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互聯網+醫療健康峰會順利進行,此論壇由移動健康研究院副秘書長王丹主持,阿里健康副總裁倪劍文以《互聯網+醫療助力醫改與創新》為主題,做了精彩的演講。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很高興收到大會邀請參加這個會,昨天到北京,沒想到今天第一個來講。
對于互聯網+醫療這個話題,熱熱鬧鬧了差不多兩年,從2014年開始,去年算比較火熱一點,今年大家都已經有這樣的體會,得沉下心來,做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不能再玩兒概念了。阿里健康在去年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也有幸參與了整個健康醫療的試水、布局。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阿里健康對于醫療的一些設想。
醫療健康是阿里集團確定下來的2H中的一個,所以一定是整個阿里巴巴集團未來很關注、集中火力要做的一個領域。希望把中國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以解決,同時用技術手段拓展商業邊界。當然,現在醫療領域是不是能夠真正商業化,還需要我們這批人,以及下批人、下下批人,共同努力的事情。集團在健康產業上的布局,還是依托于阿里云為核心基礎,然后在這上面長出各種不同的板塊。其中,主要的包括阿里健康、螞蟻金服、天貓藥管,以及其它相關的業務。核心點在基于阿里云上面建設。
我相信,在座各位或多或少也會接觸到阿里云的一些業務人員。他們主要還是希望通過和各位數據上云的建設過程中,尤其是政府機關或者醫療機構數據系統的建設,能夠提供釋放云計算、大數據的能力。在這上面,我們的兄弟單位螞蟻金服的支付寶醫療,也在這個領域里面把未來醫院扎扎實實做了兩年,還在努力往前推進當中。我昨天也跟他們一起在武漢,向湖北省衛計委領導匯報,他們也提出,到目前為止,醫院目前已經有400多家,但他們的目標是要達到800家。同時,在醫保支付改革當中,螞蟻金服/支付寶也會有比較大的進展,我們也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動作。
阿里健康作為阿里集團在健康領域的旗艦品牌,目前今年4月份正式把天貓藥管拿到這邊,完成了阿里對醫療健康的布局和重構。所以,這樣阿里健康是作為醫療健康的旗艦品牌來做這個業務。
我們可以看到三塊:醫療電商(B2C和O2O藥品電商平臺)、醫療服務(云上醫院)、會員服務。
云上醫院是什么?基于實體的醫療機構,通過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打造區域一體化的醫療生態系統。這里面有幾個關健詞的解讀:為醫院和醫生搭建有序協同、資源共享的網絡。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個性化的醫療服務。
我們希望通過數據的打通,能夠實現整個區域一體化的生態系統。所以,這個區域到底多大,取決于我們鏈接的廣度和深度。假如能夠鏈接完畢,最理想的狀況是全國一盤棋大的生態系統。當然,這個目標肯定會漫漫長路整個行業得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這樣的互聯互通。
這里面有幾個特點:1、實地起飛,基于實體醫療機構。2、有序協同一體化的醫療生態。3、高效便捷個性化的服務。這是我們歸納出云上醫院的幾個特點。
這是整個云上醫院的架構示意圖,我相信,沒那么簡單,這中間要鏈接的元素和部件可能有無數個,不是這么簡單、有序、符合邏輯的示意圖而已。這個鏈接的過程中,一定會很復雜。這里面,很重要的是跨區域。我想,在座很多做HRG的同道們也有這樣的體會,縣平臺相對容易能做,省平臺還沒有成功,國家平臺還是“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呢。所以,這樣一個生態系統,能做多大、能做多深,還是一個有待摸索的問題。
通過和支付寶的合作,因為剛才也提到了,我們是依托于線下的實體醫療機構,這樣的話,和支付寶的線下醫療機構業務協同,我們能夠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生態圈。同時,我們入股了萬通醫療下面的萬里云,萬里云主要是建設云端的醫學影像診斷,以及傳輸的平臺。所以,我們通過入股萬里云、萬通醫療的影像機器,以及影像系統的鏈接,實現區域影像平臺的建設。這部分工作,就由萬里云來完成。同時,心血管的網絡云平臺我們也正在努力搭建當中。也會和一些區域綜合平臺,所謂的遠程醫療平臺進行相應的合作。所以,這里面大家也可以體會到,我們除了在做面以外,我們在一點點做深,通過一些專業的技術服務、內容,一點點把這些醫療服務串起來,而不僅僅是通過阿里互聯網面向C端,我們前面所介紹的這些,都是介乎于B端服務供應的建設。
