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湖北洪湖市最偏遠的村莊洪獅漁場村民譚運濤在農村淘寶服務站,通過阿里健康搭建的網絡醫院與武漢市中心醫院的醫生連線問診。
猴年新春,醫療擁抱“互聯網+”的熱風撲面而來,“互聯網醫院”“未來醫院”已達幾百家。互聯網和醫療更密切地結合,改善著人們的就醫體驗。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有兩種明顯趨勢,一是實體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走到線上,或是通過第三方提供的平臺如社交平臺、機構平臺等向患者提供服務;二是線上醫療落地線下,如線下開設診所、手術中心等。
線上院區
三甲醫院 網上瞧病
全國首個公立三甲線上院區——浙醫一院的互聯網醫院近日正式啟動。杭州的錢先生聞訊后登錄該院網絡門診,向心內科專家咨詢自己的病情:心悸30余年,最近兩個月加重,發作頻繁,持續時間長,時不時頭暈……詳細問診后,專家建議他住院接受射頻消融手術,并預約了第二天的手術。次日上午9點,錢先生來到心內科病房,出示網絡預約信息,辦理了入院手續。主管醫生再次評估病情后,約定了手術時間。下午4點,錢先生進行手術,僅半個小時就完成了。
這是浙醫一院互聯網門診的第一例手術患者。截至3月24日下午4點,2125名患者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了診療,開出電子處方72張,排隊預約情況每天都很火爆。
浙一互聯網醫院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打造的一所“線上院區”,全院安排了12個科室124位專家在“浙一互聯網醫院”等待患者。患者通過手機、iPad、個人電腦登錄浙醫一院官網,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與專家名醫“面對面”遠程看病。患者還可以在網絡上輕松完成分診咨詢、線上付費、檢查預約、住院床位預約、慢病隨訪等功能。
目前開放的12個專科門診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病、消化疾病、呼吸疾病、神經疾病、肝膽胰外科、兒科、精神衛生、婦科、腫瘤、全科。浙醫一院表示,其他科室也將陸續全面上線。
“因為網絡門診仍有一定限制,所以急病還是上醫院,對慢性病、復診,依托互聯網醫院就方便得多。”?浙醫一院院長王偉林說。
互聯網醫院嶄露頭角,叫好聲一片,但真正運作起來,很多難題擺在眼前。比如專家的工作量本已較大,網絡門診會不會讓他們的工作量超負荷?網診畢竟不是面對面,誤診率會不會增加?
“目前線上醫院只是一個雛形,為中國互聯網醫院探索模式和路子。哪怕是走彎路、不完美、阻力和困難重重,也要做下去!”王偉林說,這些年,盡管優質醫療下基層成為常態,但很多老百姓還是得不到優質醫療資源。專家下基層最多到縣,因為社區、鄉村醫院病人不夠多,會浪費專家資源。再有,眼下大醫院人滿為患,分級治療一直難以推行。“疑難病人來大醫院看,小病在基層看,這是共識。但病情輕重怎么分?以前是基層醫院分、病人自己分,容易漏診,所以病人還是有病就上大醫院,讓專家看了才放心。現在有了互聯網醫院,可以輕松分診,實現‘雙下沉兩提升’,即大醫院人才、資源下沉,大醫院服務效率提升,帶動基層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助推分級診療成為現實。”王偉林說。
復診人群也可以分流到互聯網。王偉林提到一個數字,專家門診中復診病人起碼占30%。患者通過互聯網進行復查、咨詢、預約檢查,大大減輕雙方壓力。
據了解,浙一互聯網醫院免費問診,預約檢查項目才需要付費,后期問診將逐步收費。目前僅支持自費用戶支付,未來或將開通醫保支付功能。浙醫一院還將開發更多的互聯網特色項目,如健康云檔案、藥物配送到家等。
網絡醫院
村里來了“不走的醫院”
在農村,不出家門能得到省醫院醫生的診療,藥品還能送上門——借助互聯網工具,這樣的好夢在湖北漁村成為現實。
阿里健康網絡醫院今年1月正式在湖北洪湖市洪獅漁場農村淘寶服務點運行,村民在村淘服務點,通過遠程視頻、影像中心等在內的遠程醫療體系,可以享受到三甲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13個專業科室的醫療服務,憑著網絡醫院醫生開出的處方,村民可以請藥品配送企業將藥品送到家。
