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9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舉辦人工智能科研成果發布會,展示了多項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成果,包括遠程超聲系統、鼻息肉病理分析云平臺、5G院前急救系統等。
這些應用場景中,既有將科研成果用于臨床診斷的精準醫療落地技術,也有優化整合就醫流程的小程序,還有利用5G技術實現遠程實時診療指導的平臺系統,智慧醫療在中山三院的診療實踐中呈現出多點開花的新局面。
7月29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舉辦智慧醫院成果發布會。通訊員供圖
AI“數細胞” 助力鼻息肉精準診療
慢性鼻竇炎是困擾很多人的常見病,其中不少是由于鼻息肉造成,對于鼻息肉的治療處置,傳統辦法是“一概而論”,采用統一的處理辦法,但中山三院的楊欽泰教授團隊發現,鼻息肉中的炎癥細胞有不同類型,不同類的炎癥細胞適用于不同的治療方法,那么,確認這些炎癥細胞的種類、數量,成為精準治療的關鍵,在傳統的病理科檢驗中,抽樣檢測工作量大、成本高、準確性差,在基層醫院也難以開展。
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派上了用場,AI可以承擔“數細胞”的工作,不僅節省了人工成本,還能將“抽檢”方式升級為“全樣本”檢測。
“人工智能準確度高達96%,效率提高27倍,解決鼻息肉精準分型個體化藥物診療難題”,楊欽泰說。
楊欽泰教授介紹,這個由中山三院耳鼻喉科與清華珠三角研究院聯合研發的“鼻息肉病理分析云平臺”,是全球第一個慢性鼻竇炎全量化診斷平臺AICEP,目前已成功迭代至2.0版本,可以實現鼻息肉四種炎癥細胞內在型人工智能快速診斷。
在這個系統的推廣應用中,5G技術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持,“在4G的情況下,你要把一張七八個G的數字病理文件上傳到平臺可能要兩個小時,用5G以后,20秒就可以”。
中山三院副院長楊欽泰在發布會上介紹“鼻息肉病理分析云平臺”。通訊員供圖
5G促成遠程超聲 超聲專家實時指導超聲檢查
超聲的檢查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醫生的掃描手法,基層醫院往往缺乏優秀的超聲醫生,而5G技術,使得優秀超聲醫生能夠坐在自己診室中就實現對基層超聲醫生的實時指導、溝通,實現了對遠程醫療技術的一次升級。
中國聯通醫療基地首席技術官邱述洪介紹,遠程超聲診斷系統利用5G技術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將超聲科醫生的操作手法、操作流程進行全面采集,并將數據同步傳遞至中山三院天河院區的會診中心,進行遠程視頻溝通以及超聲診斷的指導。
楊欽泰介紹,這一技術已開始部署在梅州的中山三院粵東醫院、廣州蘿崗的中山三院嶺南醫院落地應用。
“5G與超聲的結合,其實是瞄準了目前超聲檢查的幾個痛點,”中山三院副院長任杰說,現在越來越多的臨床科室依賴超聲檢查,但超聲檢查也面臨重癥病人無法去到超聲室、超聲人才缺乏的困境。
“有了5G技術的支持,超聲專家坐在超聲室里,遠在外地的病人做超聲時,當地醫生通過專網發出會診申請,超聲專家可以進行無時延的指導、診斷;重癥病人在床邊做超聲檢查時,也可以由超聲專家進行實時指導”,她認為,這個技術落地后,也將幫助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也有利于疑難雜癥的診療。
中山三院副院長任杰在發布會上。通訊員供圖
5G助力 后方醫生實時參與、指導院前急救
5G院前急救系統,即利用5G網絡實時傳輸急救車內的超高清音視頻實況、車輛行駛信息、患者生命體征監護數據(包括CT影像信息、心電監護,除顫,心電圖機等),使后方的急救中心和醫院能夠提前快速準確獲取病情、制定急救方案、及時指導在途救治、部署急救資源,提高急救治療效果,為急救病人打開綠色生命通道。
中山三院副院長楊欽泰介紹,目前這一系統正在落地中,已打造了一臺模型車。
中山三院發布5G院前急救系統。
5G助力 PICU探索家屬VR探視
中山三院的兒童重癥監護室PICU,正在進行家屬遠程VR探視的探索。“PICU里,收治的孩子特別需要家長的陪伴,同時,設備非常多,數據的整合是一個問題”,邱述洪介紹,中山三院正在與廣東聯通聯合建立5G醫療專網,利用5G的帶寬優勢,以及VR技術,實現家長的遠程探視,并且能與孩子互動。
同時,系統對監護室中的多種設備數據進行了整合,對于醫生來說,可以在一個平臺上查閱孩子的所有數據。
中山三院發布了PICU家屬遠程VR探視系統。
甲穿、過敏就醫小程序 優化、簡化就診流程
云上三院研發室主任王曉鷹介紹了云上三院研發的若干專科小程序,這些小程序在線上搭建了醫生與患者溝通的平臺,拉近了醫患距離,方便外地患者就診。
10個人中可能有五六個患有甲狀腺結節,往往需要進行穿刺活檢來進行分型診斷,中山三院醫護們梳理了患者做“甲穿”的流程,發現,病人從掛號看醫生,到超聲評估、醫生評估、穿刺預約、做穿刺、等報告……一系列環節下來,經歷的多達流程11個,可能還要穿梭在超聲科、普外科、頭頸外科、內分泌科、甲乳外科等多個科室之間,就醫體驗相當不好。
針對這個問題,超聲科醫護們聯合云上三院研發室開發了“云上三院 甲穿”小程序,整合了患者信息輸入、診前癥狀自評、術前叮囑、術中疼痛評分、術后叮囑等多個功能,還鏈接了互聯網醫院的線上結果問診功能,患者在拿到報告后可以直接在線上找醫生看報告,“11個步驟簡化為首診醫生處就診、超聲評估、穿刺三個主要環節,患者的就診體驗變舒心了,流程也簡便了”。
中山三院推出的“云上三院 甲穿”小程序頁面。
此外,中山三院過敏科也制作了“云上三院 過敏”小程序,集合了過敏自評、中醫體質辨識、專科問卷等功能,由醫護指導患者在就診前、就診中填寫與使用,提高了患者就診效率,也使得醫護能對患者進行全流程管理。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