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智慧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健康中國計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16年4月13日—14日,由健康報社、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智醫療聯合主辦的“第六屆移動醫療產業大會暨第四屆智慧醫療健康峰會”,在北京正式召開。會議以“智慧醫療的進化與蝶變”為主題,與會專家針對智慧醫療、移動醫療、分級診療、互聯網+醫療等議題展開精彩演講和討論。1000余位醫院、企業、科研機構、投融資行業精英參加了會議。
13日上午,會議主題報告中,中國移動政企客戶分公司醫療創新中心總經理助理鄧小寧以《和健康,助力健康中國》為主題,做了深入的報告。以下是報告文字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中午好!很高興有這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感謝主辦方邀請讓我們有機會在這兒學習和分享互聯網+醫療方面的一些心得和感受。也特別感謝剛才衛寧健康的孫總花了大量的時間描述“連接”這個詞,因為中國移動也在大力推動“連接”這件事情。
剛才各位領導和專家,對醫改和健康衛生方面的熱點都做了非常多的詮釋,我在這兒就不敢班門弄斧了,我相信分級診療、基層建設、遠程醫療、區域共享、健康大數據、三醫聯動、醫養結合,這些都是我們前進的方向。作為中國移動這樣的央企來講,我們會按照國家這樣一些大的方針,實現自己的貢獻和支撐。
講到中國移動,大家腦子里首先的關健詞都是手機、移動網絡,等等等等,這些基因特別特別強,也可能是這些基因導致了我們中國移動其它的一些優勢往往被覆蓋,我在這兒要花兩三分鐘向大家做個簡短匯報。
中國移動作為全球最大的通信運營商,網絡規模是世界第一,這可能已經是常識了,這些數字我就不一一念了。除了無線網絡的覆蓋,我們也有大量的有線網絡產品,這些基礎設施網絡都能夠為我們國家的醫療信息化做很好的支撐作用。
中國移動擁有國內最全、最準、最實時的通信大數據資源,強調技術自研和安全可控,深入挖掘大數據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掌握了基礎設施,連帶有個天然優勢就是安全。我們知道,我們能夠從通信的底層保證語音和數據連接,同時也可以向企業提供終端業務管理平臺和操作系統級別的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我們知道BYOD,我們能非常或的保證BYOD的安全性。
正是基于這樣龐大和優質的基礎設施資源優勢,我們目前梳理了一下叫行業互聯網+,暫時有11大行業,未來還有更多的行業上能夠發揮我們的力量。其中,跟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最重要的就是醫療健康。這個領域我們是怎么布局的呢?因為今天我匯報的時間很短,如果大家想不起來我講什么東西,我希望大家把這張圖拍下來,因為這張圖是中國移動對醫療衛生想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我們希望打造全網運營的醫療平臺。
下面我做一下展開,云平臺其實是我們在支撐業務層的基礎設施。其實,除了它是個天然的IAAS平臺以外,從另外4個緯度來了解會更為全面一點。
1、它是個開放平臺,作為中移動我們不可能什么都做,所以我們會把自己的基礎設施優勢打造成標準接口,向外對接,也希望社會上大量優質的互聯網企業、互聯網業務,或者穿戴設備企業,按照我們全面兼容國際指標標準的接口,與我們全面對接。
2、我們是專業的平臺。我們對接的這些企業和服務是非常專業的,我們也遵從國家標準,頒布了醫療數字互聯互通的標準,打造我們自己的基礎設施數據庫。現在我們已經對接完的社會核心應用已經達到接近30萬。
3、價值的平臺。因為很多企業跟我們對接核心訴求還是變現,我們也希望通過運營商的海量用戶和流量,能夠幫助我們的企業進行流量變現。
4、它是個可定制的平臺。這個平臺可以為各地方、各類大型企業、醫聯體提供定制化服務,完成托管和任務部署。
下面介紹幾個案例,我們通過7年左右的時間,打造了國家的標桿,現在它已經覆蓋了10個地州市,5級醫療機構已經全覆蓋了,也是國內比較早的一張新農合網絡。
這里是一個醫療大數據的案例:合作建設湘雅醫療大數據中心。遠程醫療:圍繞分級診療,構建開放的遠程醫療產品線。智慧醫院方面,我們的產品線還是挺漫長的,在這兒我講一個案例,比如我們4G的護理、4G移動輸液、4G移動查房、掌上醫院。
我們希望依托于我們的傳輸優勢,能夠改變目前移動工作站的產品形態,改變用戶體驗,降低醫院的投入成本。這些嘗試,都是寄希望于我們依托于一個大平臺、一個數據庫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坦率講,中國移動還是醫療圈的門外漢,我們非常榮幸的得到了大型公立機構的扶持,在這兒也,也一并向這些單位和接入我們互聯網廠商表示感謝!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