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海爾醫療亮出“成績單”“網養平臺”看大健康未來模式

    海爾醫療亮出“成績單”“網養平臺”看大健康未來模式

    2017-12-26 資訊 Eli

    海爾醫療亮出“成績單”“網養平臺”看大健康未來模式-智醫療網

    海爾,全球白色家電領先品牌,連續15年蟬聯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前列。如今正以人單合一模式引領中國企業從管理模式學習者向管理潮流創新者轉型。作為物聯網時代的最佳商業范式,“人單合一”模式獲得了世界一流戰略大師加里·哈默、“量子管理學”創始人丹娜·左哈等國際管理界大咖的認同,也在家電外的多個領域大放異彩,愈加印證其時代性、普適性和社會性。這其中,也囊括當下火爆的大健康產業。
    在“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后,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臺。面對10萬億規模的產業藍海,巨頭大舉入場搶位混戰。在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下,中國大健康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行。
    醫療市場期待“新舊動能轉換”,業界呼喚有生命力的新模式出現。作為海爾金控旗下的重要板塊,備受矚目的海爾醫療自2016年12月18日正式起步,一年時間,以“盈康”、“永慈”兩大康養品牌醫院為載體,交出年終不凡成績單。從“人單合一”到“醫患合一”,從零患者到感謝錦旗頻至,被視為大健康新生態的“網養平臺”逐步落地生根,以小博大,推動全球行業進化。
    從“人單合一”到“醫患合一”
    這一年來,上海盈康護理院(以下稱盈康)的醫生和護士在工作中常把“搶單”、“盯住單”掛嘴邊,“單”是指為患者服務,是從海爾“人單合一”中轉變而來。在該醫院,這類叫法已逐步大眾化,化為和同類型醫院迥異的一道風景。
    在海爾“人單合一”模式相繼在海爾海外市場、美國通用家電生根之后,在上海盈康護理院落地為“醫患合一”。
    “醫患合一”一改傳統醫療“患者圍著科室轉”的痛點——在傳統醫院,“排隊一小時,看病十分鐘”已成常態,醫護人員主動性有待提升。而“醫患合一”讓醫院從內部打破,科層重構,去中心化。醫生、護士、護工不是層層體系下的執行者,而成為創客,患者則成為醫護人員實現價值導向的“用戶”。
    通過每一樓層醫生、護士、護工組建的“病區小微”,盈康全流程并聯,化被動為主動為患者提供服務:在患者入住的前中后期,悉心對患者情感照護,并通過一系列中藥特色康復項目、文體作業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小微亦要設定目標,包括老年人的摔倒次數、患者投訴、診療質量等,并給予患者選擇病區的權利。
    對醫護人員而言,“醫患合一”讓目標更明確。平臺所提供的共創分享機制,讓每位醫護人員在收獲患者點贊的同時獲取更大的個人價值,極大促進了積極性。這種機制下,整個醫院文化得以革新,甚至出現了“只要有老人扶扶手走路,一定會有護工主動陪同”的情況,護理醫院常見的“老人摔倒”問題在該護理院降為0。
    這種模式換來了眾患者“如家般舒適”的評價和點贊,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陸先生的母親已是105歲高齡,前一段時間老人摔傷搶救后,家人一直為老母親尋覓一家最放心的護理院。多方調研后,陸先生被盈康良好的服務、專業的護理和融洽的氣氛所打動,隨即安排母親入住。之后,母親在盈康獲得了精心、認真負責的照料,術后康復順利。
    令陸先生最為滿意的是,他曾不經意間提到過老人曾肺炎頻發,而盈康對此提供了專業的解決方式——24小時關注其母親的身體狀態,在老人肺炎萌發早期,就提前介入,進行預防治療,母親的肺炎一直沒有再復發過。
    陸先生用這樣的一段話來評價盈康服務:我感受到了一連串的心——醫生治療的精心,護士護理的細心,后勤服務的熱心,讓病人安心,家屬子女放心。我母親生命旅程的最后一公里,我放心交給盈康。
    瞄準重癥康復,永慈“高點”引爆
    上海永慈康復醫院,作為上海市首家三級標準建立的康復醫院,海爾醫療的“長子”,從誕生之日起,就立志在康復醫療行業打造高點。
    一個來自永慈的真實的案例:
    一位完成腦出血手術的患者,出現嚴重的術后并發癥,他面臨著兩難選擇:綜合性醫院重手術治療輕康復護理,而一般康復醫院的康復護理水平難以處理重癥康復。而永慈所具備的重癥康復能力則為他解決了難題。
    在永慈,多科室醫生會診為其定制了診療方案,特護小組24小時觀察病情、精細護理,康復治療室結合關節松動訓練和肌力練習幫助患者恢復身體機能。一個月后,患者恢復了正常生活能力,找回了工作和生活的自信。
