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醫療論壇
演講主題:遠程醫療之醫療健康信息共享與互聯互通
演講嘉賓:中日友好醫院信息管理部 張鐵山
張鐵山:各位專家大家好,我今天講這個問題非常具體,我當時參加整個會的時候,組委會讓我提供一個題目,在座的各位專家都提這個事,帶來最大的變化是什么,重大的技術突破的發展,在五年前的時候我們所有人還在說瓶頸是網絡帶寬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同時這個過程中存在很多變化,到今天已經所有人都認識到遠程醫療是應用,技術是平臺,中日友好醫院已經走出來了,從同仁醫院引進了一個人做遠程醫療,中日友好醫院還有河南、新疆、301醫院,遠程中心有的已經完全獨立了,有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代表這個事情從應用角度越來越強烈了,我最大的感受,我們經常說一句話,一個事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遠程醫療的興起是技術,制約也可能是技術。我今天是代表中日友好信息中心來的,雖然我們作為國家遠程培訓中心,跟河南不一樣,已經統一了,效果的體現要更加強烈。
中日友好這邊更重要強調,在全國要把遠程醫療的應用規范拉起來,這不是技術問題,還有自我的發展體系,所以現在我這次重點講的就是遠程醫療這樣一個技術問題。另外一個很好的趨勢,就是近幾年中國很多事情大家心態平和,不要互相抱怨,業務有業務發展的規律,技術有技術發展的規律,政府也很不容易,他們弄著他們的政策,大家各自在走,這件事情我們就放開。
我的幻燈片很簡單,三個內容。第一個跟大家分享一下遠程醫療與Tele-Medcine,我們所有人講的事情都和曾經講的已經不一樣了,最早遠程醫療發展,為什么翻譯遠程就是劃開空間,我講的是T,經過五年的培訓大家視野已經打開了,所以現在應該說我們最關注的問題還應該是電子化醫學,所以電子給我們帶來什么東西,而不是單純的像我選這張圖一樣這些通信的問題,我們要干什么,我曾經想說一個問題,電子的本身,還有信息的基因是兩個字,是共享,顛覆現有體系的一定是信息的共享,如果沒有共享的話絕對不會顛覆現有體系,而這件事情可能是成為我們現在非常重要的問題。大家說體制不行了,剛才我已經說了,不談這個事情,就談共享的技術問題。同樣有很多技術難題,我這次講的遠程醫療之醫療健康的互聯互通,說的這件事情,不談政府的問題,不談管理層的問題,這個事情容易解決,政府有政府的事,有他的運作規律,我們想一下技術問題存在哪些。
第二個方面在技術層面,通信與信息的問題,我們過去發展最快的這幾個問題,就是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和寬帶,這件事情突飛猛進,成為中國的基礎設施,以前我還羨慕人家的還一百兆,隨著4G網絡的發展和通信網絡的發展幾乎不用擔心。包括我現在,幾乎不用自己家的寬帶,全用4G,包括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非常重要的基礎,也有它預見到的發展速度。另外是整個數據采集,最早看到的視頻、影像等在T傳遞的、共享的各種東西,醫生和患者見面也是通過更好的通道實現醫護之間的見面,包括超聲心電等,還有大量深度傳感器帶來的很多老百姓真實世界所產生的數據。這個海量的東西究竟有多大規模,有什么樣的成分,有什么樣的結構,對我們來說摸不清。對我來說,看不清楚的東西正是大數據。數字化記錄這塊不成為大數據,計算機太有能力處理這個事情,這個事情來自近五年全中國所有醫療機構的采集,這些事情就是在儲備狀態中,早有一天一觸而發,對我們的業務和應用帶來重大變革。
第三個,我們最終要解決的問題,首先肯定是一個應用,為什么中國拿遠程醫療提這個事情,這個方式是非常好的。遠程醫療就像一個針一樣,集中了所有在醫療方面的力量,深深扎向了醫療系統,但是帶來了最大的挑戰,遠程醫療我們看來所有用戶提到了,我們積累更多的數據做臨床研究,我們希望我們的醫療突破個體專家經驗,我們希望這個醫學更好循證,我們希望醫學更個性化和更精準。這個迫切的需求反過來給我們現在的技術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壓力在哪兒,在于我們技術共享層面存在著非常大的技術需要和突破的問題。
第三個,技術共享方面,我們出現了什么樣的壓力呢?四個方面,第一現在所有的,無論院內、院外,還有遠程醫療的信息系統、信息架構問題,信息的架構五花八門,真有一天當我們大家說去共享的時候,所謂共享就是我們希望打造一個醫療機構,政府管理機構,以及我們的老百姓,以及我們的醫護人員共用的一套系統,這個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不但中國,所有的國家都希望這個事情。只有是公用的系統,才可以對接和整合的,才能實現我們共享的一個基本架子。這件事情一旦出現的時候,這些東西才能發揮價值。無論在座的是醫院人員,還是搞信息技術的人員,雖然遠程醫療是個應用,大家關注這個事情,我特建議大家務必關注架構本身,如果不關注這個事的話,今天鋪的攤子越大,未來重復投資,或者為這些共享帶來的成本也是巨大的,這可能成為遠程醫療投資企業的潛在風險點,大家一定考慮,對院也是這樣的。
