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與健康行業將迎來巨大的科技創新與變革,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所熟悉的病人與醫生互動的診療模式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技術的看病模式。
匈牙利醫藥未來學家、《未來醫學指南:科技與人性呵護(Guide to the Future of Medicine: Technology and the Human Touch)》一書的作者貝爾塔蘭·米斯科(Bertalan Meskó)博士相信,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準備和規劃,一點一滴地重塑醫療行業。
現在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來看看米斯科博士提出的尚處于早期研發階段的另外十個趨勢。
1、借助人工智能作出醫療決策
IBM的超級計算機系統Watson打敗了智力游戲Jeopardy最佳人類選手肯·詹寧斯(Ken Jennings)和布拉德·魯特(Brad Rutter)。那僅僅是個開始。虛擬計算機網絡合力解決某一問題的時候,大數據變成了海量數據。
醫療行業將成為智能地使用數據的首要領域。新的相關醫療研究層出不窮,人類無法總是跟上最新成果。但是超級計算機可以,它們甚至可以在進行醫療決策的時候提出建議。人工智能有很多用處,包括提出如何降低成本并得到最好的醫療效果。
2、用培養皿種植器官
再生醫學可以為器官衰竭或者喪失者提供人造替代器官。3D打印機已經成功打印人體器官,干細胞也可用來培育器官。科學技術的進步最終會徹底解決捐贈器官短缺的問題。
3、未來的飲食
在將來,即時食物成分分析可以讓我們準確知道我們吃進去的是什么,這能教會我們正確地飲食。3D打印可以給我們提供各種營養選擇,快餐不再限于麥當勞、肯德基和漢堡王。食物打印會成為常態,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需求。
4、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
谷歌(微博)眼鏡之類的增強現實工具將被應用到醫學中。比如,現在外科醫生可以通過網絡直播手術過程,給醫學生提供一個更完善的學習途徑,他們再也不用站在醫生背后觀察手術過程。
在將來,虛擬現實可以創造環境讓病人以更形象直接的方式向醫護人員提供病情信息。虛擬現實還可以應用于心理治療,病人可以看到虛擬場景,或者醫生借助于虛擬現實技術讓病人重構回憶。
5、臨床人體試驗的終結
計算認知結構將能逐個細節模擬人的心理過程。這種虛擬的模擬試驗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測試多個虛擬病人樣本。米斯科舉了個例子:“一種被稱為芯片上的器官的技術可以模擬全部器官和器官系統的活動、機制和生理。
6、血管中的納米機器人
這些微小的機器人能夠衡量健康參數和診斷疾病。它們還會加深我們對人體生理和解剖的了解,改善給藥方式,甚至實施局部手術。這些納米機器人最終會在人體中形成網絡關系,互相溝通,發現健康問題,自動采取治療措施。
7、未來的醫院
在將來,醫院不再是主要治療急病的地方,而是更關注如何讓我們保持和恢復年輕活力。與之相對應的是,醫療系統將從采取被動措施轉變到采取主動措施,從治療急病轉變到疾病管理和預防。醫院將成為人們確定身體一直保持健康的地方。
8、虛擬數字大腦
將來有一天人們將長生不老——從數字化的角度看是如此。大腦是人體中最獨特的器官,科學家正在研發各種電路板模擬大腦行為。把集成電路植入大腦,人們就可以控制假肢、治愈多動癥以及改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
大腦植入芯片和神經義肢技術可以改善人類的感官技能,讓我們有更好的視力和聽力,或者無限的記憶力。
9、電子人的崛起
電子人是身體中植入芯片的人,他們選擇跟技術融為一體。人們對電子人的看法存在分歧,但是對某些人來說,增加人體機能的誘惑是很難抵擋的。
10、人體冷凍和壽命
人們將來可以選擇死亡的時間。現在已經有一小部分人跟一些提供人體冷凍保存服務的公司簽訂合同,他們希望能在疾病或者衰老問題被征服的時候被解凍和蘇醒過來。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復活被冷凍保存的豬。
如果上述10種趨勢最終實現的話,社會將會大變樣。先進技術將會承擔大部分診療工作,機器會幫病人分析病癥和提供治療方案,人類醫護人員將會主要起到情感接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