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視頻就可以掛上專家名醫的號,更神奇的是,患者在視頻向醫生敘述病情的同時,其肺功能、CT數據也即刻被掃描上傳至醫院的HIS系統,哪怕是異地就診也可以調出你的“人體參數”——這樣的遠程診療室在無錫人民醫院已經投入使用,背后的技術英雄,正是物聯網。
在無錫市阿斯利康公司打造的中國商業創新中心,一系列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突破性地塑造著醫院、社區、家庭及個人的健康新模式。在胸痛中心,一輛特殊的救護車將“效率”發揮到極致。當病人因急性胸痛被送上救護車,在車上就能完成原本送到醫院后才能做的心電檢測,車載檢測系統還能確認患者是否為急性心梗,并通知附近醫院做好接診。在醫院的指揮中心大屏前,救護車的位置、患者的心電圖、影像、疾病史一一呈現。也就是說,此時醫生已經可以遠程確診救護車內患者的病情,救護車到達后,患者可以跳過各項檢車進入早已準備就緒的手術室。
安有各項物聯檢測設備的救護車模型。(孫路 攝)
????“急病要速救”,阿斯利康胸痛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利用救護車上一系列物聯檢測設備,患者進入醫院到血管開通時間 ,最快僅需9分鐘。在中國,通過120急救成功的心肌梗病人只有20%,搶救的爭分奪秒非常重要。
對慢性疾病,尤其像代謝病的患者來說,需要多種診斷才能確診,這就意味著患者需要在多診室來回穿梭。阿斯利康的標準化代謝疾病管理中心,基于診療設備和物聯網基礎,打造了線上線下整合的診療一體化代謝疾病全病程解決方案。尤其在進階檢測環節,一架“一體機”可以一次性完成眼底采樣、動脈粥樣硬化、內臟脂肪的檢測。在傳統門診中,這三個儀器會被安放在不同地方,患者需要來往多科室、花費兩小時左右才能完成全部檢測。而使用一體機,患者只要脫一次鞋,躺上去后,具有數據傳輸裝置的智能設備在25分鐘以內,即可診斷出代謝性疾病患者最重要的這三項數據,并通過物聯網技術將數據進行保存匯總,降低人工記錄數據的錯誤率。而這些海量數據最終將被智能化管理,便于標準化代謝疾病管理中心提供更多元化的報告與服務。
一體機可以在25分鐘內為患者完成3項指標檢測。(孫路 攝)
????“今年年底,我們將努力在全國建設100家醫院推廣標準化代謝疾病管理中心,遠期目標是在三甲、二甲醫院里能形成一萬家中心的規模。這樣的體系將把中國三千萬的糖尿病患者管理起來”,標準化代謝疾病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
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徐晶回憶,2001年,阿斯利康便在無錫投資建廠,在無錫提供的創新平臺上,阿斯利康做到了利用物聯網技術,在醫院內、和病人回家之后,繼續跟蹤和捕捉病人的狀態,形成院內院外的全閉環診療,從而提供疾病的預防、篩查、診斷、治療,甚至隨訪服務,形成全病程的高效管理。去年,阿斯利康在參加首屆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后的一個月之內,又得到了無錫高新區政府拋來的橄欖枝,兩方攜手合作,率先提出健康物聯網的設想,并在無錫起步形成現實,未來,阿斯利康中國商業創新中心的這一系列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將進一步走向全國。
在無錫,高速邁步的物聯網科技研發正越來越多地與醫療健康領域發生化合作用,一系列展惠民工程將無錫打造成國內醫療健康物聯網高地: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居民健康智能管理平臺覆蓋全市,通過居家生命體征監測設備,慢病患者在家就能自助測量血壓、血糖等指標,并通過物聯網技術自動上傳管理平臺,方便慢病患者自主健康管理;另一方面,醫療衛生計生機構積極探索健康物聯網在醫療健康領域的融合發展,在無錫市人民醫院,應用智能床位監測、嬰兒防盜、智能輸液管理、醫療廢棄物智能管理等十大物聯網應用投入使用。
雨后春筍般的醫療健康物聯網產業,也在新吳區智能健康產業園方興未艾。無錫市衛計委信息處副處長申妍紅介紹,無錫正積極爭取“醫療健康物聯網產品測評中心”的落戶資格。中心可為醫療健康物聯網產品提供檢測服務、信息傳輸過程測試、安全性測試以及檢測咨詢服務,為醫療健康物聯網產品與應用的建設推廣提供規范性標準,為新技術快速產業化牽線搭橋,引導醫療健康物聯網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