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智慧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健康中國計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16年4月13日—14日,由健康報社、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智醫療聯合主辦的“第六屆移動醫療產業大會暨第四屆智慧醫療健康峰會”,在北京正式召開。會議以“智慧醫療的進化與蝶變”為主題,與會專家針對智慧醫療、移動醫療、分級診療、互聯網+醫療等議題展開精彩演講和討論。1000余位醫院、企業、科研機構、投融資行業精英參加了會議。
13日下午,互聯網+醫生品牌論壇順利進行,此論壇由今日頭條主持,火箭軍區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韓冰以《我的科普八股文》為主題,做了精彩的演講。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各位老師好,我和剛才發言的支主任是一樣的,都是研究肺癌的,在肺癌領域可以說是跟支教授一起學習過來的,可以說支主任在這方面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我今天是作為學生來學習的,通過前幾位老師講的我的我作為一個學生默默做到了,我想通過我的PPT可以做一個總結。
我的發言有4個部分,
第一個,醫生能在互聯網上做什么?
第二個,我為什么要做客戶?
第三個,什么是客戶?
第四個,我的科普八股文。
首先在醫療網上能做什么,像剛才支教授講的,我們能做醫療活動嗎?我想標準答案非常簡單,不能。首先,我們所做的任何情況都要有法可依,醫療活動還是行政醫學,且不說多點職業,多點職業問題,在2009年,我們國家就以法文的形式提出來了,一直到現在我們還在說,到現在我們還沒有發現說國家層面上說互聯問醫療怎么辦,我們以一個什么樣的標準去辦,辦成什么樣,才是真正的醫療互聯網+。所以我想互聯網上的醫療活動可能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
除此之外,我想醫療后動有他獨特的特點,一是診斷的特殊性,醫療必須要面對面地里做診斷,我們西醫講的望觸叩聽,中醫講的望聞問切,沒有真實地去感觸一些信息很有可能會被遺漏掉,這不是我們所說的靠譜的醫療。
第二點,不同醫生的差異性,我們知道對于某一個患者來,不同的醫生會有不同的診斷,對我們專業最普遍來說,三期肺癌,在座的各位有多少是醫生,能舉一下手,基本沒有。三期肺癌是我們在本專業里分歧最大的,有的病人可以先做化療再做手術,有的病人可以先做放療,有的病人可以兩者結合,還有的病人可以直接做手術。但是如果對于一個病人來講,他看了一個醫生,很有可能跟他說,你先做化療,有的可能就說你先做手術。這樣的話,互聯網同樣出現這樣問題,聲音不一樣,不能給患者一個確切的依據。
下面一個,治療的局限性,我們知道醫療一定要考慮只要的范圍,你診斷了一定要治療,所以要醫護技要進行整體的活動,所以我的單純靠網上的醫生來做互聯網的項目,必然要有落地的項目。
我們可以做科普,對于醫生來講,他有沒有其他的技能,即使我們上學的時候學的很多,但是掌握的只跟醫療相關,我覺得APP只是現在也是一個咨詢科普的功能,沒有治療的功能。
為什么要做科普,剛才王老師講到了醫患矛盾,我們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確實有的醫生能忙死,有的閑死,有的醫生很少有時間跟患者做面對面的交流。我給大家總結一下,一個醫生一天大部分在做哪些工作。
