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遠程會診和教學,服務提升零阻隔

    遠程會診和教學,服務提升零阻隔

    2017-01-04 資訊 Eli

    遠程會診和教學,服務提升零阻隔-智醫療網

    “主診醫師根據患者病情、需求向市中醫醫院提出會診申請,邀請多位不同專科專家進行會診、研判,然后依照專家提出的方案進行治療,解決了基層群眾就醫路途遠、等待時間長等問題。”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南宮山衛生院院長陳術建向記者描述了遠程會診的過程。

    架起遠程會診的橋梁

    之前,基層群眾遇到有疑難雜癥時,受鄉鎮衛生院醫技條件所限,大都要輾轉到縣、市醫院確診治療,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加重了患者的就醫負擔。

    2016年初,掛職安康市衛生計生局副局長的中組部博士團成員、中日友好醫院影像專家馬國林了解到秦巴山區安康所屬縣、鄉大都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大山之中,基層醫院和衛生院普遍缺少人員、技術和設備,群眾為了得到更好的醫療條件,經常是跑上百里的路到安康市中醫醫院求醫,給本來就不富裕的他們增加了看病負擔。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馬國林利用自己在中日友好醫院工作的有利條件,在多方奔走和各級領導大力支持下,中日友好醫院、北京301醫院等與安康市中醫醫院搭建起醫學影像遠程會診合作平臺。

    在此基礎上,市中醫醫院投資六百余萬元與大連心醫國際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區域遠程診療中心,為該院醫聯體內具有CR功能的60多家二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免費投放、安裝、調試了遠程診療設備。3月初,首批覆蓋18家基層醫療機構、一個“面對面”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投入運營,形成了24小時上可連接北京、上海、廣東、西安等大型醫院,下可連接鄉鎮衛生院的遠程診療技術支撐體系,使基層急危重癥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斷,基層群眾再也不用舍近求遠去大醫院了。

    南宮山鎮一位29歲的女患者叫彭友群,咳嗽一周后拍片檢查發現肺部有陰影,經過遠程會診專家確診為胸腺瘤,轉到西安唐都醫院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挽救了一條年輕的生命。

    醫保大力支持遠程會診

    遠程會診方便基層患者,但在運營中必然產生不小的費用,能否推廣使用和不增加患者負擔成為該系統提高使用率的關鍵。

    該市新農合管理辦公室于11月發出通知:凡該市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為住院患者提供的,經患方同意且符合診療原則的遠程會診項目,納入新農合基本補助范圍;經市衛生計生局、市物價局規定的交互式和非交互式遠程會診費用,新農合實行按比例納入住院補助范圍,再按現行政策和比例予以補助。其中交互式、非交互式會診費用最高分別不超過 960元/次、100元/次。

    安康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郭圣杰介紹,目前已有80余位市級專家通過會診、影像診斷等方式在基層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完成交互式會診403例,非交互式會診764例,有效地解決了鎮衛生院沒有影像診斷醫師,無法開展影像診斷的問題。而且,通過新農合大比例報銷,群眾看病負擔并沒有增加多少。

    “不出遠門就能看好病,新農合還能報銷,我們山里人真是趕上了好時代!”南宮山鎮65歲的主動脈結鈣化患者葉發蓮對這項“減負政策”充滿感激之情。

    基層業務技能得到提升

    對加入遠程診療平臺的基層醫院來說,通過利用遠程會診和遠程就診兩種渠道,得到上級醫院的技術扶持與幫助,既能提高醫院醫療安全質量、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又能充分利用上級優質資源,將絕大多數病人留在本地,促進了分級診療,也大大增加了病人對基層醫院的認同感。

    “偏遠山區基層醫院交通不便,學習成本大,遠程教學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馬國林說,一年來市中醫醫院先后舉辦了“北京友誼影像直通車暨影像技術基層培訓班”“安康市遠程醫療技術培訓班”等專題培訓,邀請11位北京、西安的專家到安康授課,全市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的600余名管理人員、醫務人員和影像專業醫技人員參加了培訓學習,有效地提高了基層醫務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

    8月下旬,馬國林和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田捷研究團隊工程師王超,利用遠程醫學平臺,在線為該市17家縣(區)醫院、中醫院、鎮衛生院100余名醫務人員進行了“肺結節診斷”教學,讓基層醫務人員足不出戶就學習了醫學前沿知識。

    漢陰縣中醫醫院等6家二級醫院通過遠程診療系統觀摩中日友好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劉國梁開展的遠程教學查房,醫生們體驗到國內知名專家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豐富的醫療經驗,對促進學科發展和醫療技術水平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