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美國:遠程診療終于能報銷了?

    美國:遠程診療終于能報銷了?

    一天晚上,當臉部的浮腫和疼痛突然襲來時,JessicaDeVisser覺得一定又是鼻竇感染。很自然地,她首先想到的是去醫院看急診,但最后,她決定嘗試一個不一樣的方法。

    在沙發上坐定,拿出筆記本連上網絡,JessicaDeVisser呼叫了一個遠程診療服務。她輸入自己的癥狀和身份證號,半小時后,醫生出現在了屏幕上。醫生觀察了她的癥狀并詢問了一些問題,最后給出了確切診斷:鼻竇感染。幾分鐘后,DeVisser女士就獲得了一份抗生素處方。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即時短信和視頻通話等技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現在它同樣也在推動著基礎醫療保健領域的變革。健康機構和保險公司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為消費者提供常見病的遠程診療服務,他們相信這可以緩解目前城市和鄉村地區過度擴張的基礎醫療服務的壓力,同時也為他們帶來市場和利潤。而且,隨著遠程診療技術的發展,許多像DeVisser女士這樣的,精通Skype和FaceTime等及時通訊軟件、渴望更低的價格和更方便的醫療服務的人,也都越來越愿意嘗試這樣一種方式。

    美國:遠程診療終于能報銷了?-智醫療網

    “以往看醫生的經歷簡直糟糕透了,因為那會浪費大量的時間,”35歲的DeVisser說,“而遠程診療就方便的多,只需要輕擊一下鼠標,立刻就能見到醫生。”

    當然,移動醫療也面對著一些來自傳統醫療領域的偏見,將遠程診療的費用排除在保險支付范圍以外是一個常見的門檻。也有一些醫生認為遠程診療則存在著較大的誤診風險。對于這些批評,立法機構和醫療委員會都虛心聽取并且認真對待,以德克薩斯為首的幾個州就從政策制定上限制遠程診療的發展。但更多的州對其依舊持支持的態度,他們通過立法來使遠程診療合法化,積極擁抱遠程診療的新世界。而在醫療健康界,由于受到來自急診中心、小型門診和那些提供遠程診療的創業公司所帶來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遠程診療并提供類似的服務。

    其實遠程診療早已存在了幾十年,這些年間他們早已在醫學專家和偏遠地區看病難的病人之間建立了溝通聯系的渠道。現階段遠程診療的不同之處在于病人可以利用他們的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隨時隨地訪問醫生,遠程問診正向著基礎醫療的方向發展。

    支持者認為致力于基礎醫療的遠程診療從長遠來看將有利于降低醫療費用。采用移動設備的遠程診療遠比醫患雙方面對面的診療要便宜,將會節約至少40到50美元的費用,這也低于病人訪問急診室、急診中心和醫生辦公室的費用。他們還認為,遠程診療的另一優勢在于,人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隨地和醫生對話,這將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復,使病人對醫生滿意度更高;而傳統醫療體系之下,醫患雙方僅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才可以進行交流,顯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51歲的Sickmeier是密蘇里州阿什蘭的一位四年級老師,她用自己的保險費用在周六晚上連接了一個遠程問診,來治療她已經持續三天之久并不斷惡化的牙疼。而一周之前,她因為偏頭疼去了急診室,到現在還欠有200美元尚未支付。

    這一次她抓起iPad,下載了一個遠程診療的APP,在瀏覽了可供選擇的醫生清單之后,她選擇了一個自認為值得信任的醫生。當醫生出現在屏幕中之后,她告訴了醫生自己的癥狀,并將Pad靠近自己的臉以向醫生展示自己疼痛的牙齒和腫脹的下巴。“或許這件事看起來很奇怪,但我實在疼的難受,也就顧不了那么多了,”,Sickmeier說,“醫生很快就給出了診斷,這正是我所希望的。他給我開了一些抗生素,并呼叫一家距離我家約20分鐘路程的24小時營業的藥店進行配送。”

    今年四月份,華盛頓州為這個行業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來自民主黨的州長JayInslee簽署了一份法案,要求保險公司覆蓋更大范圍的移動醫療項目。但是,雖然已有24個州規定保險公司要為移動醫療服務提供報銷,但目前為止依舊沒有包含采用醫院以外設備的遠程問診項目。“盡管結果并不那么盡如人意,但這一法案還是為我們開啟了一扇大門,”遠程醫療服務機構CHIFranciscanHealth的主任MattLevi補充說,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要求,但許多保險公司已經開始覆蓋虛擬急診業務。

    “我們正在努力邁進這一領域,”華盛頓州最大的醫療補助計劃MolinaHealthcare的主席PeterAdler說,“我們認為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而現在就是進入的最佳時機。”UnitedHealthcare,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在四月份的時候宣布,考慮到基礎醫療醫生的短缺和虛擬診療平均低于50美元的花費,明年,他將會為其2600萬商保用戶提供覆蓋虛擬診療的保險服務。Anthem也將在今年年底為其11個州的1600萬保險用戶覆蓋虛擬急診的報銷。所有的保險公司都開始依賴第三方移動醫療公司的醫生和技術平臺來提供服務,這一趨勢與發生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景象不謀而合。

    盡管遠程診療發展迅速,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目前尚不能確定它們是否真的可以降低費用或帶來良好的治療效果。

    美國:遠程診療終于能報銷了?-智醫療網

    AteevMehrotra博士是哈佛醫學院醫療政策方面的一位教授,長期研究移動醫療,他認為遠程診療的費用毫無疑問會比面對面的診治要低的多。但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大多數人在生病以后并不會立刻就去看醫生,尋診方式的便利會帶來怎樣的結果還未可知。“那些傾向于使用遠程診療的人毫無疑問只需要呆在家里就可以,”Mehrotra博士指著這份調查報告說,“所以最終它或許會造成醫療費用的增加。”

    CHIFranciscan和一家名為Carena的私人公司合作開展了一項虛擬急診項目,但是,這種遠程診療也不是萬能的。周末下午5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中間的這段時間醫生是不上班的。和其他的虛擬急診項目一樣,CHIFranciscan會強調他們并不是醫院的緊急救護,因此在網站上建議患者如果有胸痛、呼吸困難或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癥狀時,要撥打911聯系最近的急診室。

    DanDiamond醫生是一位加盟CHIFranciscan的急診中心的家庭醫生。他最近正在為開展遠程診療而接受訓練,他稱自己很喜歡這種不太緊張的節奏。他說:“病人們不需要再去敲醫生的門,醫生也不會被一遍一篇地提醒需要去看其他病房的患者。我可以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個病人身上,不用擔心那些在可能發生急診中心急或診室的騷亂。”但是,對于遠程診療的局限,他也坦誠地告訴記者:“當然,也有一些時候是我們無法使用虛擬診斷的方式的,那時候醫生就需要來到病人身邊把手親自放在病人身上進行診斷。”

    DeVisser女士就是這類案例中的一個,盡管對于去年夏天的那次遠程診療很滿意,但最終在幾周以后她還是去找了她的私人醫生,因為抗生素并沒有完全清理她的鼻竇問題。她找到了一位耳鼻喉科的專家,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后,醫生發現她有一塊鼻息肉必須要動手術切除。“但是至少它還是緩解了問題的,”對于那次遠程診療,她說,“而且比起風塵仆仆地趕往診所,和其他病人一起坐在長椅上排隊等候,這已經很方便了。”(來源:紐約時報)

    關鍵詞:移動醫療遠程診療智慧醫療健康管理互聯網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