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Lnk 是硅谷的一家醫療創業公司,創始人李江博士是94 年公派到美國的留學生,在威斯康星讀了博士之后開始了自己的“硅谷之旅”。 98 年來到硅谷的他首先供職于AMD 和另外一家創業公司,兩年前他創辦了VivaLnk 。我們不久前拜訪了李博士,和他簡單聊了聊目前的數字醫療市場。
憶苦思甜的李博士跟虎嗅先是感嘆了一番如今到美國上學的中國人是越來越有錢、條件越來越好。之后他就拿著該公司的主要產品Fever Scout,和我們講起了“數字醫療”。數字醫療(Digital Health) 是一個很重要的創業方向,李博士的想法是,從前端開始做,也就是人體醫療數據的采集開始,之后再做數據的存儲、分析等等。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公司都在做可穿戴設備或者家用醫療設備,李博士認為,大部分產品一個共有的問題就是采集的數據并不能滿足臨床醫療要求的精準度級別。
于是VivaLnk 開發了一種名為“電子皮膚” (eSkin) 的柔性傳感器生產技術,采用這種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很薄的柔性電路,里面有線圈,可以附著在人體需要傳感器接觸的位置。“只有把傳感器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搜集到醫療精準度的數據,腕式設備達不到這些要求。”
“因為是要給醫生診斷用所以不能像玩具一樣,比如類似你今天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這種。”李博士在談到可穿戴設備(尤其是智能手表) 搜集的人體數據時這樣說,“醫生受到的訓練也是看專業數據。其他之外的數據對他們沒有太大的意義。現在絕大多數所謂的智能設備都達不到這個要求。其中一個很大問題,比如腕表這些設備,都是貼在手腕上的,這個傳感器的位置是有問題的。”
在李博士看來,是否具有臨床價值,才是智能醫療設備現在面臨的核心問題。“這些設備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采集來很多的數據,但是醫院里面都不知道怎么用。沒有臨床價值的數據對醫生來說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即便是最先進的Apple Watch 現在也不敢做醫療設備的FDA 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