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如何打造醫療大數據產業?專家們這么說!

    如何打造醫療大數據產業?專家們這么說!

    2018-05-29 觀點 Eli

    如何打造醫療大數據產業?專家們這么說!-智醫療網

    5月28日,“智慧醫療,數據先行”論壇在貴陽舉行,專家齊聚一堂,圍繞“醫療大數據落地應用和開放共享等”等話題探討醫療大數據更好服務民生,實現醫療大數據的商用、政用、民用價值,共同打造醫療大數據產業。

    在貴州省衛計委信息中心總工程師王帥看來,健康大數據作為大數據最有價值的應用,一定要廣泛重視,要進一步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體系建設,基于大數據的開放、共享、深度挖掘以及廣泛應用。

    王帥說,今年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的階段性任務分為三個方面:在聚的方面,要構建醫療健康數據資源目錄;在“通”的方面,一是三級平臺建設,二是要建兩大數據中心,三是構建公共衛生綜合管理平臺;在“用”的方面,一要構建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二要構建運行處理平臺,重點解決數據開放時要做到脫敏和脫密,三要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典型示范應用。

    怎么樣進行大數據建設?國家呼吸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長鄭勁平認為,首先要建立一個生態系統,其次要進行數據采集、清洗、分析、歸類、應用,最終能夠為數據的應用,而在這當中,建設數據源和數據標準是首先進行的。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一點,數據安全體系非常重要。” 鄭勁平說,因為數據來源集中在醫院,首先要保證醫院數據安全,醫院數據安全可以通過防火墻技術、其他數據管理技術等等,來保證數據在醫院內的安全。醫院到云端這個過程中進行數據交換,通過建立一些數據安全體系,保證國家信息安全等體系,以及進行數據的流量監控、數據使用的痕跡監控,保證數據安全。在數據安全的情況下,才能保證醫療大數據的應用。

    “醫療大數據具有非常大的意義,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定義薈萃研究為醫學最高登記證據,薈萃研究本質就是較大的數據級。” 貴州醫鳴技術有限公司CEO馬敏在論壇演講時說,目前醫學處在循證醫學,如果想實現個性化醫療,需要多樣本數據對患者人群進行更深層次的細分,才能達到個性治療,所以大數據是循證醫學向個性化、精準醫療最大的基石,最基礎的一步。

    馬敏表示,目前我國醫療大數據既有挑戰又有機遇,首先在我國醫療大數據里面,它是一個海量數據,中國這么大的人口,積累了大量的醫學數據,但這些醫學數據的整理不可能靠人工完成。其次,國家院內系統廠家多種多樣,每一個廠家的數據都是不同結構、不同格式的,用傳統方法很難將患者數據融合在同一張數據表。第三,在醫院有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他們都是醫生總結出來的文本信息,這些文本信息必須要處理為結構化信息才能加以應用和統計。最后,我們國家缺乏術語標準,同樣一種疾病不同醫生有不同的叫法,如果不加以統一也很難加以使用。

    如何解決這些難題?馬敏表示,目前已發明出的專利技術,實現了數據采集方面的突破,三天時間就能實現一家醫院多種數據的融合,比之前節約十倍。

    此外,數據采集出來之后,下一步關鍵的是做數據治理,醫鳴利用專業的自然語言識別技術,在心內科、呼吸科等縱深發展,大概處理的方式能達到6秒鐘處理13萬份文本,準確性達到了95%左右。

    來源:人民網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