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2016年初移動醫療融資盤點及展望

    2016年初移動醫療融資盤點及展望

    作為醫療領域的熱點,移動醫療從一開始就備受關注。除了相繼獲得大筆融資之外,也有業內人士提出,現有的移動醫療仍多徘徊于醫療服務的周邊環節,病患的掛號問診習慣、醫生的執業方式、藥品的購買物流渠道、醫院的接納對接態度……一個個根深蒂固的生態圈,在“互聯網+”的風口,要真正實現移動醫療,似乎還面臨諸多困局。于是,為了在硝煙四起的移動醫療市場中殺出重圍,紛紛另辟蹊徑,移動醫療企業紛紛開始布局線下,不約而同地開起了線下診所,M-Health開始變成了C-Health(Connected—Health)。

    2015年,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表現搶眼。那么,越來越多資本和創業者涌入的移動醫療又將如何下好2016年的這一步棋?

    2016年年初移動醫療融資盤點

    移動醫療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2015年被視為“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政策大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其中,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移動互聯網和遠程醫療服務等成為綱要重點關注內容。一系列政策催生了移動醫療的快速發展,也喚醒了資本市場。據創業邦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的投融總額更是達到了11億美金以上。近兩年大量資本蜂擁入場,大量涌入的資本大潮助推整個移動醫療行業發展。2016年初移動醫療融資盤點及展望-智醫療網

    那么在2015年年底至2016年初,移動醫療行業又有哪些融資動態。

    2015年12月上旬,掌上藥店獲千萬美元融資、移動醫療新媒體”醫學界”獲2000萬A輪融資、”太極療”獲數百萬天使輪融資。

    12月下旬,”看中醫”APP、上門醫療O2O平臺”理大師”和移動醫療應用WellDoc宣布獲得5000萬、1600萬和2200萬美元融資。

    2016年1月7日,醫藥電商七樂康正式確認已完成B融資,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美元,領投方不詳。此前,在2015年1月,七樂康曾完成了3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該次融資投資方為蘇高科技投資集團邦盛資本、上海長江國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啟迪資本及旗下的廣東啟程青年基金。

    1月20日,方潤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完成6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次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毓承資本聯合投資。

    1月25日,專注機器視覺在移動醫療應用的技術團隊拍醫拍宣布完成三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重山遠志健康基金領投,億聯資本、慈銘體檢韓小紅以及天使輪投資方美國紅點投資跟投。

    1月28日,醫藥電商“健客網”獲美元基金“凱欣資本”1億美元A輪融資,此前沒有進行天使輪融資。

    此外,青蘋果健康正式對外宣布完成千萬美元B輪融資,由德同資本領投,A輪投資人金沙江創投跟投。婦幼移動醫療領域的陽光婦兒日前也宣布完成由道明光學投資的5000萬元A輪投資,投資方不詳。

    從公布融資情況來看,2016年年初的融資主要還是覆蓋了移動醫療應用、軟硬件結合、移動設備、健康應用等多個領域的企業。健客網2016年將著重發力移動醫療,在“掌上醫生”上投入重金,與健客網網商城“網上藥店+移動醫療”的搭配形成就醫服務的閉環。拍醫拍將以拍照識別服務為入口,將技術更好地應用在醫療生態圈。通過B2B方式打通各環節醫療信息,在本輪融資后,拍醫拍將會全面開放其技術核心。七樂康將首先把主要的資金用于“大白云診”的拓展上,主要集中用于醫生資源開發、醫生服務費支付、患者購藥優惠補貼等。

    2016移動醫療APP市場趨勢與展望

    2015年的全球移動醫療健康APP開發商經濟年會報告指出,智能手機將在未來五年成為首選的移動醫療設備,85%的移動醫療從業者會把智能手機作為主要工具。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非常高。調查數據顯示,Android和iOS仍然是移動醫療兩大主導的應用開發平臺。

    在2015中國移動醫療APP發展潛力排行中,可穿戴設備排名第一,醫藥電商排名第二,在線問診和掛號預約緊隨其后。

    2016年甚至于未來的一段時間,通過移動醫療APP,為用戶提供自動化的數據輸入服務仍將是主流趨勢。移動醫療APP已經越來越多地借助傳感器記錄人體指標和收集數據,70%的移動醫療APP會內置在手機內。慢性病患者是移動醫療APP發行商的主要目標人群,且糖尿病被認為是未來五年的移動醫療APP研發的最主要用戶群體,其次是肥胖、高血壓和抑郁等慢性疾病。

    診斷式移動醫療APP研發也是未來的一大趨勢,一個可以提供疾病診斷的APP將會給患者和醫生帶來極大的便利。電子檔案式的健康記錄APP和營養指南應用APP也在各自領域中取得了用戶的高度好評。此外,為醫生開發的病患管理類APP發展勢頭也將繼續強勁。

    不管移動醫療APP是自診問診、醫藥電商、醫生輔助工具,還是硬件設備、單科領域(如大姨媽、糖尿病管理類等APP)、醫聯平臺等,總體而言,要分析移動醫療離不開兩個緯度,第一,在病種類別方面,是做大而全,還是做垂直細分領域;第二,在整個醫療服務鏈上,是做獨立環節(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幾個,但無關聯),還是做重度整合。

    因此,用排列組合的方式來看,兩個維度又可以構成四個方向:重度——大而全、重度——垂直、獨立環節——大而全、獨立環節——垂直。所有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必在這四個方向之中,如何選擇,決定生死。由于醫療行業需要結合線下資源,未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格局將有望演變為“一全多垂”的行業生態。

    行業“獨角獸”關注

    筆者根據項目本身、團隊背景、成立時間、用戶情況、獲得融資情況等標準從中評選出來值得關注的5家創業型公司。這些創業公司分別在問診領域、慢病管理、醫生輔助工具、醫藥電商、醫聯平臺等領域展現出了各自的發展潛力。

    2016年初移動醫療融資盤點及展望-智醫療網

    2016年初移動醫療融資盤點及展望-智醫療網

    在一片如火如荼的熱鬧之中,移動醫療也有著目前難以跨越的瓶頸。首先,移動醫療涉及的諸多環節中,健康管理、自診、自我用藥、導診、候診、院外康復已經可以從線下遷移到線上;而診斷、治療、院內康復由于較高的技術壁壘,還主要在線下。其次,主要集中在疾病問診方面的移動醫療,在線問診買藥沒有醫保支撐正是扼住其發展的關鍵。正是基于對此的憂慮,傳出了春雨醫生倒閉的傳言,移動醫療被貼上“高端醫療”的標簽。而從國際慣例來看,保險是醫療最重要的買單方之一,探求與商業保險的合作也成為了移動醫療發展的主旋律。

    (來源:健康界)

    標簽:智慧醫療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