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直播 > 協和醫學院王海濤:大數據與現代醫院管理創新

    協和醫學院王海濤:大數據與現代醫院管理創新

    為了推進數據整合和信息共享、發展以數據為基礎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11月28日至29日,“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圍繞“開放、變革、發展”的主題,邀請主管部門、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優秀企業、市場研究機構等領導與專家、高層及800余位行業精英參與,深入探討科學推進醫療健康大數據的應用和價值挖掘、推動醫療健康大數據依法有序開放、醫療健康大數據互聯互通、數據標準與安全等醫療健康大數據相關熱點議題,為我國醫療健康的數據的發展提供前瞻的思想與觀點,為研究制定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政策和戰略獻計獻策。

    協和醫學院王海濤:大數據與現代醫院管理創新-智醫療網

    在28日下午舉辦的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與創新論壇上,北京協和醫學院醫院管理出處長王海濤作了題為《大數據與現代醫院管理創新》的精彩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非常感謝大會的邀請,今天是周末,大家也很辛苦。

    人體的精密程度比任何一個機械都精密,剛才的視頻是講變化的,就用以下的信息講講變化。中國改革開放前35年是一個變化,在座的各位有從事吃穿住行的基本就不會坐在這,基本上是土豪。以后有沒有這個機會,各位很辛苦,辛苦是因為覺得有機會,以后有發展,覺得以后有所為。后面的機會在于旅游、教育、健康、文化,很重要的就是健康,健康重要的推動力就是信息化。

    2015年即將結束,所在的行業和圈子有哪些變化,無非是互聯網從1.0過度到2.0。1.0和2.0的區別是行業的本質和競爭要素發生變化,2.0更講究有效和精準的事情。我們醫院有一位大夫叫龔小明(音)教授,婦產科的。她給自己的患者完全做精準定位,她每天出門診98%的患者都是她想看的,100%的患者都是想看她的患者。通過微博平臺,她患者做了分診,包括她看病的時候更聚焦、數據更準確。

    還有是責任邏輯關系的改變。去年春節的微信,搶紅包數量比前年大上億倍。今年馬上來的春節,我想搶紅包的形式還會改變,去年是搖,今年是什么形式不知道。但是可想而知,紅包的數量級還會在增,這是增長邏輯的肯定關系。互聯網2.0基本特征是產業互聯網,現在是工業4.0,是智能互聯網。包括金融,逐漸過度到智能金融互聯網平臺。銀行業要聯手,把馬云搞的余額寶控制住,就是因為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完全的產業變革,帶來的顛覆性。如果不控制住,銀行現有的柜臺模式即將會被顛覆。

    服務行業,醫療歸根到底要提高醫療服務。服務行業最典型的是滴滴打車和優步,優步公司自己沒有一臺車,但是估值428億美元,將來預計會超過2000億美元,超過生產汽車的豐田。現在大家打車都是用軟件,伸手攔車的已經很少。

    最下面從掛號網、丁香園、春雨、阿里,他們帶來的溝通平臺,也將對醫療服務業產生很深的振動。

    馬云的成功就是對數據的敏感,他對數據的使用用到極致,而且通過數據帶來利益的價值和變化。前段時間習大大帶了15個我國優秀的企業家,還有美國15個優秀的企業家,這個數值占全球很大的市值,馬云是單位體表面積市值最高的一個人,因為大個的比較矮。

    大數據的核心是通過認知和磨合對數據進行管理,能夠使用,產生價值。數據不少見,但是大數據,真正能夠使用的大數據卻是通過模型建立的。現在的活動從外延看到的核心,現在變成大數據驅動的模式。

    這種模式回歸到醫療行業也表現得很充分,奧巴馬今年提出精準醫療,結果大家全學會了精準兩個字。現在不提精準好像不時髦,所以我們能用想到的精準,從精準分析到精準判斷,到精準決策,還有精準結果、精準產出。信息時代給我們提的要求非常多,不精藝活也沒法干。

