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智慧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健康中國計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16年4月13日—14日,由健康報社、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智醫療聯合主辦的“第六屆移動醫療產業大會暨第四屆智慧醫療健康峰會”,在北京正式召開。會議以“智慧醫療的進化與蝶變”為主題,與會專家針對智慧醫療、移動醫療、分級診療、互聯網+醫療等議題展開精彩演講和討論。1000余位醫院、企業、科研機構、投融資行業精英參加了會議。
13日下午,移動醫療創新論壇順利進行,此論壇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院管理處處長王海濤主持,邁外迪佑康網絡科技公司CEO夏華劍以《佑康無線助力“醫院+互聯網”》為主題,做了精彩的演講。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在選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特別想寫一個題目,想了半天我說寫什么呢?看到這樣一個朋友圈,點開全文是這樣的,所以我想還是寫點實在的,因為確實從2014-2015年以來,圍繞著互聯網+,各種概念確實太多了。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未來醫院等等提法,我們也在思考,到底我們能為我們國家的醫療衛生前景發展做什么,所以我想今天借這個機會,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自己也是醫學生,以前是學醫的,現在干的是一個互聯網醫療的事情。“兩會”期間我看到對陳院長的采訪,我自己內心有很多共鳴的地方。我覺得,確確實實,互聯網也好,或者移動醫療的技術手段,只能說它目前從多種方面可以就診,包括疾病管理,很多方面,為現有疾病診療方式提供了支持。
我今天講這些是什么意思呢?因為我們也經常參加一些移動醫療的會議,很多人會糾結,很多互聯網人說醫療行業怎么那么難改變,或者討論到底是互聯網+醫療,還是醫療+互聯網,但我們看醫療這件事情,包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提到積極開展互聯網在線健康咨詢、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等便捷服務。也提到了加強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資源整合,包括促進移動、遠程醫療的發展。
現階段,所有互聯網的技術和手段,更多的是對現有的醫療模式起到很好的提升效果,進一步完善它的支持。其實,我們自己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人來說,我們自己也會討論,為什么在我們國家這兩個領域教育和醫療的改革特別難搞,誰都不滿意。
我自己也在想,在供給側,我認為在醫療領域永遠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好醫生就這么多,另外在需求側來講,醫療和教育兩個方面我們都不愿意將就。所以,在供給側改革方面,醫療領域有這么一個現實的問題。比如傳統的工業領域,煤炭、石油這些供給側的改革,因為它已經供過于求了,而醫療領域最大的問題是供不應求。再加上無論是對孩子的教育還是身體的健康,都不愿意將就。所以,就聽到上午報告,北京的門診量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外地的患者。
這就造成什么呢?醫院是現有醫療模式不可替代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我們現階段更應該考慮的是醫院+互聯網,這應該是目前階段健康醫療領域最主要的方式。所以我們也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包括春雨、丁香,方方面面,希望能夠對現有的醫療模式進行一些補充。現階段,醫院仍然是不可替代最重要的環節。
我們看到,計虹主任介紹北醫三院的門診量16000人,什么概念?我們也注意到,我們國家這些大型的三甲醫院,我看沒有哪一個是在下降的,門診量和床位數會越來越多。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互聯網的無論是技術還是模式,更多的應該把這些用在醫院,看看互聯網的這些技術本身,能夠在原有傳統的醫院場景中,怎樣能夠提升服務的效率。
剛才,計主任也全景的展現了,互聯網在醫院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信息電子化系統。所有這些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其實剛剛計虹主任也提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為,在院內也是這樣,沒有WiFi,在院內移動醫療也移不動啊,不管是APP還是微信公眾號,很多去就診的群眾,年齡都會稍微偏大一點,并不像在座的都是年輕人,對移動包括對流量的使用都養成了習慣,他們對WiFi的需求是很旺盛的。