遠程問診,也是我們比較關注和推動的,我相信各位都對我們阿里健康所推出的網絡醫院有比較濃厚的興趣,而且新聞報道也蠻多的。這里,作為網絡醫院的一個建設者之一,我在這里跟大家分享幾個心得體會:核心點是通過遠程的問診,和建立患者與醫生之間的直接問診通路。這個問診通路,我們突破了在線咨詢,直接做到了在線診療。不再通過中間有一個醫療機構作為中介,而是把大醫院的線上醫療服務能力與C端消費者進行直接的鏈接。鏈接完以后,當醫生做出診斷、開出處方以后,后續的電子處方流轉,到天貓藥管,以及相應的商業流通合作伙伴,完成整個閉環。
這應該是過去兩年整個移動醫療比較大的突破,我們有幸在去年把這件事情做成了。大家可能也關注到了,今年互聯網醫院紛紛成立,都盯著這塊。但是,今年我看到和關注到的都是公立的醫療機構有這個動力做這個事情。但是,作為為數不多的由互聯網公司主導的網絡醫院模式,我們有幸做了第一批洞察,而且我們都有蠻多的涉及。所以,這個閉環可以說基本上完成了。
我昨天在武漢,因為大家也知道,我們第一家醫院是湖北武漢的中心醫院,作為湖北省排名前五的一家大型三甲醫院,昨天我看楊院長也在這個會上面,我們也在申報湖北互聯網醫院。其實,給不給這個名分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已經遠遠走到前面去了。
另外,電子處方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阿里健康第一個動作就是電子處方流轉這件事情。當時我們的體會是,我們去要,我們去討,我們求著院長給我們。現在,一旦這個平臺搭建完畢以后,醫療機構入駐到我們這邊,我們其實不再需要這個動作了,而是醫院已經開放到了,這張電子處方他已經不要了,他就直截了當的給了我們。
周二我去湖北農村看,我們這個網絡醫院延伸到農村的服務業態。我們現在在整個湖北省,通過農村淘寶的點,我們已經把網絡醫院的服務業態送到農村去了。農村為什么需要網絡醫院?我覺得,農村人可能比城里人更需要網絡醫院。因為,村醫的服務水平在下降,這是個不爭的事實,而且按照現在村醫的規劃,村醫看病的水準基本上都是非注冊職業的“赤腳醫生”,同時沒有藥品的供應,最大的狀況我相信大家不能想象,是打點滴。所以,村民對大醫院的需求很迫切,村民也不像我們以前想象的連病都看不起。
通過這樣在線問診的形式,從村就把大醫院的服務享受了。同時,再配合我們醫藥電商的布局,我們可以以包郵的形式,不增加村民任何負擔的形式,把村民需要的藥,從城里面送到村,這是個非常具有突破性的物流體系,現在幾乎沒有其它機構能做到把藥送到村,而我們是通過菜鳥物流,通過我們商業合作伙伴的努力,接到這些城市,把藥也送到了村。這樣對整個農村醫療的改革,我們認為是蠻大的突破。當然,現在還是一個雛形,我陪領導看了以后都覺得,這樣有創新意義的新生事物,值得鼓勵培養,我們也爭取多向政府要點資源,我們也提出能不能把新農合向這樣的網絡醫院開放,更好的突破互聯網醫療曲高和寡的局面。
這是武漢中心網絡醫院的示意圖,大家也可以關注到,4月11號我們在武漢中心醫院之外,我們把和睦家也搬上去了。所以,和睦家的網絡醫院也在阿里網絡醫院平臺上開放了。我們有一家公立的醫院,有一家最著名的民營醫院,整個網絡醫院的雛形就出現了。
這是武漢中心醫院的網絡診室圖,昨天也在跟武漢中心醫院院長溝通,準備加大投入,在現在的科室基礎上,擴大診區的面積。
這是整個看病的流程,這是村淘寶點的示意圖,現在在湖北省大概布下去了幾百個點。
同時,雖然網絡醫院我們有信心突破,但我們還得必須照顧到那么多的線下醫療機構,還得依托線下醫療機構來做相應的事情。大家可能關注到,阿里健康上是有這樣的號源提供的,這個沒辦法,我們到現在也不太想做號源業務,尤其兩三月份政策的影響,其實對我們沖擊也蠻大的,其是我們也很困惑。今天下午我會接待國家衛計委的領導,我會強烈反映,其實不管是掛號還是加號,說白了還是用互聯網平臺能夠讓醫患供需更加透明和直接。
所以,政策進行什么樣的變化和調整,我覺得我們作為商業企業一定是會配合的。即使像北京這樣,全面取消加號,全面推行預約制下的掛號。其實,我們從阿里健康這樣一個大的互聯網平臺角度,我們也愿意做好這樣的事情,我們也愿意把北京的號源向手淘、支付寶、阿里上的互聯網認親進行開放,我們作為通道之一,我覺得完全可以實現。當然,這個過程當中,雖然是很淺層的數據,只知道他是誰,通過淘寶會員與我們看到的醫院和科室進行相應的匹配。這個數據雖然淺,但對我們來說也是這樣健康數據的起步。
當云說醫院一旦達成,一定會實現上面大醫院和小醫院的整合,未來希望能夠實現分級診療,分級診療究竟是什么?究竟是按照我們所設想的,先看小醫院,再看中醫院,最后看大醫院,還是大醫院首診,然后復診到小醫院?這個模式究竟是什么?我現在也不敢說哪個模式一定OK。但是我們相信一點,基于信息上的信息共享,這才能真正高效和有序的分級診療。大家關注阿里健康APP的話,我們在上面也推出了家庭醫生服務,我們希望通過幫助社區醫生提升社區醫生的工作能力的角度,來協同實現家庭醫生的制度落實。
我們也知道,中國的家庭醫生缺口很大,全科醫生完全不夠用,那么能不能用互聯網工具和手段,來提升家庭全科醫生的服務能力,真正做到每個家庭有自己的家庭醫生愿景,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上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阿里健康,在醫療當中的摸索和布局,也希望能夠達到主持人的要求,假如大家有任何問題,會下找我溝通。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