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政策與趨勢論壇”是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的主題論壇之一。該論壇關注產業最新的政策及趨勢。通過邀請國內外政府官員、第三方和重要廠商高管,闡釋產業政策和市場熱點、分享最佳應用,啟迪業界。
聯想智慧醫療研究院院長陳肖鳴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在信息化過程中,實際的思考,我聽了前面幾位專家講的內容都是非常好的,很受啟發,從宏觀上面講了IT發展情況,我相比他是比較微觀,因為我是在醫學領域,并且我們現在做的事情。講的數據就想到算盤,用計算機,現在是云計算,由此我想到我們的祖先是非常聰明的,就推測是可以測量的,中國的中醫醫學被認為是經驗學科,其實也是可以測量的。
所以,想到未來的醫學,古代醫學現代醫學和未來醫學,是不是個數據的量和速度,和方式的變化,中醫里面有望聞問切,中醫里是有限的數據,交往速度是口口相傳,或者是走向神秘,只傳給兒媳婦,限制了它的發展,中醫是有限數據,也就是出去醫學。現代醫學可以把血化驗,等等微生物各種檢查,數據會相對大一點,經驗的數據,從神秘開放,互聯網擴展的速度會更快,大家都改了互聯網在這些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醫學遠比他們復雜,所以應該是影響也是非常深刻的。現在在醫學信息化方面,我們還有很多事情還是做。我們為什么一個疾病不能百分之百的治療,有些毛病只能取得80%的療效,還有20%,根本不在這個分類里,可以有更多的數據在另外一個領域,又是IT又是專家到我們醫院做報告,ICU的病人如果有800的數據就可以預測他會不會死亡,但是現在醫學不可能做到有800的數據,所以有時候沒有辦法去判斷,由此可見數據是非常重要的。
未來的醫學加上基因,生活的狀態,工作的習慣,工作的環境地域,這些影響都將影響人的健康,都將影響未來的醫學發展。下面現在所做的事情是醫院管理的現代化,現在大家炒的很熱是移動醫療,當前各個醫院所做的移動醫療,其實和馬云那個東西差不多,只是一個付費掛號,商業的東西,而移動醫療的距離很遠,我也不知道有些老板,一個手表血壓可以測,是不是可以進行醫學的檔案,遠距離是不可以做出診斷和處理,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醫學還要再深入研究。
我自己講的是信息化條件下存在的誤區,在醫院管理上我們要的是信息化條件流程再造,而不是舊的流程信息化,舊的流程信息化就是高鐵,高鐵是為了快,但是它的流程基本上是老的鐵路,就是它有退票,改簽,售票,在不同的場合,售票處和慢速的售票處沒有區別,自助的取票機都可以擺在售票處,它們是舊的信息化。當前不是一場技術的革命,不是軟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種觀念的革命,尤其在信息化條件下,應該思想觀念要改變。而且很多醫療信息化產業都是在強調技術上的問題,而沒有從根本上,從流程再造,以人為本思考這個問題,我在醫院實現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不以成規劫,不被舊律說縛,第一個是模式創新,比功能改善更重要,就是強調的模式創新。
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這是德魯克說的,我個人體會也是這樣,在醫療行業,特別是公立醫院,我們是服務的模式,商業模式核心的原則之一是顧客價值最大化,就醫療行業而言,顧客價值最大化,就是以病人為中心,按照工業化聲帶的降低成本這個角度出發,顧客的價值要把企業內外的要素整合起來,形成有競爭力的,以最快的速度體現價值,同時必須是可持續,降低成本,并且是整體解決。這樣的方案,我們才可以有方案,這是醫院跟溫州菜籃子集團合作,職工可以在家里買菜,點好菜,然后收到短信,在食堂外面輸入密碼,和箱號,密碼數據就把洗好的菜拿走了,現在農貿市場可以消失,農貿市場如果消失,價格也不一定貴,它沒有那個攤位的錢,把攤位的錢運輸的錢,洗干凈的錢,這個也是比較成功的,這是商業模式。
第二個是流程的改造,關鍵以人為本,我們講以人為本,就是尊重人,服務人。但是人的特性偷懶、健忘,怕麻煩,我們設置的軟件,計算機也應該幫助人克服這些缺點。這是在03年在美國哈弗學習的時候,人是第一個,就是以人為本的意思。另外一個照片,是一個黑人拿著釣魚桿,把病人當人還是當釣魚桿的魚這是對我影響非常深刻的。我們在醫院,叫做日月從輝,這個浮雕是生命樹,敬生命之重,畏生命之魂。卓別林這個電影我印象非常深鋪,美國報道說一個人如果肚子餓了才去吃飯,不要一天吃三頓飯就不會肥胖,后來發展到食堂都是集中吃,信息化時代,能不能個性化,也可以做到,都是肚子餓了在去吃,所以這些提示,真正的醫院,醫療的信息化,就是要做到以人為本。一醫務人員為本,方便管理。去年我獲得中國工商學員,中國健康產業創新平臺年度峰會奇濮獎(音譯),這是一家大型公立三甲醫院,以以人為本的理念,依托先進的信息化工具,創建了獨具特色的多渠道預約,實名制就醫。今天因為時間關系,只能講第一個問題就是方便患者。
