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智慧醫療給絡陽市民就醫帶來改變

    智慧醫療給絡陽市民就醫帶來改變

    遠程醫療、洛陽居民健康卡、網絡醫院……如今,“互聯網+醫療”正在悄然流行,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洛陽市“互聯網+醫療”進展如何?給市民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智慧醫療給絡陽市民就醫帶來改變-智醫療網

    看病就醫,“落”在指尖

    “互聯網+醫療”如何改變就醫?請看市民陳女士的就醫經歷:她在家打開手機軟件,進入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的網頁,點擊“當日掛號”,選擇就診科室, 頁面顯示該科室中可預約掛號的醫生信息;點擊醫生照片,看到該醫生的排班情況、醫生簡介和患者評價;選擇了一名醫生,預約成功后,她通過銀聯,繳納支付金 額,掛號成功;在頁面“我的排隊”中,陳女士看到“前面有15個人排隊,平均每人等待約6分鐘”等信息。

    整個掛號過程只用了半分鐘,她按提示提前算好等號時間再去醫院,如此一來省去了掛號時間和等號時間。

    此外,陳女士還能通過手機登錄醫院網頁查到就醫記錄、診斷報告及醫生醫術評價等信息。

    不僅掛號排長隊的問題有了轉機,市民在本地醫院也能享受到首都醫學專家的遠程會診

    今年5月,新安縣的馬女士因長期耳鳴、雙耳漸進性聽力下降等癥狀,住進了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由于病癥特殊,該院醫生將病人的相關材料遠程提交給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幾天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與該院進行遠程會診,雙方通過視頻,細致地探討了馬女士的病情。最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醫生診斷馬女士患有耳硬化癥,建議先繼續觀察馬女士的病情,慎重考慮手術治療。

    “互聯網+醫療”,患者、醫生都稱便

    “互聯網+醫療”,是近年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包括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電子處方、遠程會診等多種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務。

    有專家認為,現階段的“互聯網+醫療”解決了看病中“三長一短”的問題,即掛號、候診、收費等候時間長,就醫過程短。

    不僅患者節省了時間,醫生也感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今年3月起,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移動端實現了預約掛號、醫藥費支付、看病導航等服務。該醫院的一名醫生表示:“過去忙起來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現在有不少病人通過手機預約掛號,都是分時段來,擁堵的現象有所好轉,心理壓力小了,看病問診的 效率自然會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醫患關系。”

    “互聯網+醫療”,是機遇也是挑戰

    “互聯網+醫療”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不少挑戰。如何保護市民隱私安全?如何跨過政策性門檻?遇到支付異常情況如何處理?

    一家軟件公司的業內人士表示,公司和醫院簽訂有信息保密協議,并向醫院提供數據安全隔離設備和云平臺的信息服務,以此來保護用戶個人隱私。用戶用手機掛號時,需要錄入用戶的姓名、電話、與醫保卡綁定的身份證號等信息,通過多次認證的方式進一步保護了用戶信息安全。

    該業內人士也坦言,畢竟“互聯網+醫療”發展尚不成熟,不斷出現的問題和挑戰,需要政府、醫院、企業和用戶的共同參與、積極探索,保證“互聯網+醫療”的“健康與安全”。(來源:洛陽日報)

    關鍵詞:互聯網+醫療健康管理智慧醫療移動醫療移動健康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