早晨正式交班以前要看患者前一天的數據,然后要查房看患者有什么不適應,第三,向上級大夫回報分管病人的情況。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們是分級診療,一個病人至少有三個項目。第四,根據患者的陣型變化,調整醫囑,并告訴患者本人和親屬,這個是一個交流的過程。第五,病情復雜的患者,要書寫院內會診單。第六,給新入院的患者開檢查單和申請單。第七提交當日、或者是明日出院患者的病例。第八,安排第二天手術各項事業,簽署執行同意書、輸血同意書、遞交手術通知單,這個事兒都見過,都要以一線的醫生來干。第九,參加手術,第十,手術完了以后,你得送回來,跟患者家屬交代,手術以后,你需要護理的重點是什么,手術以后,需要觀察什么指標看哪些問題。第十一,書寫手術記錄,并下達手術醫囑,不可能做完手術就不管了。第十二,察看你所以管的病人,當日返還的一些化驗單還有會診結果。然后將這些結果上報給你的上級代表,如果有需要的話,還要再進行會診。
第十四,根據上級醫師的指示調整醫囑。十五,給既往手術的患者換藥,十六,每天都要寫醫療文書,不管你管了幾個病人,這些特殊檢查需要醫護人員陪同,就是我們有一些高危的病人,要陪著去。十八,下班前要查房,要了解各患者一天的病情變化,十九,根據病情下達第二天清晨需要執行的醫囑。就是第二天要干什么,你得做出準備來,即使這樣,走以前還要跟值班的醫生交代一句,我那的病人怎么著有什么問題怎么來處理。
所以對于一個病人來講,一個外科大夫要干這么多事兒,如果他要管5個病人,他要干的事更多,雖然不是每一個病人每天都要換藥,但是大部分的工作還是要做的。
專業知識掌握的不對等,特別是我們外科病人來講,已經給他診斷為中晚期肺癌了,沒必要做手術,有的家屬就說為什么不給我做手術,如果一些知識他不掌握,他就覺得你能力不行,還要找別人。所以這些東西如果不達到人人都普及的話,很多情況下的醫患之間的交流是有問題的。
過高的期望值,很多患者認為,醫生就是偏見,我花錢治病,你就得給我看病。我在住院一的時候,有一個患者從老家來找主任看病,主任看完了以后讓我給他開住院單,主任就走了,走了以后,我就給他開住院單,病人家屬就說我終于找到大專家了,花多少錢都行,一定要把病治好。我說雖然主任說可以收你,但是主任的水平我知道,不一定把你的事兒都做好。就是說期望過高,也會產生醫患糾紛,因為他對醫療本身的不會了解。
還有就是特別對于腫瘤患者來講,因為我們從來都科普一個問題,一個正常的腫瘤細胞,長到肉眼能看到,需要的時間大概是5、6年。你得了這個東西用了5、6年的時間,我們做行政醫學,我們做精準醫學,我經常給他打比方說,我們有很多藥,我們不愁藥,我們外科大夫就是做手術的,我為什么不給你做,因為我還沒弄明白,我不能給你做手術。有的可能你不是腫瘤,你就白切了。
還有就是更多的專業醫療處理技術,像剛才各位老師說的一樣,中國的醫療資源是不平等的,不平衡的,我們北上廣的老師掌握的醫療資訊和二三線城市的老師掌握的醫療咨詢絕對是不一樣的,這是現狀也是事實。所以我們需要向支教授,于教授這樣的大咖來定期以一種規范的形式來給講解。
據我了解,支教授一直在全國范圍內都在做肺癌知識的解讀,我也一直在學,大家這種形式,就是對我們全國肺癌患者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確確實實是有的病人從下面上來了以后,發現肺部有陰影就放療,都不確定是腫瘤。
第三點,什么是科普,我覺得什么是科普的問題要從兩點來說,第一是科學的科普,普及,我們和大家說的不能說是沒有依據,憑空想象的。
最近我在朋友圈看到這么兩個,大家也都看過,從疲勞到腫瘤只要4步,大家一看,我就覺得這個題目很吸引人,我點進去一看,他把容易疲勞,上班容易深攔腰,那這個標準一看,太容易得腫瘤了。再一個,低鈉鹽就是送明鹽,不知道大家現在了解這個偽裝命題每年。其實這是一個腎內科的大夫說的,網上只是斷章取義,他的病人全是腎衰竭的病人,里面鉀的成分相對會高一些。
腎功能出現問題,肯定是容易聚集身體里面鉀的,如果我寫了比較靠譜的內容,再起一個比較規矩的標題,說那些人應該篩查做腸鏡,其實這點很可悲。因為我們很多醫生都不知道哪些人需要篩查腸鏡。
