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有關情況。
自從2015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啟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提出2015-2017年,利用三年時間,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明顯改善,社會滿意度明顯提高,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目標。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消息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平均達到38.6%,同比提高6.5%。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在優化服務流程方面,截至2016年底,1378家醫療機構提供移動支付結算方式,同比增加710余家;1445家三級醫院建立信息庫,為患者提供信息查詢和推送服務,同比增加200余家;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平均達到38.6%,同比提高6.5%,3329家醫療機構實現分時段預約診療,有效減少患者的候診時間。
在醫療質量改進方面,截至2016年底,7700余家醫療機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其中三級醫院1953家、二級醫院5792家,同比分別增加354家、1229家;所有三級醫院、6000余家二級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1507家三級醫院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臨床合理用藥指導。
在基層醫療創新服務模式方面,截至2016年底,396家醫療機構設置日間手術中心,同比增加近300家,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比例達11%;6800余家醫療機構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覆蓋了1330個縣。
各地方積極響應政策、落實
拿河南來說,2月4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獲悉,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河南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規劃》,河南將不斷完善健康服務體系,居民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
《規劃》指出,河南將持續開展衛生城鎮創建工作,到2020年,國家衛生城市比例提高到50%,國家衛生鄉鎮(縣城)比例提高到7%;省級衛生城市實現全覆蓋,省級及以上衛生縣城比例達到75%,省級及以上衛生鄉鎮比例達到15%。
另外,河南將積極探索將日間手術費用、特殊病種門診費用等納入醫保。全面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按服務單元等復合付費方式,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探索將日間手術費用、特殊病種門診費用和中醫優勢專科專病門診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在深圳,很多三級醫院認同日間手術中心對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醫療服務效率,控制醫療費用具有重要作用。專門開展了《三級醫院是否試行日間手術》的提案。據介紹,日間手術是一種按計劃住院、手術,并經過短暫的康復后于術后24小時內出院的手術模式,在國外起步早、患者接收程度高。
據提案表示,上海、江西、江蘇也已經推行了這種模式,在國內的實踐中,其優點可概況為“多、快、好、省”:床位資源有效利用、預約手術時間短、手術醫生資歷高、醫療費用減少。該提案建議,可試點推行三級醫院先行先試日間手術,“到2018年,至少3家三級醫院試點開展日間手術,初步建立日間手術組織管理模式,完善日間手術管理制度和診療標準體系。”
今年11項醫療服務中日間手術、遠程診斷依舊是重點
今年將在以城市三級醫院為重點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繼續貫徹落實“行動計劃”,并確定了11項重點工作,包括科學實施預約診療、合理調配醫療資源等。其中日間醫療服務被重點提到,加強日間手術精細化管理,探索開展其他日間醫療服務。
此前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在邊遠貧困地區鼓勵發展遠程醫療服務。通過這些手段,把醫療資源下沉,同時要形成一種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服務共同體。這是在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過程中推進的一個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
通過對口支援、對口幫扶、托管等等手段提升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大力培養全科醫生,解決基層首診的問題。
由此可見,今年將是發展基層醫療的最好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