今天在醫院給我最深的印象是這么一個業務量達到每天一萬,去年住院量超過十萬億元的走廊竟沒有出現像菜市場一樣混亂的局面,這得益于流程再造,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及服務模式的完善,300多萬年門診量中的預約能夠達到70%,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將我國的醫療衛生體系建成世界一流,我們即要有像溫醫大附一院一樣的國際一流的硬件,信息化管理系統,也要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有效聯動,從而形成新的中國特色,成為新的世界一流。健康報在今年4月份,連續第一版在今年國務院去年底推出的中國醫院,2015到2017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第一家報道的單位,連續三天第一版,報道我們醫院,改善醫療服務的情況。
新院區2013年開始投入使用,35萬平方米,這是核定床位浙江省最大的醫院,前面門診四層,這個是VIP,這邊有一個水上碼頭。這是實際的模型,就是德國人設計的,去年是39.2億,總門診374萬,這是前年的情況,平均住院率是9天,這是2013年健康報整版的報道,去年健康報頭版,今年又報道了,美國醫學院專家到醫院來看到我們的流程以后,也是寫了一篇文章,他說應該借鑒我們把醫保和醫療服務。
這是移動醫療這本書的作者,也是聽了報告以后到了我們醫院,他說我是把他這本書付諸實踐的人。最多一天門診量1.7萬,沒有排隊,消滅傳統的掛號排隊。健康報去年在我院召開患者友好度大會,授予我院中國首家患者友好度示范醫院,患者友好度15條標準。
基本上做到,2014醫療品質教育交流會我們獲得金獎。解決病人的交通問題,就醫的問題,中國醫院是沒有辦法解決的,習總書記是這是戰時狀態,第二天就開始掛號,然后是黑壓壓的人群,這個是我們醫院改造前的情況。這個是多途徑,電話、現場、網絡,手機APP等等途徑進行預約,預約的房間,全靠遠程開放,所有在醫院的活動,用專心串起來,拿藥到幾號窗口,我們把老人,因為我們是成人的醫院,本來就無紙化了,重新做到有紙化,讓老人拿到小紙條可以問路,走完整個過程,到醫院,現在900多家醫院到我們醫院參觀,看了30分鐘走完全部流程,寓于達到70%。
現在國家規定三級醫院,2017年達到50%,這是我們醫院,新院門診大廳2萬平方米,今天400萬差一點,心里七點到十醫院是這樣,有8個窗口,現在只開三個,一個窗口三個人,九個人,加上第一個洞,第二個洞就三個人,整個醫院收費的就三個人。所有的醫院都是LED,排隊,護士,我們就一個人。第二個是實行了實名制掛號,實名制掛火就是這個人把新農合,社保卡合在一起,這個人在我醫院出生,100年后在我醫院死亡,所有的資料都有,形成了健康檔案。永久保留健康信息,實名制掛號達到80%。
第三個問題是自動結算,溫州整個地區的銀行網點,網銀,入市帳,自助機器同時是我的收費處,醫生看完病,直接扣錢,還有自助機器的扣錢,74%的人在護士站結帳,卡刷一下就可以了。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為你的親屬支付,支付寶可以預約充值,微信也是一樣的,我們自己研發了自助機器260臺,擺在醫院任何角落,人工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在機器長完成。機器2014年10.3億,有的醫院也也機器,很多機器沒有用,所以設備零投入,人力負投入,預存款達到74%,醫保審批也是在網上審批,醫生開出的藥,也是在網上糾正,不要病人跑來跑去,結帳都是自動的,并且解決了病人訴說的問題,分期診療,移動醫療,這個軟件全部做出來,病人可以把痛苦寫到手機上,到了醫院一身已經知道了,并且讓患者組成患友會,又實現了桌面云,醫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化驗單,開就診藥,可以用手機和電腦,手機門診也這樣。
通過這樣的改造,我們顏色是服務的改善,溫州市第三方檢測服務第一,所以我想對醫療的流程創新是無止境的,這個就是每天的流程再造,把現有流程重新再造,所以我自己覺得,喬布斯創造了蘋果,沒有新的材料和技術,只是已有元素的重新組合。去年我和聯想集團合作成立研究院,目的是進一步的解決中國醫院雙方的優勢,關注細節,把醫生的思想,變成軟件,來推進中國醫院的信息化轉型,實現可復制,可流通,最后實現我們的推廣這樣的目的,為醫療的信息化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來源:比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