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4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發布中標公告信息,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的“中國非公立醫療行業信息化服務管理平臺”的公開招標中,成功中標。
根據了解,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經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屬國家一級協會,獨立法人社團。此次招標系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在全國內公開招標,萬達信息是唯一中標機構。
萬達信息副總裁王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會員是所有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有逾20萬的自然會員,非公是國家重點發展方 向,對推動社會辦醫、信息化支撐,推動國家醫改,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未來順利我們的業務范圍可以覆蓋全國所有的非公立醫療機構。”
王清補充表示,“我們預計年內成熟產品上線是可期的”。
20余萬家非公醫療“觸網”
據了解,此次招標單位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代表國內非公立醫療機構利益的全國性行業組織,未來將與公司共同推動平臺向全國20余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推廣。從長期來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信息化服務空間絲毫不亞于公立醫療機構(IDC 數據顯示:2014年公立醫療機構信息化投入220億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此次中標意味著,公司將一舉搶占整個非公立醫療信息化市場制高點,將醫藥云、醫保云、醫療云、健康云全面輸出到 20 余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
“我們的服務平臺是提供非公立醫療體系內的互聯互通,和公立醫療體系內部互聯互通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是原來公立醫院做的整套的服務來幫助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業務開展,幫助老百姓在非公立醫療機構得到更滿意的結果。”萬達信息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個平臺的建設將貫徹醫保要平等覆蓋公立醫療機構和非公立機構的愿望,同時幫助非公立醫療機構在整個藥品器械平臺上獲得性價比更優的產品等。
互聯網+非公醫療是智慧藍海
國務院近期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11個重點行動,“互聯網+”益民服務位列第六,其中一整段表述了“推廣在線醫療衛生新模式”。
民生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此次文件的發布,將有力推動目前醫療健康平臺建設,以及大數據、云計算應用的發展進程,看好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前景。
安信證券分析認為,從醫療信息化行業需求來看,鑒于醫改鼓勵多元辦醫的導向,公立醫院的規模和數量都將得到較大限制,民辦醫療機構將成為未來增量醫療信息化市場的最大需求方。同時,民辦醫療機構市場化運作的特點,意味著其將是整個互聯網+醫療的先鋒,也是擁抱互聯網技術最迫切和最開放的群體。
今年4 月份,國際醫學、阿里云、東華軟件的三方合作即是典型案例。近期,阿里等巨頭也紛紛發布醫療云解決方案,目標直指民辦醫療機構,從產業端驗證了整個民辦醫療市場將是互聯網醫療的下一個藍海。
萬達信息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到今天所做的工作都是在“育種”,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提前做準備培育市場,后面再做就來不及互聯網+非公醫療是智慧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