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除了成立大健康集團,這些年萬達在醫療領域還做過哪些事兒?

    除了成立大健康集團,這些年萬達在醫療領域還做過哪些事兒?

    2017-08-04 資訊 Eli

    除了成立大健康集團,這些年萬達在醫療領域還做過哪些事兒?-智醫療網

    8月2日,萬達集團內部正在從組織架構及人員方面進行調整。萬達集團內部下發的文件內容顯示,在萬達集團現有的四大產業集團(萬達商業、萬達文化、萬達網絡、萬達金融)之外,新成立了一個萬達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大健康集團),并將醫療事業部并入大健康集團。

    調整內容還包括:王順任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萬達大健康產業集團總裁;劉瑋任萬達大健康產業集團副總裁。公開資料顯示,劉瑋從1994年開始進入房地產行業,2011年開始進入萬達集團,先后任萬達集團廈門公司、廣州公司總經理、萬達集團總裁助理兼廣州文旅投資公司總經理等職位。

    目前,醫療正成為萬達轉型的關鍵一步和未來產業的新支柱。作為商業地產霸主,萬達為何高調“去地產化”,開始布局醫療產業?這些年,萬達在醫療領域的布局從何時何處開始?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5年之內,將醫療產業變為萬達新的支柱”

    2016年,萬達集團年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2549.8億元,同比增長3.4%。作為地產業務的主要平臺,萬達商業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430.2億元,同比減少25%。萬達集團服務業收入占比55%,歷史上首次超過地產。

    在2016年集團大會上,王健林坦言:“萬達要堅決實施企業轉型,去地產化。”“萬達商業不再是地產企業。”“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業地產的名字改為商業投資管理服務集團,不再當地產商了。”

    今年年初,王健林在第47屆達沃斯冬季論壇上透露正考慮做連鎖醫院。他說,中國的醫療領域已經對民營企業開放,此外,也允許外國醫師到中國執業。王健林認為,這或許為民營醫院發展提供了條件。

    而萬達最大的優勢就是幾百個大型商業中心和建設團隊,哪怕地產業務持續“消火”,萬達也有能力在醫療領域發展。

    王健林有這份自信,實際上與國家近年來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非公醫療機構的政策密不可分。

    例如,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放寬對民營醫療機構市場準入;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社會辦醫的準入、行政規劃、稅收、醫保等多方面細節,逐步破除制約民營醫療的障礙。

    國家衛計委數據顯示,2016年11月底與2015年同期相比,全國公立醫院數量少了430個,民營醫院增加1955個。且2016全年度,全國公立醫院數量持續減少,減少數量應為歷年來最多,民營醫院的數量在幾年里已經翻了一番有余。

    脫離地產商標簽的萬達,到底要做什么?

    其實,萬達對于醫療產業的野心早在2014年就初步顯露,8月,萬達就在青島拿下醫衛慈善用地,該項目意在建設一家高端國際醫院項目。當時,王思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已經投資了一家口腔診所并考察了全美排名前十的醫院,計劃在北京的東邊建一所一流醫院。

    2015年,王健林表示,萬達已在醫療信息化產業開始布局,也打算在國內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醫療中心。4月,萬達集團與成都市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涉及文化旅游、醫療衛生、電子商務以及城市綜合體等領域。其中,萬達國際醫療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萬達集團表示,將與世界知名醫療機構合作,打造以世界頂級國際醫院為核心項目的醫療服務綜合體。

    2016年1月6日,英國IHG與中國萬達集團簽署了10年期全球國際醫院項目獨家合作伙伴協議,萬達總投資150億元,在青島建立并運營管理一家200張床位的國際醫院,未來幾年,除了青島,雙方還決定將在上海和成都建另兩家國際一流的高端醫院。

    而業界普遍認為,萬達“進軍”醫療界的標志在于今年4月6日,萬達集團與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協議將耗資700億元,打造一座世界級的醫療產業中心。4月7日,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2017年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投資推介會”上宣布,萬達將進軍醫療產業。四川正是萬達起航醫療產業的第一站。

    4月8日,萬達還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投資90億元在全國各地的萬達廣場,開設300家牙科診所。

    2017年7月3日,萬達集團在昆明新簽約三個投資項目,其中萬達計劃在昆明市投資500億元,打造以醫療、健康為核心,兼具體育、養生、度假、商業、商務、居住等功能的世界級醫療及大健康產業園。

    王健林離他的“支柱夢”又近了一步。

    目前,加之此前公開報道已達成的投資,萬達在醫療產業的總投入已累計超1500億元。

    不想做醫療產業的地產商不是好企業

    王健林認為,引進國際醫院是萬達在中國的創新,滿足高端人群對健康醫療需求的同時,也使所在城市醫療水平達到國際一流,帶動中國高端醫療水平提升。

    設立大健康集團足以看出王健林的“誠意”。有人認為,萬達投資醫療或許醉翁之意不在酒,萬達投資醫療的最終目的可能在于養老地產:與商業地產的地價相比,醫療用地的價格便宜到幾乎等于白送,而且醫療用地大多在居民密集區或城市中心黃金地帶。

    也有行業人士分析,高端醫院面對的受眾有限,所面臨的是三甲醫院的國際部、特需部門以及高端專科醫院等強勁對手,加之醫生多點執醫仍未完全放開,難以達到理想中的盈利效果。

    對于王健林的“重金”砸進醫療領域之舉,張強醫生集團張強直言:“有錢可以砸出最高大最豪華的醫院和病房,有錢可以買到各種先進設備,有錢可以打最猛烈的廣告。但僅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在如何實現‘世界級醫療’的路徑上,王健林顯然把希望還是寄托在過去曾經戰無不勝的多少個億上,多少顯得在醫療健康領域跨界的底氣不足。”

    作為萬達集團轉型輕資產的一種新服務模式,萬達布局醫療的資本啟動和部署速度極快,下手極狠。億歐認為,萬達集團此舉有多不被人看好,就有多大的潛力和爆發力,至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高端醫療這條路上,關鍵節點依然是如何撬動醫生人才資源,萬達集團可謂任重道遠。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