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毛振華:應建立獨立的大數據監管機構 健康碼等數據須納入監管

    毛振華:應建立獨立的大數據監管機構 健康碼等數據須納入監管

    2021-04-15 資訊 Eli

    毛振華:應建立獨立的大數據監管機構 健康碼等數據須納入監管-智醫療網

    來源:新浪財經

    第三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 第三屆健康醫療大數據論壇于4月9日在武漢舉行。武漢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武漢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院長毛振華出席并演講。

    毛振華建議,應建立獨立的大數據監管機構,規范數據的使用,包括健康碼也應該建立在獨立的大數據監管的框架下,因為只有在監管的嚴格限定之后,才有可能獲得搜集他人信息的權力。

    以下為演講實錄:

    毛振華:武漢的防疫戰爭取得了偉大的成功,為人類的抗疫提供了經驗,現在有很多人在總結歸納,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為什么現在做得這么好?我自己來看大概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體制優勢。全國的統一調度,我們的資源配置能力,在其他體制下很難實現。

    第二,中國選擇了一條正確的、科學的,其次也是簡潔的,也是最復雜的防控路線圖。采取了嚴防嚴控的隔離政策為基礎的,對付流行病的重要方法。這應該是非常成功的,其他西方國家基本上沒有選擇這條路子,他們選的是全民免疫,并且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第三,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信息技術的利用,大數據、電子商業、生物技術、核酸檢測這些都在集中爆發的時刻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關于健康碼的分析,健康碼在防控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是后防疫時代,健康碼的歷史使命是不是完成了?健康碼作為疫情下產生的新生事物,對我們有什么啟迪?我們從這個方面作一些討論。

    首先,健康碼的產生。

    據初步資料的搜集,健康碼首先是在杭州發明的,我不知道這里面誰起到的作用,是怎么來的,現在還沒有披露出來。在一個星期之內,在杭州上碼之后就普及了,差不多在一個月之后,全國開始普及。有一段時間出現了“萬碼奔騰”的情況,還有些單位也搞了自己的健康碼,搞了這么多后,能不能互認,在什么平臺上發布,就成了問題。我們湖北就有三個,這個情況很快對健康碼的廣泛使用提高了成本,國務院提出盡快實現健康碼在全國范圍內的互認,我們從北京來到武漢使用北京健康碼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用當地的健康碼。

    健康碼得到廣泛的運用有很多的原因,為什么健康碼能夠誕生?為什么得到廣泛的應用?最主要一條是移動手機的普及率提高,每個人都有智能手機,這個是很關鍵的,在健康碼之前,其實智能手機的發展得到很大的進步,比如說我們的人臉識別系統和網絡系統的關聯實際上手機上已經實現,還有公共場所的工具,使得非常方便,基本上有手機的人都有。

    健康碼的出現,為社會治理提供了數字化的良方。社會治理能否借鑒健康碼的案例?這是我們首先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個管控很有力,把一些逃犯找到了,在以前我當老師的時候,我也作為公司的股東,我們在搜集個人信息的時候,你搜集的個人信息里面什么信息最有價值,第一名是什么?地址。一個人在哪里,身份登記地點,買房的信息都在這里,健康碼搞明白了,逃犯都可以找出來,所以健康碼為社會治理提供了很多條件,是人們首先想到的。

    回到大健康領域來看,健康碼對健康醫療大數據有著更豐富多元的價值。所以我們有一個分析,從體系搭建,機構運作,臨床研發帶來了改善。

    健康碼進一步發展還面臨很多制約因素,有哪些東西呢?健康碼連接了政府、企業數字化橋梁,應用的時候并沒有推廣到其他的地方去,或者我們看不見,有些應用可能你看不見,有些你不知道。

    在應用的時候,涉及到三方面的關系。數據作為生產要素角度來看,大數據的應用在健康碼里面涉及到大量個人隱私信息,個人的身體信息,你有沒有曾經感染過,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你有沒有做過核酸、疫苗,這都是比較重要的信息。在隱私的框架下,我們怎么來實現數據開放和隱私之間的平衡。

    另外還有公共安全方面的問題,所以在這個角度里面,大家都知道健康碼是不是在廣闊的范圍內使用,據我所知,國家層面、國務院層面已經召集了很多會來討論這個問題,我也參加了專家會討論健康碼的提升,健康碼的邊界,健康碼的應用都在討論的范圍之內,應該這方面的健康碼的新的認識和新的應用。

