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互聯網+”政策東風吹拂下,智慧醫療一直是資本市場的熱點所在,即使A股出現暴跌,相關概念股也備受主力青睞。10月27日大盤出現了大幅震蕩,但是以九安醫療、海虹控股、延華智能為代表的智慧醫療板塊表現依然搶眼,最終成為滬指午后發力強勢翻紅的主力之一。
西南證券指出,智慧醫療是利用信息技術將患者、醫務、保險、研究等各醫療組成部分緊密聯系起來,實現業務協同。目前,智慧醫療仍處于行業發展初期,面臨廣闊的藍海市場,規模或超千億。智慧醫療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智慧醫院系統、區域衛生系統和健康管理。
智慧醫院
政策不斷加碼市場容量將達350億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家各項相關政策的發布,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互聯網+”戰略下,未來智慧醫療將逐步落地,而作為智慧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智慧醫院顯然將率先完成建設。西南證券指出,未來智慧醫院的市場容量將達到350億元,潛力巨大。
我國各級各類醫院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廣泛開展了醫院信息化建設,各醫院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每家三級甲等醫院累計投入資金約0.2-4億元人民幣,其中2011至2013年的三年中,三級醫院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占當年醫院總收入的比例均超過1%,且呈逐年上升勢態。
從國外情況來看,美國醫療機構每年用于信息化的費用超過醫療機構總預算的2%,約300億美元。與國外相比,顯然國內醫院信息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醫院信息化建設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西南證券指出,醫院信息化的核心是基于患者數據的電子病歷EMR。從廣度來看,我國EMR滲透率約為50%,美國為90%;從深度來看,我國達到4級水平的EMR僅占2%,美國為68%。我國EMR無論是在開拓新市場還是深挖現有市場潛力方面都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醫院優先建設EMR,其他信息系統的滲透率更低,市場空間更廣。2013年我國醫院信息系統市場規模約為70億,未來市場容量將達到350億。
從政策來看,國家也是大力扶持。國務院辦公廳3月30日正式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首次提到開展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將刺激互聯網醫療產業快速發展,未來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領域的投入。
就投資機會而言,西南證券指出,醫院信息化行業整合、市場空間擴大將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重點推薦心腦血管科室信息化建設的運盛醫療、手術室及ICU病房醫院信息化的達實智能、提供醫療信息交互平臺的思創醫惠。
潛力股精選
運盛醫療(600767)
打造互聯網醫療新模式
運盛醫療在醫療信息化領域轉型的第一步就是去年9月收購融達信息。
年初公司又公告收購麥迪克斯,該公司主要業務就是數字化設備和醫療服務。5月公司又公告收購新加坡健資科技,主要進行高血壓及相關疾病的預測、診斷及個性化治療,監測并告知病人其循證藥物的臨床療效。融達信息和麥迪克斯的整合,將公司傳統的區域醫療服務與互聯網充分結合,打造互聯網醫療新模式。健資科技的加盟,使公司完成了智慧醫療的閉環打造,增強公司互聯網醫療的核心競爭力。
達實智能(002421)
久信醫療打開利潤空間
達實智能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久信醫療100%股份。久信醫療是一家專業為現代化醫院提供以數字化手術室、潔凈手術室為核心的潔凈用房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二十余年間建設4000多間高標準的潔凈手術室和重癥監護室,并已拓展醫療物流傳輸、專科醫療信息化軟件開發、醫院信息化集成平臺建設等業務,想象空間極大。
久信服務于全國330多家醫院客戶,70%以上為三甲醫院,客戶基礎雄厚,而公司在智慧醫院領域擁有醫院智能化及節能服務產品線,未來產業協同、客戶導流有望促醫院訂單快速增長。
思創醫惠(300078)
解決醫院信息孤島痛點
