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16—2020年)》,取消了社會辦醫的多項限制,這是民營醫療行業迎來的又一春。隨著社會民營資本的進入,中國醫療產業的“蛋糕”被不斷做大,市場競爭也在不斷升級與加劇,賣方市場開始向買方市場轉移,能否滿足病人的個性化需求,能否把病人的潛在需求轉為現實需求,已成為民營醫院生存發展的關鍵。
在這一背景下,民營醫院要把HRP“以醫療資源為中心”的觀念轉變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觀念上來,改變傳統的以醫療資源為主的觀念,把客戶也視為重要的稀缺資源,加強對病人信息管理,對現有HRP進行電子化和Internet改造,形成新型的HCRM系統服務模式,從潛在的客戶和客戶需求中發掘價值,才能進一步擁有市場,讓民營醫院能夠迅速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做出反應,及時把握醫療市場脈搏。
HRP模式的痛點
一、忽略客戶資源管理,一味注重醫療資源的的管理。HRP系統主要通過財務理、人力資源、物資供應鏈和科研教學進行資源整合,管理層做出管理決策、臨床決策、業務流程都是從醫院角度出發,忽略從醫院的唯一顧客——患者的角度出發,即使醫院內部的“人財物”、“醫教研”、“護藥技”做到了科學管理,也不能使患者滿意度大幅度提升,從潛在客戶和客戶需求上獲得更多的價值。
二、重視內部的信息溝通,忽略外部宣傳營銷。當今社會屬于一個媒體社會和輿論社會,人人都能在微博、微信等交流平臺就各種信息的進行炒作與傳播,如果民營醫院還只注重對現有的醫療資源進行優化整合,而忽略運用移動醫院宣傳系統進行宣傳營銷,不能讓患者及時了解民營醫院的醫療服務、醫院基本信息,民營醫院將難以在這個信息時代立足。
三、將醫院業務管理局限在一個物理上封閉的內網。不同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是不同,民營醫院單純利用局域網經營常見病診療服務,不開拓移動醫療進行遠程會診、健康咨詢、保健養生、健康管理服務,必將被互聯網醫療時代所淘汰。
HCRM的優勢
一、以客戶為中心,注重醫患溝通,緩解醫患關系。
HCRM平臺的建設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數據信息化管理;二是通過醫患溝通平臺滿足醫院各部門與患者溝通交流,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電子病歷檔案,充分了解患者現有的和潛在的醫療服務需求,調動全院各個部門協調工作,不斷調整和優化醫療服務提供方式和質量,提供個性化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從而提高整個醫院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效率。
二、與HIS系統完美對接,形成一個動態的信息交流網。
HCRM系統運用云計算技術,協同醫院HIS系統共同工作,通過對數據的提取、分析,綜合患者資料,了解患者真實需求,借助互聯網手段為醫院提供患者滿意度隨訪、醫療隨訪、科研隨訪等客戶關系管理服務。HCRM系統主要包括:1.客戶信息管理與分類;2.充值卡管理;3.折扣管理;4.回訪管理;5.病歷管理等。醫院各部門可使用多種智能化手段,如通過PC端和移動端對患者進行隨訪,及時記錄分析隨訪情況,并給患者傳輸相對應的健康指導建議,形成一個醫院與醫生、醫生與患者、患者再與醫院隨時可以動態交流的結構,構建新型的健康管理系統。
三、優化診療流程,提高患者滿意度,加強醫院宣傳營銷。
基于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和患者、養生保健人群的多樣化需求,都在驅使醫療業務流程不斷優化,不斷地沖破藩籬,走向開放、人性、合理、透明。民營醫院需要引用HCRM模式,大力發展移動醫療,通過移動宣傳系統不斷向患者介紹醫院優勢、共享專家信息、養生保健資訊、健康管理信息等,吸引客戶前來咨詢問診、預約或查詢信息。同時,民營醫院要在HCRM模式的指導下不斷優化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電子病歷系統、檢驗信息系統、醫學影像存檔通訊系統和醫院數據分析與決策系統,使院內各部門工作溝通交流順暢、合作無間,從而能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樹立醫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民營醫院從HRP模式轉到HCRM模式,需要的不僅是民營醫院的資金投入,更需要的是管理者和醫護人員觀念的轉變,轉變到醫院的運營就是要以“客戶為中心”來開展一切醫療業務,只有堅持這樣的理念才能真正為患者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才能實現民營醫院應有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實現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