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北京極簡: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的互聯網醫療探索與憧憬

    北京極簡: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的互聯網醫療探索與憧憬

    2017-04-17 業界 Eli

    北京極簡: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的互聯網醫療探索與憧憬-智醫療網

    “我們即將在陜西省富平落地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牌照也將在4月份拿到。”在小米產業園里,儒雅的褚鵬平靜地告訴健康界,鏡片后閃爍著憧憬的目光。

    北京極簡: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的互聯網醫療探索與憧憬-智醫療網

    北京極簡總裁褚鵬

    從2012年扎入老人手機和老人健康服務領域,到先后獲得雷軍的天使輪投資、徐小平的A輪融資和湯臣倍健的B輪融資后,最終,北京極簡時代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極簡)定位于互聯網醫院,于2016年正式進入互聯網醫療領域,并聚焦于患者的院后管理

    褚鵬,北京極簡總裁,此前的他在跨國制藥巨頭公司輝瑞和諾華的銷售和市場部門任職10余年,對醫療行業有著深刻的認識。

    進軍互聯網醫療 系小米生態鏈企業

    健康界了解到,北京極簡創辦于2012年,為小米生態鏈企業。在小米生態圈中,屬于唯一一家扎根老人相關產品和醫療服務領域的企業。這意味著,從BAT到京東,在經歷過互聯網醫療熱潮之后,小米生態鏈也開始布局醫療健康服務領域,并最終選擇以互聯網醫院的方式落地。

    在政策和互聯網的雙重驅動下,近幾年,互聯網醫療發展步入快車道。其中,互聯網醫院是典型代表。烏鎮互聯網醫院、銀川互聯網醫院、廣東省二院互聯網醫院、貴陽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在中國已呈遍地開花之勢。

    遍地開花的背后,既有資本的推波助瀾,也有醫院對改善醫療服務體驗、提升效率的內在訴求。不過,目前來看,互聯網醫院所涉及到的業務不管是咨詢、問診,還是診療、支付、藥品快遞,玩法好像大同小異。

    褚鵬思考,用另一種形式來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院,有沒有可能?

    作為雷軍支持下成立的一家企業,北京極簡肩負著小米生態鏈探路互聯網醫療的重任。在褚鵬心里,答案逐漸清晰——用互聯網醫院模式聚焦患者院后管理。

    落地互聯網醫院

    經歷過2016年互聯網醫院元年,市場上相同或類似的互聯網醫院模式,已很難再吊起眾人的“胃口”。

    這一點,褚鵬早已意識到。為此,北京極簡選擇以互聯網醫院的方式聚焦患者院后管理。

    他介紹,在中國,患者出院之后,基本上就與醫院脫節,處于“放羊”狀態,難以獲得持續的院后康復、管理等服務,患者院后管理業務當前依然處于醫院經營的空白領域。“不管是互聯網醫療還是互聯網醫院,其主體永遠都是醫院,因此醫醫互聯網醫院的業務主要是to B端,幫助科室管理出院后的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慢病患者。”基于十幾年的藥企工作經驗,褚鵬堅信互聯網醫療必須圍繞公立醫院進行。

    健康界了解到,醫醫互聯網醫院主要跟線下的各級實體醫院進行合作,幫助實體醫院由被動地等待患者就診,患者出院則‘放羊’的模式,向‘互聯網+實體’的主動管理患者的運營模式轉變。用褚鵬的話說,就是“關注患者的院后管理,通過與醫院合作成立院后管理部,將診后和術后的患者管理起來,幫助其進行更高效的復查、用藥和康復指導等服務。”

    與互聯網巨頭搭建平臺圈流量的做法不同,富平醫醫互聯網醫院的做法是幫助醫生構建醫療朋友圈,基于診后熟人關系進行患者疾病管理,幫助醫生提高診療效率的同時提高患者的就醫體驗。

    褚鵬向健康界坦言,取名“醫醫互聯網醫院”正在于其“幫助醫生構建醫療朋友圈”的含義。

    事實上,不管是即將取得互聯網醫院牌照,還是將在富平落地互聯網醫院,在面對互聯網醫療時,褚鵬給出的定位很清晰:聚焦醫院的患者院后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模式并不是空中樓閣。褚鵬透露,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下稱阜外醫院)正在籌備成立院后管理部,并計劃與北京極簡合作,由北京極簡提供技術、前期的運作資金,阜外醫院提供醫生,提供場地,聚焦心血管病人的院后管理。

    4月1日,由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發起、由北京極簡贊助的“基于APP平臺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院后綜合管理模式的探索性研究”項目,入組全國20個三甲醫院的心內科病房,以真實世界研究的形式,探索院后患者管理的有效手段。這標志著醫醫互聯網醫院主打患者院后管理的模式開始落地。

    主打患者院后管理

    互聯網醫療,細分領域很多,有在線問診、遠程會診、慢病管理……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北京極簡為何“鐘愛”患者院后管理?