    醫政領域,我是做醫院管理、醫療管理的。醫療行業大家對大數據怎么用,今年國家推出全面推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核心是政府希望在縣級醫院提高效率,提高社會滿意度,醫保體系做變革。醫院內部也是加強管理,支付方對醫院的要求也發生變化,即將實行病種支付,人頭和預付,還有加強激勵。

    北京對醫保支付研究是綜合的支付方式,有可能在全國進行推廣,二級以上的醫院按DRGs付費,一級的按床日付,本真的按人頭付。中國醫改改起來很艱難,就是因為整個社會體系不健全,支付方式不科學化。沒有造成醫療和醫療的藥品服務,還有醫保支付方三者的聯動關系。真正高效的衛生體系,一定是三者互相制約、互相支持、互相促進,真正病人的需求在革新,促進病人的需求發展。

    從經濟績效上考慮,國家衛計委進行全評價,也完全靠數據說話,通過各種維度。我們聯合國內一些大醫院,提取190個的指標體系,對醫院進行綜合評價,國家層面在建立大型的臨床數據醫療中心。

    這是建在北京大數據醫學部,現在做病例抓取工作。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準備做全病例抓取。后面信息量來源也非常巨大,真實性也增強。通過病種比對、能力比對、醫療機構的比對,提升對醫療機構的判斷,還有對綜合醫療機構的評價來做的。

    復旦大學醫院排行榜,協和醫院連續六年排第一,其他各五家醫院也是排各領域的第一。現在這些數據是來源于同行評價,來自于醫院的院長、專家、同行主觀的打分。客觀的數據并不多,以后對一個醫療機構的評價,對一項醫療技術的評價,更多地從病人來說話,要做到全病例抓取的能力。

    國外保險機構對醫療機構的評價是通過診斷相關分組技術,所謂的GRDs,這個技術做得越細致,對醫院和整個醫療評價更科學,底層連接的就是支付方。中國現在基本上處于剛剛應用,實際上以后的空間也會非常廣闊。因為我們真正用數據的機構和個人還沒有發力,就是保險公司。一個衛生體系中決定給你付多少錢,怎么付錢,支付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支付方為什么給你付,有道理沒道理,多還是少,付哪塊合適,哪塊不合適,完全通過這樣的測算。我預計以后在這個領域的發展會非常迅速。

    在座的公司都在做平臺,都在做醫患之間交流溝通的服務。有沒有企業沉下心來真正做數據底層平臺的工作,我兩周前去了美國的AMA(音),他們編了很厚一本書。比如說闌尾炎手術,整個的過程全部在底層進行標化,保險公司每年支付給他7400萬版權的費用。我說這個能不能用到中國,他說沒問題,可以用到中國,但是按你們國家人口基數付費。并沒有很花哨的APP,沒有很花哨的表現,但是有核心。

    我們再看一些應用,北京在公立醫院管理層面,大數據應用層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統一的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實施。基本上在管理層面梳理起來,但沒有走到臨床管理層面。分析結果才能看出,現在很多臨床數據,特別是臨床的收費,我們是沒有滿足成本的收費,就是現在要定價。治療費平均標準和平均成本有差距,最多差距50多倍。現在平均診療費是7塊錢,我們測算8家醫院,都是80-100左右的成本。

    醫院宏觀層面的數據,底下的醫院都是北京知名的醫院。平均50%的醫院收費是虧的,就是現在收的比實際運營成本要虧。底下黃的一段是連固定成本都沒有收回來,現在按照北京市定價的標準,連固定醫院折算都沒有收回來。

    每個醫院虧的前四種,一是心臟,阜外和安貞,虧得多也得做。一是我們是公立醫院,成本測算和補償上沒有進入市場經濟。二是醫院要體現公立性。81個病種虧損最多的是一臺手術虧18000塊錢。

    我們和醫保之間在談判的時候,并沒有一個好的議價能力,因為我們不具備底層的數據。醫保和核算這塊,做一臺手術要虧3000多。把病種攤平、拉開看,哪些環節需要醫院注意成本控制,哪些需要醫院增加相應的服務和內容。不同的病種也可以進行拉開對比,更細節的不多說了。

