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又是“政績工程”?遠程醫療該怎么落地基層?

    又是“政績工程”?遠程醫療該怎么落地基層?

    2016-12-23 觀點 Eli

    又是“政績工程”?遠程醫療該怎么落地基層?-智醫療網

    2017年,貴州、湖南兩省有望實現遠程醫療,進而推進分級診療的實行。

    只有在保障真正利民惠民、保證設備技術支持,做好多方工作的前提下,基層群眾才能不出家門就能通過遠程醫療享受上級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遠程醫療才不會成為鏡花水月,才能真正實現其分級診療的目的。

    12月9日,在貴州舉行了“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健康醫療大數據政府決策支持與標準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全國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學術研討會”。會上貴州省衛計委副主任龔仲明介紹,目前貴州已有199家省、市、縣公立醫院聯通遠程醫療網絡系統。

    遠程醫療逐漸在各省展開

    據介紹,截止到今年11月30日,貴州全省縣級以上公立醫院通過統一的遠程醫療服務管理平臺,累計提交開展會診6774例,會診完成率73.46%,日均完成62.2例,該數據是2015年度全省遠程會診總量的兩倍。在此期間,貴州省省級醫院與301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國家級醫院開展了遠程會診。

    2017年,貴州省將以遠程醫療為突破口,實現預約掛號、電子病歷、居民健康檔案等業務系統互聯互通,通過與心電、病理和檢驗等數據進行交換,有效提升各級醫療機構的臨床信息共享和服務能力。不僅是貴州省,湖南省同樣計劃在2017年實現遠程醫療。遠程醫療對湖南的農民而言,意味著可以不再舟車勞頓到大城市醫院排號看病,在鄉鎮衛生院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提供的遠程DR、CT、遠程心電、遠程B超、遠程單科室會診、遠程綜合會診等項服務。

    我們國家醫療機構進行的遠程醫療服務基本分為兩類,醫院之間進行的2B服務,以及醫院直接面向患者的2C服務。實際上,2B的第一類遠程醫療服務,主要是知名或水平較高的三甲醫院,定向幫扶醫療資源薄弱的縣區或地市級醫院的形式,即“上對下”為主。這種模式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存在,如解放軍總醫院1997年就成立遠程醫學中心,中日友好醫院于1998年成立遠程醫學中心等。

    2C的第二類遠程醫療服務,在我國還不普遍。在這方面最早有所嘗試的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于2014年10月正式上線所謂全國第一類“網絡醫院”。此后,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也于2015年10月份正式運行“網絡醫院”。至此,國內提供2C的第二類遠程醫療服務的醫院就這兩家

    遠程醫療對于基層醫療機構和貧困地區的群眾來說,能夠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它打破了醫生與患者以及醫療信息、資源等空間的局限,對于醫療水平有明顯區域差別的我國而言非常值得探索和推進。

    不要讓遠程醫療成鏡花水月

    遠程醫療的目的是分級診療,也就是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政府推進分級診療,希望就診人群回到基層。但是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而遠程醫療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模式,是對分級診療之后,三甲醫院釋放出的患者群的一種資源再組合。

    遠程醫療實現的真正難點也在于此。基層醫療機構對遠程醫療往往只有政策上的任務需求,而大部分情況下,企業都是采用純銷售的模式,將產品賣給醫院。醫院拿到產品后,任務就基本完成了,驗收之后,難有意愿去繼續使用,久而久之也就形同虛設。

    另一方面,目前中國農村的大多數青壯年均外出務工,在村子里“留守”的人群多為老人和兒童,“遠程醫療”的概念如何讓這些留守且最有醫療需求的人群所認識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此前鄉鎮衛生院的功能定位一般是基本醫療服務,除中毒、外傷等做緊急救治外,如有其他疾病、疑難雜癥等,人們并不會去就診。如果基層人群對鄉鎮衛生院的功能認知仍停留在以前的狀態,那么遠程醫療的開展就失去了意義。

    因此,鄉鎮衛生院從院長到醫務人員,都要知曉遠程醫療的專業內涵和運行模式,并積極主動地宣傳遠程醫療服務,讓所在地的群眾能對遠程醫療有全面的認識,能認識到遠程醫療的便利與好處,從而提高鄉鎮衛生院的就診率。與此同時,也能更快地積累基層醫院遠程醫療經驗,迅速提升縣鄉村的整體醫療水平。

    同時,基層遠程醫療不能做成走過場的“政績工程”,要實打實地將其與城市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的相關制度政策配套,還要納入醫院管理工作及醫護人員職稱晉升的考核內容。遠程醫療對緩解基層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現實難題有推動作用,應將其會診費納入新農合等醫保報銷范圍。只有在保障真正利民惠民、保證設備技術支持,做好多方工作的前提下,基層群眾才能不出家門就能通過遠程醫療享受上級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遠程醫療才不會成為鏡花水月,才能真正實現其分級診療的目的。

    來源:界面新聞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