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瑪納斯縣人民醫院住院患者徐春香,一早就等候在該院的遠程會診室內,面對墻上兩臺高清電視屏幕,她感到很好奇。
按著雙方約定的時間,10時30分,左邊那臺電視屏幕里出現了一位面露微笑的醫生,“面對面”坐下來后,徐春香的主治醫生張明珍像老朋友一樣跟對方打了招呼,隨即通過面前的語音器介紹起了患者徐春香的病情。此時,身后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腦,將患者的病例和影像檢查資料實時同步傳給了對方。
看了資料,詢問了患者的意愿,對方給出了詳細的手術建議……
“醫院還有幾位疑難病患者需要手術,您這周是否有時間過來主刀?”張明珍問。
“我爭取,中午一點給你答復。”醫生回答。
“在咱們縣上的醫院,通過電視就能跟北京的大專家面對面治病,我還跟醫生說話了,聽得清清楚楚。”遠程會診結束后,徐春香感嘆地說:“這屏幕還真清楚,感覺醫生就坐在對面。”
“別小看我們這兩臺電視、一個投影和一臺電腦,背后可是12兆的光速傳輸,可給我們醫院解決了大問題。”瑪納斯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羅廷澤介紹說,今天為患者會診的醫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婦產科副主任李衛平,曾作為援疆專家來院工作,經常受邀遠程為該院解決疑難病例診治難題,也曾多次來院為患者手術和示教。”
2010年6月起,瑪納斯縣人民醫院與解放軍總醫院建立了對口幫扶協作關系。2011年,瑪納斯縣依托信息平臺,投入54.7萬元由解放軍總醫院提供醫療技術支持建立了集會診、培訓為一體的現代醫學遠程會診中心,主要開展臨床疑難病會診、遠程影像會診和遠程教育培訓,這也是解放軍總醫院在西北地區建立的唯一縣級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患者在遠程會診室可通過視頻、語音等方式接受解放軍總醫院專家會診,向對方傳遞檢查結果并對話溝通,同時還可對需要轉診的患者優先安排到該院就診。
幾年來,解放軍總醫院先后向瑪納斯縣人民醫院派遣專家40多人次,遠程診斷各類疑難雜癥500多例,其中雙向轉診50余例。同時,通過選派骨干掛職培訓、專家教授定點幫扶以及網上教學資源共享,瑪納斯縣人民醫院醫療人才隊伍素質和服務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也使患者在遙遠的邊疆縣城得到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為他們解決了外出尋醫問診的難題,節省了就診費用。
數字瑪納斯’正在啟動。”瑪納斯縣人民醫院黨支部副書記陳立新介紹說,今年,自治區拿出專項資金,縣上配套80萬元,將遠程會診的“觸角”伸向了鄉鎮衛生院,最南端的山區清水河鄉和最北邊的農區六戶地鎮6月前就可以享受到縣醫院專家的遠程會診,如有疑難病例也可直接對接北京專家。這個三級會診網絡還將逐步向其余的9個鄉鎮衛生院延伸。
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年,解放軍總醫院與昌吉回族自治州衛生局正式簽訂了拓展幫扶協議書,昌吉州10家公立醫院將正式同解放軍總醫院建立合作關系,開通遠程醫學會診系統,搭建起獨立開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安全實用的遠程醫療信息平臺,此項幫扶計劃實施3年。
記者從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獲悉,今年,我區將重點建設解放軍總醫院與88家縣醫院遠程會診系統,投入1000萬元作為前期發展縣、鄉級遠程會診系統及網絡線路費用,爭取年內實現遠程會診縣鄉全覆蓋。背景鏈接
遠程會診,就是利用電子郵件、網站、信件、電話、傳真等現代化通信工具,為患者完成病歷分析、病情診斷,進一步確定治療方案的治療方式,它是極其方便、診斷極其可靠的新型就診方式,帶動了傳統治療方式的改革和進步。為規范醫療市場、評價醫療質量標準、完善醫療服務體系、交流醫療服務經驗提供了新的準則和工具。
隨著遠程醫學事業的快速發展及醫院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為滿足廣大基層群眾方便快捷地獲取醫療資源,我區根據自身地域特點和發展需要,初步建立了一套覆蓋全區的遠程會診系統。2010年12月,原衛生部下達了《2010年遠程會診系統建設項目管理方案》,自治區以遠程會診建設項目為契機,分別設立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兩個遠程會診系統,建立了向上與國家大型醫院連接,向下與喀什地區人民醫院連接的高端遠程會診系統,并以此為基礎,為各地州市開展遠程會診工作。
2015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惠及農村的遠程會診系統,推進各級醫療機構與省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責任編輯:西西 來源: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