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腫瘤醫生與大數據》專場會議在廈門舉行

    《腫瘤醫生與大數據》專場會議在廈門舉行

    2017-09-30 資訊 Eli

    《腫瘤醫生與大數據》專場會議在廈門舉行-智醫療網

    2017年9月26-30日,第20屆CSCO年會于廈門舉辦,本次《腫瘤醫生與大數據》專場會議于9月27日下午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B2鷺江廳舉辦,千余名參會代表將會場圍得水泄不通。

    CSCO名譽主席孫燕院士在開場發言中強調:腫瘤醫生應正確理解大數據,無論從事臨床工作還是科學研究,都應該保持嚴謹的學風,注重每一個數據的質量,醫療機構之間應加強協作。《腫瘤醫生與大數據》專場會議從2015年開始舉辦發展到現在,也是行業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的結果,《腫瘤醫生與大數據》專場不僅切合目前的數據技術,更是結合未來創新概念,將大數據技術應用與腫瘤領域,推動行業的發展。

    接下來,專場會議在馬軍老師的主持下,就目前醫療大數據領域中最火熱的話題:精準醫療、新技術與真實世界研究,分為三個模塊進行討論。

    在“大數據與精準醫療”模塊中,由中國著名基因組科學家于軍教授開場,于教授總結“人類基因組計劃”對生命科學研究的貢獻,提出未來生物醫學的“精準化革命”再引出“精準醫學”,“精準醫療”,“精準健康”。未來從生物醫學研究到臨床醫學研究再到各個細分環節,希望通過大數據硬技術實現高效的整合。

    奇云諾德創始人羅奇斌博士分享醫療大數據和基因大數據整合模型及案例,提出解決目前大健康“四大難題”的方法與多組學的整合模型,結合自身公司技術,采用AI系統技術理念,通過案例講解智慧醫療的實現過程。

    安可濟醫學大數據部總監俞婧博士講解了精準醫療與ctDNA-NGS轉化醫學研究服務體系,ctDNA的技術時代正在來臨,中國漸漸成為最佳的臨床試驗開展地,液體活檢,定制化Panel,高質量的數據交付系統,一體化的數據統計可為該技術實現轉化醫學研究個性化的需求。

    然后,第二個模塊“大數據與新技術”由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管理應用中心主任王亞松開始分享,介紹區塊鏈技術的概念以及應用,區塊鏈技術可為醫療大數據提供可靠安全的技術保證,目前已經在貴陽等多個城市實施,未來將與新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起助力于醫療大數據的發展。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段立新講解人工智能在醫療大數據領域的探索,首先分析國內外人工智能的發展形勢,然后講解人工智能的算法理論—深度學習,并展望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

    新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王學興闡述了腫瘤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思考,首先強調腫瘤大數據的價值所在,結合目前醫藥行業提出醫療大數據的應用模式,介紹科研應用級的數據模型,最后分享醫療大數據的難點與醫學人工智能的展望。

    接下來,第三個模塊“大數據與真實世界研究”由CSCO理事長吳一龍教授開場,講解真實世界研究指南,真實世界研究的興起,優勢,當前的局限性,推動真實世界研究,多次強調中國指南的啟動勢在必行。

    上海交大附屬胸科醫院主任姜麗巖分享是的RWS面臨的挑戰,講解了RWS的定義,RWS與RCT的優劣對比,目前面臨的挑戰,RWS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胡寧寧秘書長講解的是PAP項目助力腫瘤大數據研究和患者管理,講解PAP大數據的應用,促進對衛生經濟學藥物經濟學的研究。

    最后大會在林桐榆教授的總結下結束本次專場。林教授總結到本次專場會議更多是發散思維,共同思考未來大數據技術對醫療行業的改變,今天各位講者帶來很多想法概念與案例,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即可在醫療行業中實現。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