    選擇患者院后管理,來源于褚鵬對醫療行業的認知。藥企十幾年的工作經歷,使他清晰地知道,中國醫生資源缺乏,其大部分時間都忙于院內的疾病診療和相關科研工作,在患者的院后管理上,很難再抽出時間。“患者管理,其實是醫生普遍認同的疾病治療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礙于繁重的院內診療工作,90%以上的醫生并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件事。”

    為此,北京極簡的互聯網醫療戰略是以互聯網醫院為“平臺”,以縣醫院為“中心”連接起醫聯體內部的上下級醫院,構建起“3+2+1”的分級診療遠程隨診體系。

    首先,患者一入院,科室將為其配發一臺下載有醫醫APP的小米手機,把患者從一入院就管理起來。在褚鵬看來,幫助科室管理起自己的患者,這與其他互聯網醫療企業做的患者管理不同,“這是基于熟人關系的診后和術后的醫患配對。”

    出院后,手機收回,科室的隨診團隊將醫醫APP導入患者手機,以天、周為單位,按照病種分類、圖文并茂地向患者推送文字版、語音版、視頻版的患教方案,動員患者關注自己的疾病,指導患者改變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康復效果。

    目前,北京極簡正在與各級醫院合作,幫助科室為患者進行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和腦卒中的患者院后管理。

    其次,利用醫醫健康手表和醫醫互聯網醫院的遠程問診系統對患者院后康復進行主動干預。“在患者管理中,單純的患者教育顯然不夠,還需要有醫生參與進來,對患者進行主動干預。”為此,北京極簡醫醫互聯網醫院應用遠程問診/會診系統,在院內構建隨診中心,并開發一款名為“醫醫健康手表”的患者管理終端產品,進行患者管理。利用該手表,醫生可以語音錄制聲頻信息,推送給患者;或直接電話或視頻連線患者,定時進行用藥提醒、健康指導、調研和復診提醒等,隨時對患者的院后康復進行主動干預。

    盡管在上述環節中,醫生在空余時間隨時都可以對患者管理進行干預。但作為醫療的核心,醫生在管理患者中的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調動醫生的積極性?

    最后,褚鵬選擇用院內隨診中心的方式應對。據了解,富平醫醫互聯網醫院與富平縣醫院合作成立院內隨診中心,不僅投放了篩查設備,還動員醫院配備了專業的患者管理隨診團隊,由隨診中心為患者建立動態的電子健康檔案,并進行用藥指導和疾病康復等服務。初診患者在隨診中心進行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腦血管各項危險因素的篩查,建立基線的電子健康檔案;隨診醫生根據患者的各項異常指標進行有針對性地院后管理服務,并通過復診篩查,建立動態的電子健康檔案。極簡提供患者管理工具,幫助醫生管理起自己的患者。患者自愿支付疾病管理的服務年費,醫生通過醫療服務實現陽光收入。

    “醫療既需要醫生院內的診斷、治療,也需要院后患者管理工具和體系的支持。”褚鵬強調,患者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在院內發生的,如何使其與復診和患者院后管理形成閉環,既是患者的需求,也是醫生的期望。

    不過,在他看來,“除核心的診療環節以外,其余的工作醫院完全可以采取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進行。”

    打造患者院后管理的“明星”醫生團隊

    欲知其道路,需先識其結構。

    一直扎根醫療領域,褚鵬深知醫生對于醫療意味著什么,因此一開始做互聯網醫院,北京極簡就瞄準打造醫生團隊。

    明確業務方向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在于,怎樣通過隨診中心的建設,引進和培養越來越多的醫生團隊。

    令褚鵬興奮的是,患者的院后管理,對于醫院來說,是一個空白市場。“盡管很多醫院在嘗試著往這塊做,但在醫療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單靠醫院的力量很難建設起來。”

    北京阜外醫院就是一個例子。據了解,阜外醫院一直在探索患者院后管理,但進展一直不大。吳永健教授坦言,醫院由于人手、醫生精力限制,在患者管理上很難再投入資金、人力。

    為此,北京極簡在隨診中心的基礎上,以科室為依托,動員科室建立患者院后管理醫生團隊,并免費提供患者管理終端產品。目前,北京極簡合作建設的醫生團隊已達6個,阜外醫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已部署應用極簡患者管理系統。未來,雙方還將合作成立患者院后管理部,聚焦院后服務。

    “像一個新的科室一樣。”褚鵬這樣評價患者院后管理部。截止目前,北京極簡的患者管理終端產品已經投放到一些醫聯體醫院進行試點。

    至此,北京極簡的核心業務擁有了“大專家+大平臺”的保駕護航。

    褚鵬透露,2017年北京極簡計劃打造10個患者管理的明星專家團隊,每個團隊每年管理起1000個患者,部署1000個患者管理終端產品。“當模式成熟后,我們將大范圍復制。”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