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丁灣當地時間10月12日,中國海軍第21批護航編隊青海湖艦在執行護航過程中,組織開展了一場模擬戰場環境下的醫療救護演練。編隊首次依托國內首個“協同遠程急救醫療物聯網”開展遠海救護,提高了海軍遠洋護航官兵的醫療保障效率。
演練中,一名戰士模擬“腹部受傷”,隨艦醫療保障組立即開設手術臺、啟動遠程醫療系統。
1分鐘內便接通數據,及時將患者的12導聯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等指數實時傳輸到位于后方的解放軍廣州軍區總醫院胸痛中心的相關專家面前,展開治療。
由解放軍廣州軍區總醫院牽頭研發的國內首家胸痛中心“協同遠程急救醫療物聯網”。
是一種多學科合作的新型醫療模式,其核心學科是急診科和心血管內科,這種“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救治模式,能夠贏取胸痛、中急性心肌梗死等急診病癥的最佳救援時間。
“利用這套系統,大洋那頭的專家們可以通過網絡,在胸痛中心數據平臺清晰看到患者所有心電監護信息,實時監控患者病情,不僅縮短了就診時間,也確保患者不論在哪里,只要有網絡,都能得到相關專家診治。”
隨艦醫療隊隊長、廣州軍區總醫院副主任醫師周宏鋒介紹說,此次護航,他們派出了得力骨干隨艦出海,帶齊了所需的各種設備,制定了詳細的方案預案,能夠確保在第一間會診并處置各類急診。
“遠洋護航,官兵遠離祖國大陸,萬一出現嚴重的心肺功能急病,編隊自身醫療條件有限。我們第21批護航編隊聯合廣州軍區總醫院,將這套國內最新的系統運用于護航官兵醫療保障,非常有必要。”編隊后勤組長陳軍說。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