如果你有痔瘡、便血超過45歲,你要做腸鏡的篩查,我們很多醫生都不知道,這只是其中一點。但是如果你起了這個標題有多少人能點進去看,寥寥無幾,這就是一個現狀,題目不吸引人。
第二,就是科學地普及,你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這個圖,是我在社區里做宣講用的圖片,他給我做的,我的題目是誰該篩查肺癌,下面有好多人都有,但是群體都是超過60多歲的人,但是這是我們作為肺癌科普人員的把向人群嗎?不是的,因為我們對于腫瘤來進,我們想越早的發現腫瘤,對于我們人體病人,受益越大。我們希望45歲、50歲的能夠接受這樣的理念。60、70歲其實對于我們來問題不大,意義一點都不大。
我的科普八股文,就是我在發現了這些問題了以后,從去年開始以后堅持新支教授說的一樣只在作肺癌的科普。
第一點,要寫科學的真相。對于一個老百姓來講,無非有這么幾點,第一個,我要花多少錢,第二,我得了什么病,第三能不能好。如果首先把前者的問題跟他說明白了,很多糾紛都可以避免的。
因為有一些人認為我們之間的經濟利益,永遠是擺在醫患之間關系的第一位,他就認為你是不是在騙我的錢,這些錢都哪去了?還有就是對于這個病人怎么去治療,通過什么方法,通過一個什么途徑來治療。但是需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真相就是最好的嗎?
我去年發表了一個文章,我寫的,得了肺癌能活多久,肺癌也分好與壞。這篇文章里,我想說的是肺癌的分不同的類型的肺癌,和不同病理的肺癌,影響患者的生存期。在這個里面我寫了一句話,就是沒有遠處轉移的小肺癌20%的左右的治愈率,但是如果出現遠程轉移,治療后兩年的生存率不足15%,5年的生活期會更低。因為在發表文章的時候,是4月26號,在第二天,我在我的辦公室里來了一個人,家屬,他咨詢他的丈夫的情況。他的丈夫確實是一個腫瘤晚期,上有老、下有小,下面有三個孩子,都是女孩,大的才上大三,小的上初中,男人對他們家非常重要,他一說生存期哭的和淚人一樣。他說如果把這些東西全都告訴他,全都說出來,因為在這個平臺是開放的,不僅有患者家屬,也有患者本人,我如果說生存率很低,不說為0,我說愿天下無疾。
因為剛才說到腫瘤免疫,腫瘤免疫其實這個東西作為一個臨床的醫生來講也很麻煩,要把他給大眾說明白也很麻煩。要做的一些打比方,用大家都比較了解的方式,飛虎隊、超人這些東西來給大家解決掉。還有形式的多樣化,我通過了很多種方法,嘗試了很多種法,比如說用宣傳的圖片來做肺癌篩查人群的科普,還做了一個小冊子。就像剛才支主任說的一樣,你這個病人到院了以后,應該做一些什么內容,就是我們專業叫做臨床目鏡,我想把臨床目鏡給他漫畫化。就是你進了醫院了以后,第一天該干什么,第二天該干嘛,這樣大家都互通有無,你也知道我,我也知道你。
第三個,就是有這種海報,通過已經時髦的電影得到年輕人都喜歡看。講肺癌治療也需要有規矩。所以形式有多種,但是對于個體里講,你可以去選擇到底適合什么樣的。我選今日頭條是以為我不像各位老師是所謂的大咖,我有什么品牌,這個平臺能幫你,幫作者去選擇,他所干興趣的人群,你不用去擔心我有多少粉絲,你要你的文章靠譜,你的內勤是經的住業內考量的,沒問題。機器自然而然就發出去,我在健康中國的平臺主要是以科普漫畫的形式做一些科普宣傳,包括我前面的所有的課,都是健康中國幫我做的。
標題的風騷,我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釣上大魚,剖開居然看到這個。我點進去一看,第一張釣上一條魚來,第二張把肚子剖開了,第三張里面拿出來一條小魚,文章最后說果真是大魚吃小魚,我特別想加他為好友,再刪了他。這個就是標題黨,純粹浪費我們流量。
