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智慧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健康中國計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16年4月13日—14日,由健康報社、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智醫療聯合主辦的“第六屆移動醫療產業大會暨第四屆智慧醫療健康峰會”,在北京正式召開。會議以“智慧醫療的進化與蝶變”為主題,與會專家針對智慧醫療、移動醫療、分級診療、互聯網+醫療等議題展開精彩演講和討論。1000余位醫院、企業、科研機構、投融資行業精英參加了會議。
13日上午,會議的高層對話環節順利進行。高層對話環節由健康報社總編周冰主持,參與對話討論的嘉賓有國家衛生計生委醫管中心主任高學成、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巡視廖新波、中國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醫療管理處王海濤。對話圍繞“智慧醫療的進化與蝶變”主題展開精彩討論。以下是對話環節文字實錄:
周冰:最后,這個環節還是回到我們的主題上“智慧醫療的進化與蝶變”。上午好幾個嘉賓都提到兩三周之前的重大新聞阿爾法GO,戰勝人類圍棋最頂級的選手。我想,這也給我們醫療健康領域帶來了很多遐想。我作為媒體新聞人想,智慧醫療的發展,有沒有可能醫療領域的阿爾法GO?這樣的話,是不是能把普通醫生的水平提高的很快?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要提高醫生的水平,這么多年我們國家花了很多工作,但如果有這樣的技術,有沒有可能?我想,在座的各位專家也都會有這樣的一些思索,我也想請他們談一談他們對智慧醫療在中國的發展,還需要哪些條件,或者我們還需要創造哪些條件。
廖新波:其實我是技術方面的門外漢,但對這些關鍵的接收我很容易,因為我不排他,有一種寬容的心態。所以,對醫療界來講,政府就是要對互聯網采用寬容的心態。阿爾法GO給我們的啟示是非常正面的,如果能用它現有的理念和技術,來提高基本醫療的水平,我認為非常好。如果我們的技術科技,能使基層衛生、社區衛生的水平提高,采用這樣的技術對政策的解讀、醫學的知識,讓大家更全面的普及,我想也是非常大的好處。?而且,通過此大家對醫療機構更了解,也會更寬容。比如美國的私人醫生,他上門服務進行一些醫療標準允許的醫療行為。
高學成:每次技術的進步,都可能影響大家的生活,甚至影響我們的生存方式。互聯網出現以后,大家的習慣、思維都發生了很多變化。阿爾法GO到底能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現在都很好奇,都在觀察,看看它將來是不是能在某些方面、某些程度上代替醫生的勞動。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始終面對的是人,人跟機器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的醫療活動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所以我想,有些東西可能還得隨著發展進步,有些東西,一些規章制度要做一些調整和修改、完善。
王海濤:如果說阿爾法GO用在健康上,我倒建議它改個名字,可能叫阿爾法天使更好一點,翻譯成中文叫狗還是不太好聽哈,狗給人看病,用中文直接連接還是有點兒刺激。但我覺得,這是一種前進的力量,很難去阻擋,也很難去拋棄,你只有用一種接受和迎接的態度,技術變革現在推動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相得益彰的,在座的各位還有不用智能手機的人嗎?沒有一個舉手的,全部都用智能手機。所以說,這就是智能的改變。可能以后你的手機能干很多事情,你連錢包都不用帶了,拿著手機就可以了。咱們有位醫生不就是這樣嗎?去臺灣的時候什么都丟了,就剩個手機,也能享受臺灣所有的生活。
智能的變革和推動絕對是需要的,但醫療健康領域跟別的領域不太一樣,因為醫療健康需要更智能、更精密、更能解決問題。人對健康的需求是無限的,所以我們看到的甭管是中國移動還是衛寧,包括北京市政府這樣的體系,所做的大量工作,實際只是智慧醫療當中的一個塊,我們也希望能有本質性的爆發。
但回到最終的一點,我非常認同,醫療健康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結果。機器畢竟還是硬件,智能雖然是軟件,再發達,我覺得對人的健康和醫療體驗的照顧上還是有限的。畢竟是用人在操作這個機器,人開發的軟件,我覺得還是用人的效率去提升,機器來幫助人,而不是機器來看人,或者機器來照顧人。這是我對這個事情的核心看法。
廖新波:我還要補充一下,機器人我是不懂,但我問了專家你對機器人有什么看法?他說已經有了很大的變革,主要點在哪?我想,如果是病例,如果探頭能夠辨別神經血管,不是比人更加精準嗎?專家說,完全是可以的,問題是我們的傳感器,現在物聯網來了,物聯網一加上去,它可以做比大多數醫生更加精準的手術。
周冰:剛才幾位講到的都是用一個開放的心態,用一個積極的視角,來看待智慧醫療。其實,我們了解了阿爾法GO的新聞之后,我們也知道它下圍棋實際是積累了大量歷代圍棋高手的手段,包括現在很多機器人幫助工程師完成一些事情。所以我想,今后有醫療行業的機器人,它依然需要醫生的智慧和專業貢獻力量。現在很多國家已經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我也愿意看到咱們國家這些團隊,也能在智慧醫療方面發揮更主動的作用。
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IT公司的工程師們很主動、積極性很高,但對等的,更重要的是專業的醫療衛生行業里的大專家們、大智慧者們,還有我們積累了這么多年海量的醫療數據經驗,沒有完全的支持,其實智慧醫療一定會給人類帶來更多更好的體驗。它不能說完全替代我們,但一定會幫助我們醫療服務體驗和享受醫療服務過程中好的一面,我們作為媒體也愿意看到醫療衛生行業內的一些專家和管理者們,開放心態,把我們的一些智慧貢獻出來,最后真正為他們服務。
今天最后一個環節,感謝臺上的幾位嘉賓,下午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