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計委近期公布的《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技術指南(2014 年版)》來看,遠程醫療中涉及到的患者電子病歷、健康檔案、會診信息、影像數據等,其安全性都是業內普遍關注問題,但目前最大的障礙是:沒有統一的規范。所以《指南》只能說,建設遠程醫療信息系統需要考慮保護患者信息隱私要求、保護會診機構內部信息需求、業務數據庫的安全防護需求、安全管理制度需求。
《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技術指南(2014 年版)》也提出具體的安全措施,比如數據采集應采用統一的數據采集通道確保醫療信息資源數據的采集安全;數據存儲環節應采用碎片化分布式離散存儲技術保存醫療信息資源;在數據傳輸環節,應通過采用 VPN 和數據傳輸加密等技術,實現數據傳輸通道的安全;數據刪除應保證磁盤存儲空間被釋放或再分配給其他用戶前得到完全清除;完全數據備份至少每天一次,備份介質場外存放。
而 IDC 在其2015Health IT預測中也多次提到,移動健康醫療現在拼的是產品,2018 年拼的是安全。比如,2015 年,一半醫療機構醫療機構將會遭遇從 1 級到 5 級網絡攻擊,其中三分之一機構會中招。所以醫療機構應該考慮在網絡安全方面做更多投資和多重戰略布局,避免因為攻擊導致運營問題,或者其他成本支出。在 2020 年,差不多 42% 電子健康數據會處于無保護狀態,但它們需要被保護,因為越來越多的利益相關者都將依賴越來越大的數據集。
可見健康信息安全相關服務也會成為移動健康醫療領域的一個創業風口,移動健康醫療信息的安全急需保護,那么 2015 年,誰來做健康信息安全衛士?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