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直播 > 高層對話——探討醫療健康大數據如何落地

    高層對話——探討醫療健康大數據如何落地

    為了推進數據整合和信息共享、發展以數據為基礎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11月28日至29日,“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圍繞“開放、變革、發展”的主題,邀請主管部門、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優秀企業、市場研究機構等領導與專家、高層及800余位行業精英參與,深入探討科學推進醫療健康大數據的應用和價值挖掘、推動醫療健康大數據依法有序開放、醫療健康大數據互聯互通、數據標準與安全等醫療健康大數據相關熱點議題,為我國醫療健康的數據的發展提供前瞻的思想與觀點,為研究制定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政策和戰略獻計獻策。

    高層對話——探討醫療健康大數據如何落地-智醫療網

    在28日下午舉辦的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與創新論壇上,各位嘉賓針對醫療健康大數據如何落地的問題,展開了深入廣泛的交流對話。以下為對話實錄:

    主持人:最后一個環節是高層對話,醫療健康大數據如何落地,在座各位有什么疑問,想問的地方,通過一天的學習有大量的信息積累,這個信息我們不可能完全消化和理解。借此機會,我們可以提出疑問。

    問:我之前是做電子商務的,對醫療大數據比較感興趣。我有一個問題,可能和醫療大數據落地關系不是特別大。但是假如說已經落地,大數據醫療走進我們生活當中了。但是數據是一個非常理性化的東西,就是醫生診斷的過程中使用大數據,將數據作為參考。但是很多軟件有很多的模型和算法,會自動升成各種圖表和圖形給我們做參考,這和原有的醫生,望聞問切,還有西醫的經驗會不會發生沖突,或不匹配,或時間久了以后完全依賴數據了。一個理性的,一個感性的?

    徐立水:我本身是學醫的,是醫生。你說的問題,缺乏一個標準的問題,醫學表面的回答是回答你數據,還是回答你疾病。醫學最終方向應該是醫療,智慧醫療就是疾病。通過數據預算,通過互聯網,通過計算機,把你所有的數據,你的疼痛,你發燒多少度,你的血糖,最后提示你疾病,目標是智慧醫療。

    問:我覺得醫療大數據這么好的一個東西,現在技術方面也可以,為什么推行中有重大的阻力。剛才何研究員也說了,美國多年前就開始推這個東西,目前反而是也沒有什么特別大的進展,這方面專家是怎么看的?

    何猶卿:這個肯定都是個人的意見,也沒有標準的答案。大數據很火熱,大家都在討論,實施起來有很多的阻力,推進起來比較慢。我覺得還是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說,因為現在談到大數據,說是這三個字,但是里面也包括一些態度,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不是說數據很難用就不用,可能我們從現在開始,我們在積累經驗,或者前期做一些準備,我們應該怎么用,這樣為以后用大數據打下一個基礎。

    我今天講深度學習的事,要是沒有足夠多的樣本、足夠標識好的樣本,這個事也很難推進。現在大家有這樣的意識,就可以在前期,有數據了,就來準備這個事,會不會以后為進一步利用數據做準備。

    第二,主題大會上也講,很多技術的工作能夠實現到最后,一定會反過來考核篩選模式。你的主體,或者說不管是用戶,還是我們的運營方等等及都有幫助。未來我們做這樣的數據分析,首先是從個人工作的領域,或者說各自工作的崗位,你也要想我的商業模式在哪。

    候雪橋:我有很多年和醫院,和醫療大數據的合作。不管是臨床,商業模式,我國的立法方面保護,產生的大數據所屬權方面,在立法權還有很多的欠缺。美國很快形成了圍繞著反欺詐、圍繞著保險的模板,很多大數據的應用。我感覺在國內,今天的一個病人進了醫院,產生這么多敏感的數據,有價值的數據,這個數據是我患者的及還是醫院的,還是經過醫院授權可以公布給第三方的,這方面我們的立法還不夠,是由大數據在醫療的領域進行進一步價值發現的一個障礙。

