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穿戴式設備對慢病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實時監測,由大型綜合醫院的專家遠程對患者進行健康管理。記者7月23日從重慶市科委獲悉,由重慶醫科大學承擔的市級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基于大數據的移動醫療健康服務模式示范工程”已獲批立項,預計明年上半年將在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率先開展示范應用。
2012年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確診患者達到2.6億人,35歲至65歲人群已成為我國慢性病大軍,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導致的死亡數已占我國總死亡數的85%,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
“實際上,慢病預防管理的作用大于治療,但現在慢病的診斷、治療以醫院為中心,缺乏便捷性;慢病管理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技術條件有限又缺乏系統性,預防管理效果不理想。”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解決上述不足,他們將利用可穿戴設備對患者的血壓、血糖、心率進行實時監測,搭建統一的移動醫療健康服務平臺,為患者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并由大型綜合醫院的專家對患者進行健康管理,制定個性化的健康計劃。
該負責人還現場展示了一款無線遠程心電監測系統,記者看到,該系統只有手機大小,當患者需要進行監測時,按下數據采集鍵,雙手握住設備35秒,就可以采集出實時的心電圖,并通過聲波傳輸給手機,再發送到自己和醫生的郵箱。
“系統會自動對監測結果進行評級,如果達到危險級別,醫生會主動與病人聯系,為其提供及時的治療意見。”他表示,目前,他們已經為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的50多名患者開展了遠程監護。現在,他們正在開發配套的手機APP,讓患者今后通過手機APP隨時查看自己的健康檔案。
據透露,示范工程將于明年上半年率先在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應用,然后再向重醫其他附屬醫院進行推廣。(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