我們來看一看,在我們國家的醫院,在座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院長,差不多是這種情況,其實2013年之前幾乎我們所有的公眾醫院都是不向公眾免費提供WiFi服務的。據我們統計,僅僅實現了10%。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土豪,一會兒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報告。去年年底發布的中國移動數據流量發展走勢圖,即使現在4G已經在高速的發展,我國90%以上的智能手機還是高度依賴WiFi網絡的。在流量業務中,WiFi數據流量占了90%以上的份額。
我們看看國外的數據,英國電信的報告,他預測到2020年流量使用的增長。橙色的是蜂窩網絡,雖然也很快,但它和日益增長的移動數據數量和總需求量的敞口是非常大的,這個全球都是這樣,都需要布置在所有室內區域的WiFi,來把這個敞口填補起來。無論國外的研究還是國內的研究,在未來五年,全球對移動數據的消耗增長會達到8-10倍。未來,思科對未來五年WiFi熱點的數量預測,也會由目前的6000多萬,增長到4.3億左右。
大量WiFi數據的增長,主要在哪里呢?亞太地區,37%。這些報告,都統統表明什么呢?其實,WiFi目前仍然是承擔移動數據流量最主要的來源。所以,只要你進到一個固定空間當中,或者回到家里,WiFi仍然是最主要的基礎服務設施。
當然,剛剛計虹主任的報告中也提到,WiFi不僅僅是上網用的,很多人認為,WiFi就等于上互聯網了,但WiFi只是一個協議,只要遵循這個協議的設備都可以聯結在一起。所以,WiFi本身是機器對話,剛剛講到移動查房,當然那部分是移動內網的需求,但最普遍的,可穿戴的健康設備數據交互,實際上就是M2M。我們在辦公室里的無線打印,它也是基于WiFi M2M的。所以,WiFi不僅僅是上網,它同時是物聯網的基礎。
我們來看一個實際的例子,看一下WiFi的需求有多大。前天我截了一張后臺的圖,中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這是它在天河區的主院區的,一天的門診量大概在1萬左右。我們看看這個醫院WiFi使用量情況,當天的總用戶量是6255人,用戶平均在線時長3小時38分鐘左右。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上,這個規律應該是和醫院的活動完全呈正相關的。
所以,我上面不管是國內的現狀,包括國際的研究,以及真實的醫院場景案例告訴我們,其實這部分的需求真的是很大的。佑康的控股股東是上海邁外迪,邁外迪是全國最大的WiFi提供服務商,你們在機場、星巴克,WiFi都是由邁外迪提供的。
我們和系統集成商的區別是什么?我們并不像傳統的華為、思科單純的提供硬件解決方案,我們實際是對于WiFi和現有移動互聯整體的生態打通,把它更多的和應用層面考慮怎么結合起來,來構筑一個閉環,而去弱化整個的硬件閉環。
我們提供給醫院的WiFi有哪些特點呢?首先我們也會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同時對患者和醫生的網絡是雙系統設計的,同時我們也設計了一些創新的認證方式。而且這些網絡都是要符合公安審計要求的,這個我就不展開講了。當然,我們的網絡也會為移動醫療提供強大的行為管理和數據能力,包括它有個豐富的拓展空間。
佑康的無線網絡構架,在醫院場景下的AP一定要通過特殊設計,我重點介紹一下我們這樣一些創新認證的方式。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墻貼,提示大家這里有WiFi。佑康的設備是雙網的設計,醫生會選擇醫生的通道,患者會選擇患者的通道,是雙SSID無干擾的雙網設計。
我主要介紹一下這個認證特點,傳統方式都是選擇SSID然后輸入密碼。但現在由于有WiFi萬能鑰匙等等這樣一些共享類軟件的使用,非常不安全。我們是怎么認證的?我們把微信打通,通過微信一鍵連接,它會直接拉起你的微信,就完成了整個登錄的過程。而且,我想這個界面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每天都會打開幾十次,甚至上百次。也就是說,在你微信的首屏上會出現一條信息,點進去會把你帶進H5頁面,這樣就可以很方便的和這些平臺打通。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微信,中國微信的裝機量也只有6.7億左右,實際有超過一半的人是沒有微信的,沒有微信我們就用傳統的登錄認證方式完成。無論是哪種方式登錄,總之就是通過WiFi的雙入口,加上每個AP的精準標簽,因為我們每個無線AP都知道你是在皮膚科還是在婦產科,然后精準的把你帶進醫院互聯網平臺,甚至很多中老年人也很方便使用。
目前,有一些佑康無線已覆蓋醫院部分案例。
我就講到這里,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