    徐立水:過去的是研究結論的,大數據是研究趨勢的。過去研究的大數據沒有結論,所以是很多真不知道大數據的未來應該用,怎么用。大數據需要這方面的專家、學者、同仁一起努力,真正把大數據的未來需要做什么搞清楚,這才是真正的大數據,過去研究的都是大同。

    主持人:今天討論大數據,可能是大數據發展的不同階段,也許是現在正在上升期,大數據的熱度比較高。但大數據如何應用,如何把大數據更好地發展下去,這是我們很長時間需要做的事情。

    問:我是學醫的,但是我研究的專業是流行病學統計。我看了大數據有一個疑問,你們對你們的數據做過質量評價嗎,評價結果是什么。如果沒有做數據質量評價拿來就用,這個就點不負責任。我不知道各位老總和企業,在你分析利用大數據的時候,做過做過數據的分析評價,或者你做了是什么做的。如果同樣一個東西,國產和國外的儀器就不一樣,你是怎么整合起來的。請教一下,我不明白?

    侯雪橋:舉個例子,之前曾經在一家醫院,幫助大數據分析患者的構成和服務效率。首先碰到一個問題,這個數據是不是準確的,今天掛號開藥,號、單人、能不能匹配上。人、單、號、藥匹配上的不足30%。今天我給患者進行檢查,系統提示你一定要開一個診斷的,或預診斷要開出去。醫生沒辦法,直接打字符,然后回車,就亂字符。有的醫生字符也不打,直接就回車。還有的他的鍵盤上是亂的,這個我們有很多公寓可以探查,有中醫診斷和西醫診斷,造成所謂的目的不同,我們來發現有號、有人、有藥,無單的情況。新系統的工具能幫助發現這些問題,能夠提供收集整理一些過程。

    何猶卿:數據肯定有錯的,但是不是絕大部分的都是錯的,這樣大夫就太不負責任了。有一些東西,既然說大數據,我們用的樣本一定是海量的樣本。錯的樣本畢竟是少數,影響不到大的結果。

    問:可能剛才我說得不清楚,比如說同樣的血糖值,國產的儀器和國外的儀器測出的結果,國產儀器測出是6,國外可能是5。這個數據怎么用?

    徐立水:我是學臨床的。我理解你的問題,我知道你大概的意思,這是一個標準的問題。歐美人和亞洲人可能有不同的標準,一臺機器可能不會出問題,但是不同人做出來可能會出問題。像追求真理一樣,世界上沒有真理。

    你說大數據沒標準怎么用。我寫過一篇文章,診斷疾病,你過來給我診斷,你給我一個毒素,醫生拿邏輯是沒有意義的,有些的毒素是代表著一種疾病。如果主素加在一起用,醫生怎么做診斷,放在機器上怎么做診斷,需要做模型。智慧醫療怎么做,舉一個俗的例子,女人漂亮叫大波,可以解釋為美女,可以解釋為性感,可以解釋為繁殖生育。如果你要做美女模型,大波,你只能取90%。如果你做性感的話,是100%。如果你要是做繁殖就是65%,就是怎么做標準的問題。有些叫數據清洗,我認為就是模型定性、定量化,可以定性為0或100。你做智慧醫療,或做診斷標準怎么定,是很長的問題。

    問:海量數據、智慧醫療是不是就是做參考?

    徐立水:大數據是有問題的研究。很多人說大數據無法計算,我說你無法計算還計算干嗎,回家睡覺去得了。我認為是無法計算的價值。第二,我的觀點跟別人不一樣,我認為一是data,二是兩個data,三是會成為大數據。數據很多種,這個世界都是要數據。

    主持人:耿直研究員也給我們做了大數據的講解,醫療大數據的機制。在整個大數據的產生、使用過程中確實很復雜。舉的例子,畫的圖表我們也知道。大數據,我們不會追求某一條數據沒有偏差,我們可能會把眾多的樣本放在一起,來追求一些共性和通用性。

    標簽: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遠程醫療健康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