思創醫惠2015年4月收購醫惠科技100%股權進軍醫療信息化市場,后者的智能開放平臺產品有效地解決了醫院的信息孤島痛點。醫惠的核心產品是醫療信息智能開放平臺,其以公司參與制定的國家醫療機構數據交換標準為基礎,對醫院內部進行業務流程再造,解決了傳統醫療信息化所帶來的業務系統孤立、信息分散、數據關聯性差等問題,是醫院掘金醫療大數據的前提。
此外,平臺的開放性屬性,將軟件接口費徹底消滅,大大降低了醫院引入新業務系統的部署成本和實施成本,為醫院加快“以功能為導向”的醫院向“以病人為中心”的個性化醫療服務模式、擁抱“互聯網+”提供了便利。
區域醫療
信息化建設加快打開百億市場空間
建立醫院的信息化系統是智慧醫療的第一步,而第二部就是建設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實現資源共享。衛生信息化建設作為“新醫改”的八大支撐之一,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西南證券表示,隨著行業標準的出臺和政府大力投入的支持,僅市場建設空間就將達到百億量級。
隨著醫療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家對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持續增加。與此同時,醫院信息化建設和公共衛生系統平臺的搭建,是提高全行業醫療水平、優化利用醫療資源、增加公民衛生保健水平、最終改善居民醫療保健水平和節省國家衛生開支的重要手段。
衛生信息化建設作為“新醫改”的八大支撐之一,受到中央、地方及民眾的普遍關注。
目前醫療資源分配非常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農村醫療資源分配極不合理。通過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也將實現城鄉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通過信息化手段,把居民在大醫院做的檢驗、檢查報告、診斷、病案首頁、用藥信息、出院小結、過敏史、陽性PACS報告放在區域平臺中,實行雙向轉診和遠程會診。逐步扭轉大醫院人滿為患,衛生院門庭冷落的現象,提高鄉鎮衛生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華金證券指出,未來幾年,基于電子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化將是醫療信息化細分行業中發展速度最快的領域,包括區域影像、區域心電、區域臨床檢驗、區域HIS、區域病理、進程會診等系統。區域醫療資源將實現整合和共享。
西南證券也十分看好未來區域醫療信息化前景。其表示,醫療區域信息化政府建設為主,仍存在百億建設空間。全球市場規模在2015年或將達到223億美元。在國內,2009-2014年間不斷升華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的規劃,預計2016年國內區域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25億元。目前已經建成的省級平臺數量超過30%,預計隨著行業標準的出臺和政府大力投入的支持,僅市場建設空間就將達到百億量級。
西南證券看好區域信息化市場快速擴大過程中帶來的投資機會,重點推薦延華智能、中元華電、海南海藥。
潛力股精選
延華智能(002178)
通過收購切入醫療信息
延華智能收購成電醫星獲證監會無條件審核通過,并于2015年7月30日完成標的資產過戶,標志著公司進入醫療信息化領域已初獲成功。
公司通過收購成都成電醫星切入醫院信息化和區域醫療信息化領域。成電醫星核心產品醫院信息系統和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累計在全國17省市,1000多家各級醫院和醫療衛生機構實施應用;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在四川成都、河北鹿泉、湖北保康縣和云南巧家76家醫院、661個村衛生室實施和應用。
中元華電(300018)
收購世軒布局智慧醫療
中元華電收購世軒科技獲得證監會正式核準批復,切入醫療信息化,布局智慧醫療。
世軒科技是國內頂尖的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線齊全:公司為數字化醫院建設、公共衛生服務平臺、區域醫療協同以及個人健康服務提供包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客戶一般為大中型醫療機構及醫療衛生行政部門,客戶覆蓋全國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產品已經在全國眾多醫療機構中得到廣泛應用。
海南海藥 (000566)
深度參與“健康四川”
