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智慧醫院不僅使上海市民受惠,也正使上海與外地醫療機構的醫教研扶貧與交流全面升級。5月18日,同濟醫院發展管理論壇暨同濟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大師論壇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行。
建立8大學科聯盟
“上海同濟醫院醫療集團”成立于去年5月18日,包括全國33家醫療機構,以醫療集團為依托,同濟品牌的上海遠程醫療的發展不僅使外地患者異地問診疑難雜癥的需求得到了實現,利用互聯網+“授人以漁”,也使得醫療集團內的學科聯盟建設和學科規范化發展得到了全面升級。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程黎明教授介紹,目前上海同濟醫療集團內已經建立了8大學科聯盟、遠程專家會診、精準合作、雙向轉診和學術交流等。據統計,以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和疑難病例院際會診制度為基礎,實現了轉診1017人次,檢驗病例影響檢查855人次。
突破遠程醫療平臺瓶頸
根據《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重點提出醫院要建立遠程醫療等五項制度,要求推進遠程醫療覆蓋全國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院。
針對傳統的遠程醫療模式存在的問題,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探索在醫聯體單位和醫療集團成員單位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圍繞醫、教、病、管,基于移動化協作網絡和專業化數據網絡,
建立同濟醫院“醫教一體、即時響應、可持續發展的遠程醫療高效創新平臺”,創新性地推出了醫教互動系統服務,通過手機就可以進行醫療互動;通過掌上遠程會診服務,使會診準備效率提升90%以上;通過綠色轉診服務實現了雙向轉診的規范和高效;同時高清實時的手術協作系統和“微信化”+“全景化”病例研討服務也讓異地患者真正享受到了上海品質醫療服務。
“吳孟超獎學金”啟動
我國知名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是同濟校友,也是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名譽院長。在昨天的論壇上,同濟醫院“吳孟超獎學金”正式啟動與頒獎。弘揚吳老“勇闖禁區、勇于創新、永不滿足、永遠爭先”的“四勇(永)精神”。
醫院文化推動著醫教研的發展。兩年來,同濟醫院在醫、教、研、精神文明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較快發展,新獲批兩個上海市重中之重重點學科,四個上海市重點薄弱學科,形成了五大優勢學科群,并建立起創傷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三個國家級診治預防中心,成為滬西北地區急危重癥綜合診治中心。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重大專項”、“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重點項目20余項,成果發表在《Science》、《Nature》、《Cell》等高質量的學術期刊。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