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市衛生局局長 陳培玉
嘉賓:市人民醫院(上海長海醫院海寧分院)黨委書記 沈鵬
嘉賓:副市長 曹毅
市領導與部門負責人在線暢談便民醫療
“智慧醫療”建設提速
八成居民年內建檔
87
記者 朱文 王超英
主題:便民醫療行動
時間:7月28日下午3時
A 為什么開展“便民醫療”行動?包括哪些內容?
曹毅:看病就醫問題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民生問題。近年來,我市通過加大衛生投入、深化推進醫改等舉措,醫療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都有了較明顯的提升。但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期望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如看病手續繁瑣、有時看病還需排長隊、基層醫院診療水平不高等。為此,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委市政府把“便民醫療”納入“幸福海寧·八大民生行動”之一。
“便民醫療行動”主要包含了五個子行動:一是推進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主要是升級改造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立全市醫療數據中心,實現居民就醫信息與健康檔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二是加快“智慧醫療建設”;三是市級優質資源下沉,將市級醫院的資源下沉到基層去,通過“縣院帶鎮”著力提升基層衛生院技術水平;四是建立消毒供應中心,通過資源共享,采取集中消毒的方式來提高基層衛生院消毒質量;五是完善健康衛士服務網底功能。
陳培玉: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是一項基礎性工作。近段時間,硤石街道、海洲街道等衛生院正在加班加點分區域對市區居民開展上門建檔,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將逐步與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等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到時,居民到醫院看病,醫生可通過信息平臺了解病人的健康資料、以往檢查用藥情況等,為疾病診斷治療提供幫助。
“智慧醫療”是通過打造健康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病人與醫生、醫院、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我市將“智慧醫療”納入“便民醫療行動”,就是要引導智能化的醫療服務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讓群眾看病更方便。
B “便民醫療”行動進展如何?成效如何?
曹毅:像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目前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基礎改造已完成,全市醫療數據中心數據采集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健康海寧”檔案信息查詢系統手機客戶端軟件已完成開發,正在測試完善中。智慧醫療工程包括網上預約掛號、區域影像診斷中心、銀醫合作等項目都已啟用。市級資源下沉基層工作,在前期市中醫院醫療團隊下沉尖山衛生院的基礎上,市人民醫院、市三院也都分別與不同的街鎮衛生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另外,消毒集中供應工作已實現街鎮衛生院全覆蓋;全民健康實事工程、婦女“兩癌”檢查等升級版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進展也比較順利。
陳培玉:今年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1-6月份,全市醫療機構門診、住院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1.27%和14.33%;參合居民縣域內就診率達85%,居嘉興首位,全市衛生事業繼續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在工作量明顯增加的情況下,衛生信訪投訴卻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4.76%,表明基層衛生院的服務能力逐步得到了老百姓認可。
C 市人民醫院創“三甲”進展如何?
沈鵬:今年,市委市政府“十問海寧”提出“人民醫院能否上三甲”之后,我們在全院干部職工中開展了“十問海醫”大討論,大家都認為醫院要發展,必須向“三甲”水平靠攏,并明確了今年五個學科要達到三甲水平的目標。目前,醫院幾個能力較強的學科都已積極申報,特別是DSA等大型設備上馬后,年輕骨干依托上海專家,學技術、做項目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們有信心完成5個學科達到三甲水平的目標,并以點帶面,通過若干年的努力,實現“三甲夢”。
D 基層衛生院服務能力如何提升?
