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2016第六屆移動醫療產業大會直播 > 北京兒童醫院徐新:互聯網+下的非急診全預約

    北京兒童醫院徐新:互聯網+下的非急診全預約

     

    14日上午,互聯網+醫療健康峰會順利進行,北京兒童醫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新以《互聯網+下的非急診全預約》為主題,做了精彩的演講。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北京兒童醫院徐新:互聯網+下的非急診全預約-智醫療網

    大家上午好!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們實際做的工作。

    探討一下醫院在做信息化建設的時候,基本上會遇到的問題,我今天跟各位分享這個小故事大概是從這幾方面展開。

    去年的6月18號,我們醫院開展了非急診全面預約的活動。去年12月份在我們醫院開展了100多家三級醫院和主管部門的會議。

    這是我們醫院的簡單概況,目前兒科界的三位院士都是從我們醫院出來的,左上角這張圖是醫院排隊的情況,從整個醫院的門診樓門口,一直排到二環上。下面這些是排第二天號的情況,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家長在那打地鋪,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

    這是我們院面臨巨大的壓力,一個是門診量,另外一個是患兒嘛,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同時還面臨巨大的社會影響,大家都知道在北京敏感的時期比較多的。

    鑒于這些情況,我們在6月18號開展了非急診全預約的活動,下面我把這些細節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通過這個小故事能給在座醫院的同仁們一些拓展。

    這是號源分配的基本原則,比如說泌外、神內,醫院為什么會排隊呢?一個或者兩個專家號,會引來一兩百人排這一個號,這樣就造成了排隊的情況。所以,通過把所有號放到預約平臺上之后,患兒或者患兒家長,他通過預約平臺就能看到這個號已經沒有了還是在。

    我們在這件事情之后做了一些其它嘗試,這是我們的一些預約方式,除了這兩者之外增加了APP和微信,還有自助機具新的渠道。開展這個工作的時候,實際對院內牽扯的方面是特別多的,這是我們在三個方面做的一些保證措施:技術層面、服務層面、宣傳層面。手機APP提供了技術的保障,家長可以隨時隨地掛號和掛住號源。這個APP,我們在一線直接面對家長也耽誤了很多天,要我們的渠道還是北京市居民,對這個東西的接受程度還是比較強的。

    同時,對號販子問題也作出了一定限制,前段時間主管部門對醫院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因為很多患兒和新生兒,自助機現在大概有70多臺,分布在各個門診樓的區域,這70多臺機器是窗口的延伸,這樣就可以把患者大大的分流。原來在窗口排隊的人,有了特別明顯的下降效果。

    很多醫院也有APP和自助機具,我們推廣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尤其前期引導家長做這件事情方面,醫院也下了很大的力氣。除了我們招聘志愿者和相應的咨詢人員之外,行政科室集中時間進行培訓,后期我們看家長都能自動的完成這件事情。號源設置機制為患兒就診提供了便利,比如今天上午談了某一科室特級專家的號,如果這個專家沒來必須要安排同級專家來頂上。

    這是實施以后的效果圖,藍色的線是原來窗口掛號的數據分析,這些人最終在醫院體現的是排隊現象。這是推行這個措施之后預約情況的變化,效果還是特別明顯的。這里再多說一句,就診一卡通預交金存款人次大幅上升,增長了133%。這是24小時掛號的情況,原來每天早上開始掛號,會發現排隊的情況基本就是這樣的現象。推出了非急診全預約之后,預約掛號的渠道多了。

    這是一個比較直觀的圖,這是實施之前的,這是實施之后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這是我們開展非急診全預約之后做的一些調研,實際訪談這些患者,最后患者給出的反饋還是比較正面的。

    這是下一步的計劃,從我們醫院信息主導部門的角度來講,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國家層面、醫院層面,對這個事情的方向大家還是一致的,可能從醫院來講有些標準化的工作,從廠商來講有呵奪新的技術。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有個時間點,這三方會實現完美的對接,就是咱們的技術方廠商,咱們的監管部門,還有醫院,會有一個時間點實現,希望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些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