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進步,醫療行業對于創建一套端到端解決方案的需求也越發顯著,所謂端到端解決方案是為了滿足醫療行業客戶從移動性、統一性、海量數據、分級存儲四個方面滿足自身在醫療科研和教學領域中存儲、管理、保護和搜索各類數據的嚴苛要求,為將來大數據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的新型解決方案。
端對端方案
如今,醫療行業也在為云計算和大數據新時代的到來做準備,但同時也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一旦出事,誰來負責?數字化服務將使治療變得更加透明,還是讓病人陷入數據海洋從而更加困惑?而眼下最迫切的問題恐怕是:在線服務費用由病人支付,還是納入保險體系,由保險公司全部或部分承擔?但有一點是明確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將改變傳統就診模式。
作為“無錫市數字衛生工程(一期)”和在建的“醫療數據中心”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無錫市醫學影像區域服務中心已經實現了市級八家公立醫院的醫學影像數據的集中管理、歸檔存儲和統一應用。無錫醫院管理中心還率先提出了“虛擬化應用交付”、“影像網絡化即時計算”和“臨床全景PACS”的理念,致力于將無錫醫學影像區域服務平臺建設成國內第一,國際領先的區域性醫療信息示范項目。近日,其就開始創建一個最佳的服務平臺,期望通過云存儲創造一個先進的區域醫療解決方案。構建影像云服務平臺為無錫醫管中心提供良好的運行基礎,并能夠與影像云計算結合,增加擴展能力滿足無錫醫管中心未來數據的高速增長需求,最大化減少空間和能耗的利用,減少醫院管理中心的總體投資,讓海量數據無憂管理。
四個方向的創新
無錫醫管中心需要以下四個方面為構建一套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
首先是移動性,其采用CMM解決方案用來管理醫學區域影像,利用用HNAS4080集群管理在線數據,配置1PB的HCP500來管理近線數據,并通過HNAS的XVL功能來完成區域影像數據的自動化遷移。先進的影像網絡化即時計算應用服務,在窄帶寬環境下確保獲得授權的任何臨床醫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也能輕松便捷的實時進行醫學影像處理、重建和分析,使影像數據可以在其之間自動化流轉和回讀。
其次是統一性,通過虛擬化應用交付技術統一部署、管理、發布區域化臨床應用模式,兼容各種現有醫生工作站的終端硬件(包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型硬件設備),利用有限的網絡資源為廣大醫護人員提供醫學影像區域化服務,可隨時加載其他業務應用,擴大發布范圍,方便管理者對發布終端的集中管控,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
其次,是海量數據,隨著大數據在醫療與生命科學研究過程中的廣泛應用和不斷擴展,其數量之大和種類之多令人難以置信。比如:一個CT圖像含有大約150MB的數據,而一個基因組序列文件大小約為750MB,一個標準的病理圖則接近5 GB。如果將這些數據量乘以人口數量和平均壽命,僅一個社區醫院就可以生成和累積達數個TB甚至數個PB級的數據量。
為了讓所有的影像文件都有一個完美的歸屬,無錫醫管中心便將高性能文件保存在HNAS4080中、歷史數據保存在HCP500中,以此來管理海量的影像文件。
最后是分級存儲,為了能夠更好地互相聯合,無錫醫院還專門為HNAS4080和HCP500分別配置了一級存儲VSP G1000和二級存儲HUS150。其中,VSP G1000存儲能將高性能空間分配給HNAS4080,提供高性能影像文件的保存,所有影像文件的元數據都可以放置在VSP G1000的企業級閃存FMD中,提高文件的檢索效率;而二級存儲區域則部署了HUS150存儲,將空間分配給HCP500歸檔控制器集群,用來保存100天以外的歷史影像數據。
顯然,“無錫市數字衛生工程(一期)”已經完成將醫療同云計算相結合,為將來大數據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的新型解決方案。(責任編輯:西西 來源:Z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