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智慧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健康中國計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16年4月13日—14日,由健康報社、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智醫療聯合主辦的“第六屆移動醫療產業大會暨第四屆智慧醫療健康峰會”,在北京正式召開。會議以“智慧醫療的進化與蝶變”為主題,與會專家針對智慧醫療、移動醫療、分級診療、互聯網+醫療等議題展開精彩演講和討論。1000余位醫院、企業、科研機構、投融資行業精英參加了會議。
13日下午,移動醫療創新論壇順利進行,此論壇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院管理處處長王海濤主持,北大第三醫院信息中心主任計虹以《拓展移動應用??提升醫療服務》為主題,做了精彩的演講。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在座的專家、教授、同行們,大家下午好!的確,正如王處長說的,這個移動醫療會場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漲,坐無虛席。所以,我今天也與大家分享一個主題,作為醫院的一個代表,拓展移動應用,來提升醫療服務。
因為大家知道,目前國內的確是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作為大醫院,人滿為患,我們面臨的是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如何快速提高服務效率,是擺在大醫院面前的一個大的挑戰。移動技術出現以后,我覺得它的最大的優勢是,打破了空間的局限,發揮空間的延伸性,可以延伸到床旁,甚至院外。為提升醫療效率和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今天,我想從以下幾方面與大家進行分享:建設的背景、發展建設方案、應用情況、移動醫療的安全性。
面臨的問題,我想醫療服務不用我多說,我們面臨的,包括醫生的、患者的、醫院的,有諸多的對醫療服務行業的需求。例如大醫院的患者,目前我們醫院日均16000人,對患者的掛號、等候住院的時長,都非常長。在座也有很多大的醫院,都深有體會。一個醫生的出診單元,可能要從上午看到下午兩點,這樣的工作強度,對醫生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醫院管理者,面臨的是如何提高這么高強度、高負荷的運營。
這些數據展現了移動醫療的格局。黃顏色的表示,在座各位都用智能手機,淺色表示的是PC端,黃色是移動端。大家用移動端的數量,遠遠超過PC端。而且,這是從2015年從1月到12月,這個數據顯示,大家對移動的使用量在快速增長。也說明,移動醫療產品,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我想,這個也不用說,因為說到移動,大家第一個反應可能就會說互聯網+。醫療的互聯網化,其實也促進了移動醫療的發展。從醫院的信息化來看,我們都在建互聯互通的平臺。它的發展方向,也是多方面的互聯,從院內發展到院外。互聯網+醫療,不管怎樣,它都是打造線上服務,簡化線下流程,我覺得這兩點要突出移動的作用。
另外,要體現個性化,因為每個人的特點不一樣,你不能要求他只用固定模式,可能用你自身的BYOD的新型方式,去打造你的醫療服務更好。同時,要連接院內和院外,內外數據的聯動性,一起為醫療廣大的社會人群進行服務,形成院前、院中、院后的整體服務,這是我們認為的移動醫療服務的發展趨勢。
同時我也總結了一下,目前發展移動醫療有4點,能夠促進移動醫療的發展:
1、政府部門的推動政策。推動云、大、物、移,其中移動是最關鍵的一大技術,它已經納入了多個國家發展規劃之列。
2、在醫療行業的投入是逐年的遞增趨勢,社會原因,還有人群對移動醫療使用的迫切性,也推動了移動醫療的快速發展。
3、新技術的發展,比如移動互聯網、可穿戴設備、云計算、大數據,等等,這種高新技術革命性的發展,促進了移動醫療的迅速崛起。我們現在能夠用到的移動技術有很多種。
4、移動醫療服務對象,最廣大的就是患者、醫務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另外一部分在院內、一部分在院外。
我們要做到移動醫療的閉環設計,從院前登記、咨詢的功能,一直延伸到門診入院以后,我要就診,以及我要預約,一直到入院環節,包括治療、護理,一直到出院,我出院的很多提醒,包括隨訪,最終形成的我覺得是一個閉環,才叫移動醫療的應用。
北醫三院基本概況:日均門診1.6萬,平均住院日6.07天,入出轉8.9萬,手術例數5.8萬,開放床位1746張,職工數4800人,信息職工人數27人,年投入2000-3000萬。這是我院信息化的規模,目前確實是集團化的規模,在本部以外有一些分院,同時有一些大的托管醫院,以及支院、醫聯體,所以目前是集團化的規模。很多技術采用了虛擬化技術,為了降低單點故障,所以很多服務器、存儲、網絡都是虛擬化的。
目前我認為,很多可以用移動解決的事務,比如最大強度的在醫生身上,那我們就采用了移動推車、PDA,醫生加配,可以揣在口袋里,同時智能手機也可以支撐你的工作。他可以隨時查看病例、醫囑,包括影像。它的確支持了很多多媒體的記錄,可以照相、錄音、錄像、手寫筆記,都可以存在上面。院長可以用手機查房,包括在機場,院長可以用他的手機查看病人,包括B超、放射、心電,包括檢查的報告,可以隨時用這種碎片化的時間處理工作。
另外是隨訪,出院患者都要隨訪,就可以利用PDA進行隨訪。手術麻醉,對于三院來說,數間達到了55個,而且分布在各個院區進行手術工作。所以之前沒有移動的時候很苦惱,集中在一個本部查房,所以現在應用了遠程視頻交班。藥室管理,之前是手工記錄,再回到臺式機前請領,而現在用了PDA效率比之前提升了25%。包括心電,也可以用PDA查看。
怎么利用移動提高醫療質量,醫院除了效率最重要的就是提高醫療質量,現在這完善了床旁的醫囑核對,的確解決了一些糾紛問題,以前你發個藥,發沒發過護士簽個字就可以了,但現在就有明確記錄了。因為血液標本要求4小時要輸入人體,上系統之前時間不夠精確,上系統以后,會在一出庫就會提示你。
另外,大量的手術,從清洗手術器械開始就在追溯,一直到床旁的使用登記。包括手術室病人的確認,出手術室和進手術室的過程。物聯網的應用,嬰兒的定位、防盜,以及手術資產和器械的追溯。互聯網+的應用,患者有很多疑問可以通過微信平臺互動。
總結一下,移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除了由手工方式轉成了電子方式進入系統之外,快速有效。執行是個可追溯的流程,完全記錄了你的各個節點,而且可以為管理追溯,提供便利的條件,數據隨時可獲得。效率不用說,比以前都有提升。但是,任何系統都有可持續發展的過程。諸如我給他們提的,用藥提醒、回院檢查提醒。
大家用的功能點很多,各有特色,包括移動端,我使用這么多的移動設備,安全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CNCERT捕獲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70.3萬個,其中安卓平臺的惡意程序占99.5%。從數據中心、災備中心,包括集群保護,其實我實施項目的時候,也是在一個全數字化的追溯系統里,每個項目都在里面,從立項一直到驗收,我能查看每個工程師的每個進度環節。
包括移動設備的監控體系,因為時間關系不多說了,移動應用要綜合防護,包括設備、系統、數據整體安全的設計,需要我們重視。
我的分享就到這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