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開放共享 數創未來——2020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論壇開幕

    開放共享 數創未來——2020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論壇開幕

    2020-07-15 資訊 Eli

    開放共享 數創未來——2020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論壇開幕-智醫療網

    為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創新應用和產業發展,加快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互聯互通,結合“后疫情時代”對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需求,7月10日,由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辦,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委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具體承辦的“開放共享 數創未來——2020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辦。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此次大會由中國移動濟南分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集中簽約22個重大健康醫療大數據項目,并舉行“濟南健康產業科技研究院”揭牌儀式。

      22個健康醫療大數據項目

      集中簽約

    與濟南有著千絲萬縷“情緣”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再次來到濟南。她是73歲的抗疫巾幗英雄,也是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顧問和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濟南市疫情防控工作、醫療康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開幕式上,李蘭娟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和健康數據在醫療衛生領域的蓬勃發展,生命科技與醫療技術在新時代將會有新發展,必將促進健康產業與不同產業跨界融合,從而把健康產業建成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在這個過程中,樹蘭(濟南)國際醫院將為濟南市的醫療健康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今年1月,山東大學與濟南市政府正式簽署《合作共建山東大學國際醫學中心框架協議》,高水平建設山東大學國際醫學中心成為校市合作發展的標志性項目。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副校長、農工黨山東省委副主委陳子江在會上分享了山東大學與濟南市政府共建山東大學國際醫學中心的方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俊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常務副書記韓金祥分別致辭。

    在隨后的簽約儀式上,中科院微生物所、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醫學中心簽署戰略合作,聯仁集團、上海交通大學和醫學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此外,山東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研究院(浙江數研院北方分院)、中國呼吸專科聯合體信息化平臺·呼吸大數據項目、達闥科技醫療健康人工智能研發實驗室、健康中國5G視頻基地項目、中國白癜風人工智能標準數據中心、韓國首爾大學新型微納生物技術產業化制備天然活性分子項目和華銀(濟南)醫學檢驗項目等共計22個重大健康醫療大數據項目集中簽約落戶。這些項目合作內容涵蓋了生物研究、醫療數據、科技研發、5G智能等眾多領域,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多個項目屬于行業龍頭。

    作為本次論壇的主承辦單位,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備受矚目。近年來,醫學中心堅持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發展目標,醫學產業聚集取得新成果、項目工程建設邁上新臺階。截至目前,已落地項目183個,分三批開工建設項目24個、總建筑面積650萬平方米,總投資達648億元。其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土建工程已完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已經啟用,二期正在建設;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年底啟動質子設備組裝,有望實現我國質子治療史上的新突破;樹蘭(濟南)國際醫院開工建設;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山東創新中心已實現850萬人份人類遺傳標本數據上傳。“今后,醫學中心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牢牢把握三大國家戰略機遇,先行先試、破冰探索、創新發展,盡快啟動第四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醫學中心管委會主任張端武說。

    開放共享 數創未來——2020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論壇開幕-智醫療網

    22個重大健康醫療大數據項目通過線上、現場兩種方式集中簽約落戶濟南。(劉悅琛 攝)

      后疫情時代新產業新業態

      迅速“補位”

    本次論壇聚集了行業科研、開發、企業等各領域專家,圍繞健康醫療大數據相關產業創新發展進行深入探討交流。“后疫情時代”成為會議的高頻詞語。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基于打破地域限制、高效配置醫療資源,特別是實現“無接觸式醫療”等優勢,互聯網醫療的作用得以進一步凸顯。互聯網醫療成為疫情期間民眾尋醫問診的重要方式。網上咨詢、診療、送藥到家等醫療服務的拓展在應對疫情、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而這些便利得以實現,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

    2018年4月,國家衛健委和省、市簽訂共建合作框架協議。至此,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在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落地。目前,占地108畝、投資14.5億元、建筑面積19.5萬平方米、可容納2萬機架的存儲中心土建工程已完工。項目建設的同時,濟南市啟動健康醫療相關數據匯聚工作。截至目前,數據總量達到192TB。基于健康醫療大數據匯聚成果,疫情期間,濟南市在全省率先上線疫情防控信息服務平臺,全市19家互聯網醫院開展免費發熱在線咨詢、疫情防控智能問答、密切接觸者智能管理等大數據應用,國辦政務信息、人民網等媒體多次登載。此外,利用“5G網絡+遠程醫療”,建設遠程醫療中心,把市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6家市級醫療救治定點醫院、2家疾控中心連成一體,實現遠程指揮調度、遠程診療、遠程監控和信息共享。聯仁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鄧小寧介紹,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打造國內健康大數據領域最大容量、最節能、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數據中心,廣泛引入國家級業務平臺,積極對接國家級智庫,與北方中心海量數據相融合,促進大數據科研創新.同時,配合山東省、濟南市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與建設方案,為安全快速開放運營保駕護航。

    大數據的優勢在未來遠不止如此。當前,我國比較好地控制住疫情,也不得不付出一些短暫的經濟代價。但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新產業、新業態迅速“補位”。依托大數據驅動,一些新興領域化危為機,為培育增長新動能創造了機會。尤其在“后疫情時代”,大數據與百姓生活愈發密切相關,從概念成為現實,云上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智能服務等,這些從現象成為常態,從經濟增長點成為社會生產力要素,開始深刻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致力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為一體的大數據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并積極對接引入中國家庭醫生、國家遠程醫療、健康中國全媒體、全國呼吸醫聯體、國家腫瘤微創聯盟等國家平臺以及工信部國家級醫療軟件園區項目,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打造大數據全產業鏈新格局,形成發展新動能。

    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院長助理黃安鵬、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軍、樹蘭醫療管理集團總裁鄭杰,以及山東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薛付忠等作大會報告。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