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理念的逐漸深入人心,很多省市在規劃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時,都將醫療云平臺提上日程,儼然系統規劃中一旦缺失了云計算,便有些許落后或非主流的味道。然而,每項先進的技術或理念在落地時,都需要一個不斷在實踐中求證、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的過程。當年甚囂塵上的SOA如此。現在炙手可熱的大數據如此,倍受矚目的云計算更不例外。
單就云計算而言,從服務類型的劃分上來看,其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層在中國計算機硬件技術與虛擬化技術的蓬勃發展背景下,已經趨于成熟穩定,這點基本達成了業界共識;在面向用戶開放的軟件即服務(SaaS)層,也早有諸多優秀的軟件開發商進軍,轉型至SaaS端提供支持與服務。唯獨平臺即服務(PaaS)層,距離技術的成熟性尚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在國內PaaS層尚無太多成功案例的情況下,貿然將核心系統及數據遷移至云平臺,其未知的風險性可見一斑。尤其區域衛生醫療云平臺,將把全省/市所有衛生業務納入到云平臺運營,實現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橫向、縱向互聯,構建一個互聯互通的衛生業務協同基礎體系。形象的說,區域衛生云平臺就像區域衛生信息資源的“神經中樞”,一旦出現問題,將牽連整個區域內的所有衛生醫療資源“癱瘓”,后果和損失不可想象。因此,建設區域醫療云平臺,要慎重衡量技術的成熟度、穩定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并需要考慮平臺建成后的運維及災備問題,形成完善的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促進一個行業的發展,更多的是需要創造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氛圍。在信息化已成為各行業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的核心手段的情況下,將區域內所有醫院的運營及管理系統均遷移至省市共建的云平臺上,亦十分不利于各家醫院發揮所長、打造特色服務。
那么,說了這么多建設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是不是區域醫療云平臺根本就不具備可行性呢?答案無疑是否定的。據國外媒體的最新消息,幾乎四分之三的開發者說,他們在正在開發的應用程序中會使用云。市場研究公司HIS更預測:到2017年,企業將可能在云計算上花費2,350億美元。因此,云計算的大勢所趨勿庸置疑,但其符合事物的常規發展定律–“前途是光明的,過程是曲折的”.醫療云平臺在區域衛生信息化的遠景規劃中,或將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保險起見,最好采取迭代的、漸進建設與完善,逐漸過渡遷移的方式。以孔子教導其子弟子夏的典故為例。當子夏向孔子請教如何治理好一個地方時,孔子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而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這就是《論語。子路》中“欲速則不達”的由來,人們常用它來說明如果干一件事情的時候,過于性急圖快,不講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治理一方水土如此,將一方區域信息化做好更是如此。承載著區域信息化核心承載的醫療云平臺,切不可貪大求全,妄圖一下子將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監督、疾病控制等所有醫療資源都接入到平臺上。其中,經濟欠發達、IT力量較弱的區縣,在未建相關系統的情況下,可以直接使用云平臺SaaS端的各項應用,一些已經具有多年信息化基礎的大中型醫院、公共衛生機構,可以根據自身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規劃,選擇采用遷移到云平臺上的醫院應用系統,或采用數據采集方式與云平臺進行對接。這樣即實現了區域衛生醫療資源的信息互通、數據共享以及業務協同,又避免了一蹴而就而產生的項目延期、無法保證質量等問題。
關于銳易特軟件
銳易特軟件始終專注于SOA架構的信息整合中間件產品的開拓與研發,是國內最早的SOA倡導者和成功的SOA實踐者。現為國家SOA技術委員會創始成員單位,工信部SOA標準工作組核心成員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互聯網標準開放實驗室(ISOL)核心成員單位、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間件分會理事成員單位、國信辦電子政務標準制訂與推廣單位等。銳易特參與并承擔了多項國家級SOA標準的制訂工作,包括《SOA標準體系》《SOA總體技術要求》《SOA術語》《SOA標準化指南》《SOA服務質量評定標準》等。
目前,銳易特軟件的核心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金融、電信、政府、零售等多個行業和多個省、市,其中包括部級單位用戶和國家金字工程。并先后榮獲了2007年“金軟件”年度大獎、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金獎”“創新獎”、2007年SOA應用年會“最佳SOA應用實踐獎”、2008年“中國軟件行業中間件信賴產品獎”、“2008中國軟件信息化創新獎”“2009年度中國行業信息化最具成長力企業獎”“2010年度中國SOA十大解決方案獎”“2010年度中國SOA優秀案例獎”“2011中國基礎軟件領軍企業獎”等多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