海南海藥5月26日公告海南海藥、亞德董事長繆秦、亞德副總經理湯玉嵐均以2.3元/股對重慶亞德進行增資,總共增資5175萬元,其中海南海藥增資3105萬元,取得重慶亞德1350萬股。增資完成之后,海南海藥占重慶亞德股權比例為28.6%,成為第一大股東。
重慶亞德現已形成“三個面向”的全產業鏈布局,并深度參與“健康四川”省級醫療信息化平臺建設及運營,承建多個地級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從區域醫療信息化大平臺向地市級縱深布局取得較快進展。
健康管理
遠程醫療、可穿戴醫療設備最被看好
技術創新與互聯網醫療被認為是今年醫藥行業選股的主要方向,互聯網醫療的重要任務是實現患者的健康管理。而遠程醫療、可穿戴醫療設備,更是被認為是健康管理大蛋糕中最受關注和看好的領域。“在‘互聯網+’沖擊下,遠程醫療逐漸興起。2014年《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明確‘積極推動遠程醫療服務發展’。預計隨著國家支持力度的加大,將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遠程醫療企業。”海通證券分析師余文心表示,我國遠程醫療進入高速增長期,《意見》允許遠程醫療開展B2C業務,遠程醫療從B2B的大病會診向B2C的常見病問診轉變,市場空間巨大。目前,試點省份正在研究將遠程醫療納入醫保,遠程醫療已進入高速增長期。考慮到遠程醫療屬地化的特性,建議關注相關標的:重慶(海南海藥)、山東(瑞康醫藥)、貴州(朗瑪信息、信邦制藥)、廣東(宜華健康、康美藥業)、以及由器械布局的和佳股份。
廣證恒生證券分析師袁季認為,遠程醫療在互聯網中醞釀發酵。驅動因素包括遠程醫療的發展受益于互聯網與傳統醫療服務行業的融合,以互聯網的高效以及高覆蓋率等特點,完善現有的醫療服務體系,滿足各地對于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其投資邏輯主要有3點:1、醫療資源供求不平,“互聯網+醫療”動力十足。2、遠程醫療獲得政策、資本兩方支持,“路”已鋪好。3、遠程醫療產業鏈:設備、系統、平臺。策略標的則包括愛爾眼科和萬達信息。
可穿戴醫療也被認為是健康管理范圍中大有可為的潛力領域。有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可穿戴技術被應用在多個領域,如健身和健康、娛樂、工業和軍事、健康醫療等。而醫療領域的不同細分包括血糖監控器、智能藥物傳送設備、可穿戴補丁和其他類型的監控器等。
隨著醫療行業持續遷移到數字技術,可穿戴技術將成為遠程醫療服務的一部分,這不僅為有限訪問的許多社區提供了高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能夠在更廣泛的領域實現資源共享。醫生可以使用可穿戴技術檢測心率、血糖水平、睡眠模式以及運動量,而患者無需來到醫院辦公室。
ABI公司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大約有3000萬的無線可穿戴式健康傳感器應用在醫療電子領域,這個數字比2011年增長了37%。同時,2012年中國可穿戴便攜移動醫療設備市場銷售規模達到4.2億元,預計2015年,這一市場規模將超過10億元,到2017年,中國可穿戴便攜移動醫療設備市場銷售規模將接近50億元。從A股市場來看,寶萊特、東富龍、魚躍醫療、奮達科技、利德曼、東軟集團、科華生物、博暉創新等公司被認為是可穿戴醫療的概念股票。
潛力股精選
奮達科技 (002681)
打造移動醫療完整版圖
海通證券分析師董瑞斌認為,奮達科技是醫療可穿戴設備先鋒企業,將構筑I.T時代超強壁壘。
公司穩步推進“硬件-渠道-服務”三步走戰略,已成功嵌入華為、聯想、小米等眾多消費電子巨頭供應鏈體系;同時,IOT時代的特點為定制化、云端化,因此自然延伸出對于后端軟件、云平臺的開發需求。公司在可穿戴設備、移動醫療、大數據等極具發展前景領域的布局,打造完整的大健康移動醫療版圖。
宜華健康 (000150)
潛在盈利空間在10億級別
宜華健康被認為是最具互聯網基因的移動醫療新貴。
銀河證券分析師沈海兵指出,宜華的網絡醫院直接TOC,主要是針對慢性病和常見病,最適合互聯網化,2C市場空間比2B也大很多。宜華網絡醫院區域不僅局限于廣東,業務模式也不僅局限于網絡診療。宜華不僅覆蓋醫療,還有養老服務,是線上線下一體化公司、潛在的醫療大數據公司。公司潛在盈利空間在10億級別,可比對象主要包括萬達、衛寧、海虹、朗瑪等公司。
愛爾眼科 (300015)
流量爭奪中的潛在贏家
西南證券分析師朱國廣認為,公司專注眼科細分市場,布局全國性醫院網絡,業績進入高速增長期;未來或將在廣覆蓋的終端基礎上接入互聯網元素,進軍眼健康管理,長期業績可期。互聯網醫療市場百億規模來襲,在流量爭奪戰中,醫院的資源稟賦得天獨厚。
愛爾眼科坐擁全國性的大規模網絡終端,已擁有大量的醫生和患者資源,預計將會抓住互聯網發展契機,一方面進一步增強現有領先優勢,另一方面通過線上布局進軍院外眼健康管理市場,互聯網醫療有望成為公司繼內生增長和外延擴張后的下一個增長點。
(來源: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