第二個業務模型,針對我們現在可看到的院內、院外對醫療的需求,新建的規范是什么,我說的不是管理規范,是延伸新的服務模型之后,在信息中出來,經常有扯皮,因為沒有醫療業務人員提業務模型,我說不對,臨床指南是臨床醫生的事,你把醫療業務轉化成信息的系統需要業務模型是信息技術人員的事。現在沒有人關注這個問題,它處理起來,比以后信息架構還要難。無論是遠程醫療,所有的過程中,我們的整個信息設立過程中要規范。
還有數據標準,站在一塊說話要通,如果不通,建了這些問題一定會出現另外一套混亂,這個混亂比我們上面兩個也許更具有顛覆性,因為看似表面是一樣,可以到一塊,到最后完全不同。
第四個就是使用規則,這也是信息的東西,我們如何實現共享安全,這件事情也是我們技術要考慮的,也是我們現在所有的廠家,包括我們的用戶,要考慮的問題,醫院的圍墻一定會被我們沖破的,這個不是我們自己愿不愿意的問題,這是個趨勢。所以這個過程做的時候,我特別不愿意企業嚇唬人一樣顛覆怎樣,不用這么談,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無論企業和醫院共同有一種社會責任感,為這個事情共同奠定基礎,這個對于我們來說才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信息架構問題在過去兩三年前衛生計生委中心,國家已經出了46312這些架構,通沒通過政府的公文,但是這些東西對我們整個行業來說是深入人心的,大家去修正著完善這條道路走,不要輕易顛覆,我們有一個大家可以看到的信息架構難能可貴,所以我給用戶和企業提一下多看這些信息架構,原來有人問過,我說我們的信息不是沒有標準,而是大家在很多時候沒有信息標準意識。而且信息的標準永遠是落后的,因為是在大家共同探索出來的,大家不要說三五年去引領。
第二個業務模型,我們在大概五年前左右,各個地方都花了,遠程醫療是個業務,在這個過程中對這些基本數據和架構中大家關注一下,對你以后可能的互聯互通會帶來一個很好的保障。
數據標準不用說了,不是沒有,醫療本身是相對比較規范的,比較專業的一個行業,并不是散亂一攤的,我們把這些醫療本身的標準轉化成我們的信息語言和機器語言的時候,我們要遵循規范,這個生態環境需要我們所有人維護,如果任何人打亂之后,為了短期利益,長期之后受損的肯定是長期的生態。
使用規則,我也想建議一下,這個也不是沒有,無論人口健康管理辦法,還有國家對個人信息安全隱私,以及安全的架構這更專業,大家共同看一下這個事情,為我們行業也是保駕護航的事情。我說整個遠程醫療的互聯互通共享的時候,想借這個機會,既然共同做這件事情,大家第一不要互相指責,第二也不要靜靜等待,別人不會給你做什么,自己做好了,這個生態就好了,咱們破壞這個生態,這個生態就會惡劣。
最后跟各位說一句話,閉門造車的原文叫做閉門造車,出而適其道,是貶義詞,無論醫院,我們做遠程醫療的機構,大家都在閉門造車,沒有關系,大家可以閉門造車,我建議大家造的過程中,出去的軌道可能是夠寬,用的油是什么樣的,我們盡可能做,等某一天的時候我們所有建的這些路通的時候,大家有一個很好的商業機制打開的時候全是通的。我最大的壓力,剛才我說的,我特擔心的是我們所有人在閉門造車的時候真閉門了,兩眼摸黑,一旦某天打開門的時候,這個門就是技術和政策管理問題,我跟技術人員常說的,政策問題說難也難,管理問題也是一樣的,而技術問題一定是按部就班,沒有任何可跨越的地方,我才說了剛才的一句話。我們技術運生出來的遠程醫療,反過來給你更大的壓力,就想說孕育了孩子,孩子長到30歲的時候,他給你的壓力遠遠超過生育的壓力,所以這個行業要大家共同造這個生態,一定做好閉門造車的時候想好規范和規則。
還有一個建議,無論現在的企業,完全是競爭關系,還是完全走到一塊,如果可行的話,企業之間造就一個現實的標準聯盟,比如A和B完全是死對頭,但是您的競爭是在商業上,不是標準上,這個過程中大家信息的事如果談到共享的話,做信息的人胸懷一定寬,不寬挖的絕對是死路。我們所有人都給,希望外邊人知道醫療機構干什么,標準在做什么,這個生態能夠共享和共同應用。最后給大家分享一句話,標準是信息共享的生命,如果沒有標準的話,我們信息共享談不來。
共享是信息應用的靈魂,不共享的話所有信息的建設在應用方面就看不到效果,這才是真正的給我們現在來說遠程醫療五年前的剛開始大家初步的啟發,到五年之后,一件事情在不同時候重點不一樣。中國能到現在這個階段,大家分的非常清楚了,技術、政策、應用的時候,我們所有搞技術人員靜靜期待,造門的人把門造好,我們只專專業業把我們的路干好。我作為支撐的信息部門,給我們行業發自內心的想法,整個中國的醫療信息化也是同樣的狀態,一定要有這個胸懷,知道我們做信息的最本質的問題是干什么,最信息的目的不是為了割裂大家,是讓大家互聯的。好,就這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