我也做了一個風騷的標題,我說日久也生情,肺癌患者出院以后和醫生的嘉賓:那些事。就像剛才支教授講的出院以后隨訪的問題,這些東西是我們大數據也好,是關于患者術后生存期最主要的東西。我們需要做隨訪,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第六,要傳播正能量,前一段時間兒童疫苗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大家網上都在說,出現疫苗了以后會不會出現問題,我們怎么去告他,我們怎么樣來補償。但是我們的團隊寫的一個,關于兒童疫苗的接種看世界衛生組織如何做。就是說當時我們選擇的方向是不要制造恐慌,因為我們的平臺面對大眾是不了解的,你說什么就是什么。這篇文章達到了百萬閱讀量。
第七點,真實的存在,就像剛才老師說的一樣,有互動,因為互聯網上的東西大家很容易說,這是不是他,就是信任的問題。于鶯老師也講到了,我拿幾個例子來給大家看一眼,我也經常在這上面借助患者提問給他們回答,回答一些問題,也是科普一些知識。但是,確確實實也有人會噴你,比如說這個人說你就是在做廣告,因為當時我做的是什么?是一個關于肺癌多學科診療的課,他說你是在做廣告,我可以反駁他,我不做廣告知道的人會更少,但是我會對廣告內容負責任,我所寫的東西絕絕對對是一個醫生寫出來的正兒八經的東西。剛才這個我還有力氣去反駁他,但是這個人說,醫生都是騙人的,騙子,騙子都是醫生。我就沒有力量去反駁他了。我不知道說什么了,但是也有人幫我,他說其實罵醫生的都是因為他心里變態。我感覺這個人特別好,利馬找到知音了,也回復他了,謝謝,特別感謝。
包括這個,大家不要罵了,頭一次看見小編自己回復帖子,給你一個贊。感激涕零握住這位大哥的手,謝謝。其實這些東西都是什么?有正兒八經的醫生在這說話,做正規的科普,我更多的情況下是和大家說一些,扯一些比較逗逼的事情。這個文章我說的是抽煙和肺癌的關系。有網友說下午連續三根壓壓驚,我說且抽且珍惜,還有一個更不靠譜,他讓我寫一點關于煙民怎么預防肺癌。
我說你還不如直接就戒了煙呢,也有加油,給我支持的。正是因為這些支持的聲音都存在我身邊,所以我在堅持,一直在寫關于肺癌的科普,寫了一年。但是,碰見了一些問題,作為一個醫生,涉及到晉升,涉及到科研,涉及到醫療,我有多少時間能夠來寫這個科普?我能來堅持,把這件事做下去,我的激情能夠燃燒多久?當我發現我自己孤掌難鳴的時候,就像主持人介紹的一樣,我通過這段時間的科普和普及,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后來我們提出了這么一個口號,全科健康大普及,十句一語破天機,成立了一個一語破天機的團隊。我們一起來做全科醫學的科普。我一個人能量有限,但是,我可以有很多人,現在我們團隊大概有30多位年輕的醫生來致力于這種醫學知識的科普。
這個是我在頭條號上后臺的數據,我們團隊成立了大概4個月的時間,已經點擊率超過1100萬了,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訂閱我的用戶并不多,才7000多,但是我們能夠完成1100萬的點擊率。1100萬的人能夠從中受用,為什么,得益于今日頭條這種推送的方式。
后來,大家不知道認識不認識于主任的片子里面講到了,這是誰?對營養師顧用一,這個是李志中,他們也是以團隊的形式在做科普,因為畢竟用一個人的力量來做全科的科普,我覺得這是不實際的,也是不負責任的。科普不僅僅是照搬課本,也需要臨床經驗。
最后我要感謝一下健康中國,我在所有的醫療科普的內容里面,帶圖片的,帶漫畫的都是健康中國在幫我做的,惟妙惟肖,能夠有很多患者接受這種情況。再有一個,感謝今日頭條,今日頭條是這么好的平臺,能夠把我們學生的文章給分發出去,讓更多的客戶、大眾受益,最后我要感謝一語破天機的團隊,一個人孤掌難鳴,只有通過大家一起干這件事,更多的有熱情,有責任,有意識的年輕醫生來科普,才能夠走得更長,走得更遠,感謝您,愿天下無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