    通過和北大、清華、北京市醫館中心合作,北京市在醫改中對試點醫院的補償還是非常大的。也定義了什么叫政策性虧損,你沒有證據說話,要得來政策性補償嗎?很難要。

    醫療的大數據在醫院上一方面是臨床數據,一方面作為醫院管理者,我們也得呼吁運營管理數據量的平臺也得重視。His,中國用His的廠家非常多,基本上兩個醫院養活一個His,我們的標準、統一性、服務的互聯性還不夠。現在隨著移動醫療的出現,中國大量的His轉戰到醫患溝通平臺,或就醫平臺,或智慧醫療的平臺,也是林林總總、各種各樣、各種形式。但實際上還有大數據需要應用的,特別是作為醫療機構非常重視的管理運營平臺,這是幫助醫院增加管理,控制收益的很重要的平臺。將來甭管移動互聯怎么發展,更多地是提供了便利性。作為、作為醫療機構的競爭,是從病源、成本、服務是三個競爭要素。醫院如何用好大數據,在三個層面上做好工作很重要。

    目前公立醫院在人財物和數據管理、結算沒有真正掛起鉤來,還是相應的會計制度,和企業財務差距還很大。以后的醫院在數據管理決策到經營分析上要下很多工夫,這也是公立醫院改革的結果。公立醫院改革的結果是建立現代化的管理制度,20年前做國有企業改革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這兩張圖,一方面是如何提高運營效率,另一方面是如何降低運營成本。

    現在醫院的全面管控體系,更多地要從綜合績效管理到全面成本控制,以至于到和移動互聯結合在一塊的智能商務挖掘系統,這樣讓醫院的管理者,一方面是從臨床安全有His保駕,另一方面是報價財務運行的安全。

    醫院管理從制度到數據,到績效層面要有很好的抓手和平臺。現在我們非常鼓勵和希望,在業界能夠提供醫院資源大數據管理系統,對醫院的管理提供決策,財務、預算、物流、成本控制。我們面對的醫保支付方,現在醫保支付方對現在的醫院沒有真正發力,等它真正發力的時候作為醫院管理者你有什么辦法應對。如何在服務提升、程度控制和病人管理上加上智能決策,提高效率。現在的績效管理,新的方式是通過CMRVS體現,分到每一個手術、每一個節點上的價值都能測算出來。

    現在應用的方面,醫院預算的分析、成本控制、績效、衛生采購和管理。現在阜外醫院全部條碼的應用,包括固定資產、服務的收費和價格盡管。我們希望做到在人財物是一體化的數據應用,醫院的內核做好了以后,就可以把外延擴展出去。剛才湘雅提到慢病可以沉淀到社區,對外可以和檢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區域衛生中心都建立起來。但是你要有一個核心,核心就是醫療機構在醫療數據大平臺的內核的大棗,也是能力的打造。我們認為現代化的醫院管理體系是臨床數據中心、管理大數據中心、經營數據中心。

    現在通過移動HBI的形式放在手機上用手機端進行管理。現在的社會進入智能型模式,醫院、醫患的層面上完全可以落地。醫院的層面上可以做到人財物、智能設備的管理,包括決策,從國家、政策、患者層面上,對醫院的評價、評估、監測考核,也可以通過這個體系建立起來。

    行業是在變化之中,現在的社會處于真正的變革中,創新、創造在不斷改變,但是核心還是人。我們對人的打造還需要花工夫,我前一段系統解剖了美國最好的醫院,約翰霍普金森(音)醫院,沒有講這么多APP,這么多軟件平臺,這么多服務變革的應用。他們也在用APP,他們一個醫院只有十個APP放在平臺上用。他花大量的工作在做人的提升,人的科研能力、教學能力、醫療能力,人是改變社會的核心,機器還是機器,不是人。醫乃仁術,好自為之的實踐。謝謝。

    標簽: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遠程醫療健康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