胡先順是第一個感受遠程視頻看病的漁民。花費4.5元掛號后,武漢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一名副主任醫師給胡先順看了病,根據他的病情加了一種藥。“這些藥在村衛生室買不到,去武漢看病要住一天,當天回不來。去洪湖市里也要花大半天時間。”
在中國,八成以上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農村居民獲得可信賴的優質醫療資源成本高昂。洪獅漁場的漁民同樣如此。
洪獅漁場是洪湖最偏遠的村莊之一,三面環水,交通不便。村橋頭有一個中心衛生室,有4名鄉村醫生,配備60余種基本藥物以及血壓計、體溫表等簡單設備,承擔了周邊4個村莊6000余名村民的健康服務。這樣的醫療條件已滿足不了村民需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去大醫院確診,所需的藥物也只有大醫院才有。然而,去最近的洪湖市中醫醫院要先坐車到鄰近集市,再坐大巴到洪湖市,車程1個多小時;到武漢的大醫院,車程要3個多小時。
武漢市中心醫院實力不差。2014年,門診量達151萬人次,住院病人12萬人次,在湖北地區綜合實力排名第五。“進入網絡醫院,有助于分級診療,一部分需要到大醫院看病買藥的復診和慢性病農村患者,在家里就能解決問題,同時擴大醫院影響力。”該院黨委書記孫昌林說。為了網絡醫院的合作,武漢市中心醫院專門設置網絡科室,每天有各科室副主任醫師在線問診。
阿里健康副總裁倪劍文說,未來,在網絡醫院就醫的患者不僅能通過電腦或者移動終端在家看病,還能擁有完整的個人就醫健康檔案。網絡醫院也會推廣到更多的農村地區,形成在線醫聯體,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分布,進而緩解基層百姓“大醫院擠不進,小醫院不放心”的問題。
當然,也有人疑慮:在農村推開網絡醫院的成本會不會太高?配送藥品的醫藥公司能把藥品送到村里嗎?每單太少會不會賠錢影響積極性?即使是慢性病,視頻診斷會不會有風險?初始階段,阿里健康對網絡醫院每一單進行補貼,但是如果接下來沒有形成規模化,難以降低人力和藥品配送成本,無法實現真正的分級診療,會影響網絡醫院的實際效果。
支付寶醫院
手機預約掛號省時省事
上午10點多,正值患者就醫高峰,四川省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內人來人往。門診樓里,10個掛號窗口前都排著長龍。
徐立峰拉著懷孕的妻子,不緊不慢地走進門診樓,穿過掛號大廳,徑直向三樓產科走去。
“沒掛號,怎么就上去了?”記者問道。徐立峰說:“10天前,我就用手機預約了。”他掏出手機,點開“四川省人民醫院”手機客戶端,“15天之內的所有號都可以預約。”正說著,護士叫了他的號,徐立峰把手機上的預約憑證遞給醫生確認。
徐立峰一開始并不知道掌上未來醫院。因妻子懷孕需要定期到醫院做檢查,徐立峰決定一大早去掛號。從新都區大豐鎮的家里要坐車一個半小時才能到省人民醫院。頭幾次,因來晚了,徐立峰沒掛上當天的號。“我很窩火,正在手足無措時,發現了支付寶預約掛號咨詢處,去了解一下,用手機就能預約掛號,省時省事。”徐立峰當即掃了二維碼,下載了應用軟件,注冊賬號,把醫院就診卡關聯上,立馬可以預約了。
去年,四川省人民醫院先后開通了支付寶服務窗和手機APP。“登陸手機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四川省人民醫院’即可下載官方APP。也可以打開您的手機支付寶,在服務窗里搜索‘四川省人民醫院’添加即可,不用單獨下載APP。”負責技術開發的蕓泰網絡項目負責人李瑜說,目前已經有超過34萬人下載官方APP和添加支付寶服務窗,并且有8萬人預約掛號,每個月平均1萬人次。
在李瑜指導下,記者現場安裝了APP,功能很多:智能導診、預約掛號(14天以內)、所有醫生信息查詢、健康百科知識庫查詢、手機查看檢驗報告單、就診叫號。“我們還將開通當天掛號、手機自助繳納各種診療費、體檢套餐預約、手機查看檢驗報告單功能。考慮到支付的安全性,目前使用的是支付寶在線支付。后期會陸續開通銀聯支付、微信支付方式。”李瑜說。
自從用了掌上未來醫院,徐立峰給父母和妻子看病,不用排隊掛號取號,看病變得輕松。“預約成功,直接去醫生那兒看病,不用排隊了。”
支付寶未來醫院帶來的改變不小。該院門診部掛號室護士長白靜說:“現在提高了醫院的預約掛號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醫院的違約率。”不僅如此,還節省了醫院的人力成本,打造醫生和患者直接溝通的平臺,提供醫院大數據分析的數據庫,為醫院在科研、教學以及特色醫療方面的發展提供便利。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