固定、僵化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來,靈活自如地連接上下游。

    患者移動服務平臺:開放的“醫療服務連接器”

    金蝶醫療打造了一個行業連接器,連接醫療服務,這就是患者移動服務平臺。它的前端可以連接任何已經有的入口或者是獨立的APP,比如微信、支付寶。它的后端可以連接任何醫院的內部信息。這樣一種模式,既解決了傳統的APP需要安裝、下載、注冊的問題,又可以持續擴展功能,進行平滑的升級,同時入口是靈活開放的。當前我們可以為醫院提供簡單的,像掛號、交費、門診、住院,從院內到院外、從資金流到信息流、從門診到住院的閉環服務。未來通過這樣基本剛需服務把患者連接起來,幫助醫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比如健康管理、復診的提醒、科研隨訪、用藥提醒、慢病管理等等。這個就是從醫院開始的B2B2C的模式,抓住醫院這個入口,再抓住患者,為患者提供除了醫療服務之外的康復服務和健康服務。

    醫院面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除了從內部提升醫療服務本身以外,還要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今天有一個詞“O2O”。所謂O2O就是資金流、信息流和服務流的結合,現在醫院的資金流、信息流、服務流都是線下完成的,金蝶醫療是要將資金流和信息流轉移到移動端。線上就是移動,所以我們沒有開發PC端的軟件和應用,全部是移動化的。通過移動,解決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問題,讓醫院和醫療回歸診療的本質,提升醫療技術,做好服務。很難想象我們的院長花了大量時間解決患者排隊、掛號、交費這樣細枝末節的問題。1月28日衛計委還發了通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其中特別提到要求各個醫院的各個樓層增加交費窗口和掛號窗口。政府政策跟不上時代發展,傳統方式解決不了問題,必須用新的技術跟現在的痛點相結合才能解決今天面臨的問題。

    我們會發現雖然是解決外圍的醫療服務問題,但最終受益的是醫療的本質,診療的質量會大幅提升,讓醫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關心患者。總書記以后不會再擔心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問題,而是關心醫療技術的專科發展達到國際頂尖水平。我們的院長也不需要再關心患者排隊掛號的問題,而是關心專科發展的問題和學科帶頭的問題。只有這樣才是正確的醫療生態體系。

    移動互聯網醫院,讓醫療服務行云流水

    移動互聯網醫院改變了傳統醫院信息化的認知,傳統醫院信息化的實施交付周期需要半年,2兩年,有些甚至要3年。而我們的交付周期非常短,所有項目的交付周期可以在3周完成。現在我們已與超過30家醫院簽約,擁有超過35萬患者用戶,有超過80萬的交易次數進行驗證,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是對產品的最佳認可。我們在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積累了18萬用戶,到現在已經超過30萬次的交易次數。佛山市中醫院是全國地級市最強的中醫院,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呼吸科是全國排名第一的。我們建立了各類醫院的樣板,這種樣板代表著這是普遍的需求,并且切實解決了當今看病難的核心問題,重量級的成功樣板也成就了我們領航移動互聯網醫院的轉型。

    金蝶醫療攜手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共創全國首家移動互聯網醫院后,中央電視臺的《朝聞天下》、《新聞聯播》相繼進行報道。編導告訴我們,移動互聯網醫院整整切合當今時代的兩個主題:一是科技創新,二是便民惠民。佛山市市領導在考察佛中醫時說,移動互聯網醫院具有具有巨大意義,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著力解決問題的好典型。它具有社會意義,讓你隨時隨地享受醫療服務。經濟意義是以時間換空間,縮短了患者在醫院內部的逗留時間,變相的增加了醫院的空間。

    金蝶在全國首創了移動互聯網醫院,而且品質是一流的。金蝶集團是在香港主板上市,金蝶有四大業務,分別是企業管理軟件、企業互聯網服務、中間件和移動互聯網醫院。金蝶醫療在品牌、品質、品位三個方面是絕對領先的。移動互聯網的本質是用戶,存在就是被感知。我們要鼓勵患者用患者移動服務平臺,有價值的東西他們也會推廣,這也是金蝶醫療的用戶數遙遙領先的重要原因。金蝶醫療有專業的媒體宣傳和運營推廣,通過宣傳推廣幫助醫院提升用戶數。未來我們可能會做更多的公有云服務,圍繞著醫療服務,要么是先總后分,像公共掛號平臺上面接上所有的醫院。要么是先分后總,打通所有醫院形成全流程的閉環管理,再提供統一的服務,讓患者更好地找到醫院。這就是我們的使命,讓醫療服務行云流水。

    今天金蝶醫療做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未來我們希望通過醫院和患者的連接,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幫助醫院轉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所有人都不生病。未來的醫院不存在,或者消失,應該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讓醫生失業應該作為醫療服務機構的崇高使命,不是要讓我們生更多的病、看更多的病。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才是真正崇高的使命。

    (責任編輯:龍寳玉 轉載:中華網財經 )

    關鍵詞:移動醫療醫療大數據數字醫療智慧醫療遠程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