    該案例在永慈并不是個案。作為海爾金控旗下的兩大醫療載體,盈康和永慈各有側重,前者聚焦傳統醫院護理服務痛點,而永慈則聚焦行業內綜合醫院康復護理能力不足,普通康復醫院沒有手術能力的痛點。“深度交互,解決痛點”。擁有高質量醫生資源的永慈醫院,將自己定位為一家具有綜合醫療能力和重癥康復特色的平臺型醫院,并將優勢鎖定在國內醫療處于空白階段的腦復蘇(植物人)和頸椎腫瘤重癥術后康復領域。
    對外,永慈的專業能力吸引了上海地區大批具有康復護理需求和先進醫療資源的知名醫院對接,在業界快速實現了口碑的建立;對內,永慈遵循“醫患合一”,實行全成本核算,通過績效和非績效的雙重考核,將醫護人員與為患者創造的價值掛鉤,并通過模擬持股的方式驅動醫護人員成為自驅動的創客。
    永慈一年來亦是碩果累累。僅開業三個月就拿到醫保資格;緊扣重癥康復,永遠以用戶為是,以己為非;從無到有,短短時間內,從零病人到增設第三個病區,永慈醫院已駛進發展快車道。
    “網養平臺”,優質資源無限化?
    十九大再次強調了“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地位,提出大健康需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催生的智慧醫療成為中國大健康產業彎道超車的一大契機,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之一。
    海爾醫療平臺對大健康的探索則是另外一個維度。傳統醫院擁有高質但有限的醫生、設備以及床位資源,“有限”導致就醫難。如何讓“有限”變“無限”?海爾醫療的答案是:網養平臺。
    在“醫患合一”模式下,海爾醫療在實踐中逐步探索“線下+線上”天地網融合的“網養平臺”,致力于打破傳統醫療機構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限制。
    在線下,盈康已鏈接各類醫院、高校和社區服務機構,對外輸出服務、標準、品牌,進一步讓醫療服務惠及社區和居家患者,打破醫療服務的空間界限,實現醫療服務的乘數效應,通過管理輸出模式實現輕資產發展。
    在線上,醫療社群交互平臺——即將發布的“盈康life”APP可實現“一鍵就醫”:讓診前咨詢、診中治療、診后跟蹤反饋等環節在云端實現,患者、醫生、護士通過該平臺與患者進行0距離交互,讓患者體驗“時刻被關注”,為當下醫患關系痛點的解決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在“要么做平臺,要么被平臺所擁有”的理念下,“網養平臺”融合了線上、線下,并整合智能硬件、藥品采購、醫療器械等多方資源,形成產業鏈聯動的綜合醫療平臺,重構了醫療產業價值鏈。
    “網養平臺”的未來愿景是構筑惠及全人類康護養生態圈。海爾的醫療探索之路,是自身產業布局的不斷迭代,又是對整個醫療行業的顛覆式創新,同時,也為我國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貢獻了一份力量。
    邁步向前,海爾醫療新征程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而優秀的商業模式是可復制、有生命力的。”
    如果說“醫患合一”模式是海爾醫療的發展路徑,“網養平臺”則可視為“最終方向”。兩者啟動了康養行業從未發生過的變革,同樣也凸顯了這種變革的力量
    在永慈,術后患者為醫療團隊詳盡的治療、護理和康復“三位一體”方案和24小時特護小組點贊;在盈康,百歲老人為護工無微不至的關照送錦旗。不僅僅是患者點贊,“醫患合一”模式下的“永慈”“盈康”兩大品牌便迅速在業界立足,受到行業認可:上海盈康護理院獲得“上海市老年護理示范病區”,成為上海160家護理院和老年病醫院中入選的10家醫院之一;護理院長張雅麗出席了在華盛頓召開的第三屆美國中醫藥大會并發表盈康實踐成果。
    國家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在預示著大健康的春天,眾巨頭的魚貫而入也凸顯它的門檻和挑戰性。海爾醫療的“網養平臺”正在給予該領域新啟發,正如管理學家對當下時代的解讀:零距離、網絡化要求企業與員工、用戶、合作方三者的關系要變成合作共贏的生態圈。
    盈康和永慈的珠玉在前,海爾醫療平臺繼續發力康養護產業,成功并購杭州怡康護理院和樂山老年病專科醫院,旗下床位觸點超過4000張,將網養平臺的觸點覆蓋至浙江、四川。
    海爾醫療在多個場合提出最終的訴求:望用愛改變世界,望每個人都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最終實現把健康還給人類的美好愿景。
    那一天的到來不會太久。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