曹毅:引導群眾首診在基層,建立分級診療模式正是新醫改的目標之一。這幾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基層醫療機構硬件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把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向了基層。到目前為止,我市按規范化要求完成了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及設備添置,幾家老舊衛生院進行了新建搬遷,并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優秀人才到基層工作,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正在不斷完善提高。
陳培玉:除了改善硬件環境外,我們還在著力提升內涵素質上下功夫。今年,我們在全市基層醫療機構啟動了特色專科創建,鼓勵街鎮衛生院建設特色專科。比如,周王廟衛生院除了與人民醫院合作外,它的中醫骨傷科去年成功創建成為我市唯一的嘉興市基層特色專科。我們還積極鼓勵衛生院開展等級評審及規范化創建。今年,丁橋、周王廟2家衛生院也已申報創建,海昌街道正在創建省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后,針對基層衛生院藥品較少問題,衛生局要求基層衛生院盡量增加基本藥物品種配備和使用,允許提高增補目錄藥品使用比例,允許臨時采購短缺基藥;在推進市級資源下沉過程中,適當增加一部分基層急需的藥品品種,如尖山衛生院、周王廟衛生院均增加了50多種常用藥品。
E 下一步有何行動和打算?
曹毅:將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抓好健康檔案信息更新工作,目標是年內建檔率達到80%以上,并適時推出包括健康檔案信息、醫院就診信息的個人自助查詢服務;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來優化服務流程,在人民醫院試運行基礎上,把銀醫合作項目逐步推廣至其他市級醫院,切實減少排隊等候時間,還要開發市級醫院預約掛號系統,通過網絡、電話等多種形式預約掛號,有序分流病人,便于群眾合理安排就診時間;三是抓好“縣院帶鎮”試點工作,重點抓好中醫院與尖山衛生院、市人民醫院與周王廟衛生院、市三院與西片衛生院醫療聯合體三個試點合作項目,讓市級醫院專家真正下到基層,同時給予配套一部分市級藥品目錄,通過市級醫院傳幫帶提升基層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基層群眾看病就醫的需求。
網友“暴力熊貓”問:市人民醫院很大,為啥住院床位仍舊這么緊張?
沈鵬:目前確實還有一些空病房沒有開出來,主要問題是醫務人員不足,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如果盲目擴張病區或者無限制加床,就會存在醫療安全隱患。今年8月份,將陸續有17名在外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年輕醫生回院,我們準備要開出部分科室。同時,將在急診室成立綜合病區,為一些需要住院但沒有床位的病人提供過渡,緩解床位緊張問題。
網友問:當前醫患關系比較緊張,我市在降低醫療糾紛發生方面有何舉措?
沈鵬:2013年,市政府把“完善醫療機構安全防范體系,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列入分管市長主抓重點工作。去年,創新實施了警醫戰略合作機制,建立起醫療安全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多部門聯動,加大對醫鬧、醫托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充分發揮海寧市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作用,積極引導醫療糾紛通過第三方調解及民事訴訟等合法途徑解決。此外,還開展了打擊非法行醫專項系列行動,在嘉興地區率先建成啟用基層醫療機構安全技術防范工程。去年,全市醫療糾紛發生率同比下降了18.46%,醫鬧引起的群體性事件下降了50%,并開出了首張民營醫院吊證罰單。
網友問:去市人民醫院看病,收費窗口隊伍排得很長,有什么辦法解決?
沈鵬:一個較有成效的方法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優化就醫流程,如在門診多個樓層開設收費窗口,提供預約診療、電子叫號、自助報告服務,與建行合作開通“銀醫通”自助服務等,著力推進“智慧醫療”建設合理分流病人,緩解窗口排長隊現象。目前醫院開通了網絡、電話、現場、診間等多種預約診療方式,電子叫號系統覆蓋門診各個區域,新增檢驗、放射自助報告機6臺,在門診投放“銀醫通”自助機14臺。
網友“果實_”問:有家庭病床這種住院方式嗎?哪些人可以申請?
沈鵬:在公立、私立醫院床位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家庭病床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醫療模式。這種模式就是你人在家里,醫院上門提供醫療服務。但是作為專業醫務人員來說,主張病情處于穩定期,需長期康復治療的患者可申請,一般的急診病患病情變化快,存在一定風險,我們不提倡申請家庭病床,還是建議上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