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患者到杭州市蕭山區的各級醫療機構看病,有了一番全新體驗:只帶一張醫保卡,無需再抱著病歷本、他院就診記錄、醫療膠片等材料,醫生在手機“釘釘”上輕輕一點,就能馬上調閱患者在區內各家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過的所有相關信息。
打通各個醫院間的“信息孤島”、實現醫療領域數據共享,一直是提升就醫體驗的難點。蕭山區通過與杭州古珀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已實現區、鎮街、村社三級醫療機構間的全域醫療數據實時共享。古珀科技負責人介紹,兩項核心技術起到了關鍵作用——一項是XTL技術,可以對比較復雜的醫療大數據快速進行清洗、匯總、異構規則轉換等處理;另一項叫云梯技術,可實現數據的按需調用、分布式計算和授權共享,從而打通醫院之間、區域之間的“信息孤島”。
數據的“融合”,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也悄然催生醫療數據管理新模式:數據不離院,本地化處理、本地化存儲,無需再建區域醫療大數據中心。
記者從蕭山衛健部門及醫院多名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以往患者健康、就診等信息的歸集一般以天為單位,有時甚至因為怕擠占醫療系統正常運行的算力,不得不暫緩集中歸集。有了新技術,當地醫療數據基本可實現實時歸集。同時,醫院各系統的日常運行不用再擔心受到數據共享存、取過程的干擾,數據存放的安全隱患也得以消除,資金、人力等成本大幅降低。
在鎮、村一級,基層醫療服務也更精細。在臨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王偉洲與3名同事組成的團隊,要服務轄區內3個村3000多名簽約居民。以新聯村為例,王偉洲一人就要服務1000多人。
“以前忙得腳不沾地,但還是照應不全,現在所有人的健康狀況我都能實時掌握、精準服務。”王偉洲向記者展示了他的“好幫手”——“全民健康紅黃綠數字化管理平臺”。平臺上匯聚了蕭山所有居民的健康信息,他們所患病種被分類統計并標以顏色,紅色需重點監護,黃色加強遵醫管理,綠色為健康人群。王偉洲有權限實時查看自己負責片區居民的健康狀況,日常隨訪、健康宣教等工作由此實現有的放矢。
遇到有居民出院后需在家護理等情況,他的另一位“好幫手”——“移動醫生”APP又會及時提醒。病人需要家庭醫生上門會診時,王偉洲就帶著醫共體總院傳來的就診、護理信息,上門服務,居民紛紛點贊現在的醫療服務“越來越貼心”。
醫療大數據的共享激發了當地各醫院開發醫療服務應用場景的熱情。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正在與古珀科技合作,開發一套新的入院準備系統。該院副院長樓近陽介紹,患者可以先在村(社區)醫療服務站完成一部分入院檢查,請家庭醫生預定好床位,免除再次掛號約床位、等待檢查等程序。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