    健康碼的應用上面的數據規范,技術設備和監管都存在問題,是不是過分的搜集,重復的采購以及搜集。技術裝備里面是否做方便簡和更新。

    另外是監管的方面,這些個人信息里面應用的時候,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特別是到了經濟領域這是大的問題。因為國家非常想讓大數據拉動人民的經濟,提高人民生活很重要的資源,所以我們國家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討論的情況下,已經提出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這是大的問題。

    以前,生產要素就是土地和勞動,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現在大數據也是要素,這里面的問題比較復雜,它的產權是誰的?你搜集了我的信息,你拿我的信息帶來的財富,產權是我的嗎?不是我的是誰的?那是平臺公司的嗎?平臺公司也可能從別的地方來的,它有平臺之間的交叉問題,所以出現了產權問題。有人利用各種辦法來搜集,看一些文章跳出來要看你的信息,所以過度的使用個人信息在健康碼里面限制非常突出。到了疫情過后,對健康碼還要不要搜集這些信息,還能不能搜集這些信息,這都是很重要的問題。

    怎么破解這些問題呢?第一,應該成立第三方機構的應用。因為這些信息都是來自于個人,身體信息、行為信息,數據分析把單個的集合起來加以分析處理,還可以重復使用,每一次使用都會增加信息,這是重疊疊加,使信息越來越大,價值越來越高,這是非常重要的特點。它跟其他的資源不一樣,其他的資源用一點少一點,勞動力資源也是一樣的,時間是有限制的,但是大數據的資源越用越多,它積累的價值越大。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專門的機構干這個事情。所以說,在過去傳統的法制框架下,你都不可以,一個機構沒有對方授權的情況下搜集信息,這是最簡單的,其次還包括了你沒有國家許可的情況下,你不能以搜集他人的信息為目的開展行動。因為你搜集的信息目的是干什么?還是從事商業活動,所以需要有獨立的機構來完成,這是借助于金融體系方面。

    大數據治理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按照分類把健康碼提升為整個人的健康管理和社會健康管理的小工具,要加以其他的資料,完善大健康的數據分類。強化技術管理,加大對健康大數據隱私保護力度,這些保護力度里面最大的問題就涉及到隱私的泄露。

    其實,能搜集到這些個人隱私的數據來源于技術的提高。保護這些數據,保護數據安全也來源于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在這個方面走在前列,現在公司的隱私保護的框架下進行,在中國很多公司取得了很有效的突破。

    就我個人而言,在金融征信發展過程中的使用。傳統的情況下,金融的信息很早開始保護,比如說在銀行提款的時候,去柜臺的時候要輸入個人密碼,沒有密碼柜員也看不到你的信息,在金融體系里面建立征信體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辦法,可以應用到大健康領域,應用數據領域。

    建立獨立大數據監管機構,規范數據的使用,包括健康碼也應該建立在獨立的大數據監管的框架下,因為只有在監管的嚴格限定之后,才有可能獲得搜集他人信息的權力。

    首先從源頭抓起,一般沒有得到監管的機構不可以搜集人的健康信息,搜集之后怎么應用,什么樣的算法都需要備案,這樣才可以有效的保持第三方機構有效保證在合法的角度下運行。是不是政府就是最保護隱私的機構?其實可能不是。政府是不是最公平的機構?其實可能也不是,也許政府在某個時刻點上,他就是要隱瞞信息的機構,獨立的機構被監管是非常可信的,他這個企業的生命和價值一旦失去,它的全部價值都失去了,這在國外的征信里面是非常成功的,所以我們不依賴任何一方,在醫療市場里面,交易的雙方里面也不要依賴某一方,在于信息的采集和應用都需要合規保護和科研的提升。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大數據立法空白,來填補政策的空白,這個問題我已經多次呼吁了,這個問題不解決很難取得突破。我一直呼吁武漢市應該更加重視,武漢市想在中國數據經濟發展的時代想領先,應該在監管機構的設立和法規方面應該先行一步才可以取得先機。

    健康碼開啟了對健康醫療里面非常重要的視角,我們看到了在現代技術環境下,它的應用場景和無限的潛力,所以對于健康碼的研究其實剛剛開始,疫情徹底過去,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進一步的深化,我也希望我這個討論能夠為大家開啟這方面深入的研究,謝謝!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