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的行與思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的行與思

    2021-07-26 資訊 Eli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的行與思已關閉評論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的行與思-智醫療網

    互聯網醫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一點,身處抗疫最前線的李剛,深有體會。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下稱同濟醫院)從2019年7月開始嘗試開展互聯網線上問診工作,“但是說實話,總體運行效果一般。”該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李剛介紹,疫情的暴發,客觀上推動了醫院互聯網醫療建設的發展。

    兩年來,同濟醫院在互聯網醫院建設上多有探索和實踐,且取得了不俗成績。

    7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互聯網+全病程管理”項目啟動會上,李剛對相關情況做了介紹。

    謀局:四個一體化

    同濟醫院利用“互聯網+醫療”模式疫情期間在全國率先開通“新冠肺炎線上發熱門診”。之后,同濟醫院又在全國率先開通“網絡視頻問診”及藥品郵寄,52個專科1200多名醫生的線上團隊,服務人數近40萬人次,其中發熱患者近10萬人次。

    2020年3月19日,同濟醫院線上發熱門診開辟海外專區,海外華人華僑通過手機即可向同濟抗疫一線的專家進行免費的圖文咨詢。

    2020年15日,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揭牌,為湖北省第一批獲得牌照的互聯網醫院之一。

    抗疫中的探索實踐,讓同濟醫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開始系統思考:在新業態下,如何探索一種新的醫療服務模式,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提升醫療服務新高度?著眼未來,如何探索一種新的智慧醫療服務,全周期智慧服務患者,打造信息醫學新動能?

    基于前期探索和醫院實際,同濟醫院提出了“四化”互聯網醫院整體規劃理念,見下圖: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的行與思-智醫療網

    八大功能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將傳統線下門診“整體”搬到線上,開設52個線上專科,1200多名醫生參與線上問診,形成“同濟云醫”貫穿患者診前、診中和診后,具體包括智慧門診、線上門診、線上藥房、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社區協同醫療、遠程醫療、健康宣教等八大功能。

    1.智慧門診

    智慧門診以互聯網應用為基礎,開展在線建檔、智能導診、智能問診、預約掛號、院內導航、檢查預約、報告查詢、電子發票打印、線上自助繳費、自助入院、智能隨訪等貫穿患者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門診醫療服務。大大改善患者的就診體驗、降低患者的就醫成本,緩解患者就醫難的問題。

    2.線上門診

    將傳統線下門診搬到線上,患者可隨時通過手機進行圖文、音頻或視頻問診,醫生利用碎片時間在線接診患者,為患者提供線上門診開立處方、檢驗、檢查、治療、入院證等業務,患者只需要在手機端完成預約檢驗檢查時間,完成繳費,按時到線下醫院完成檢查檢驗,報告生成后自動推送給患者。引入互聯網醫院后,醫院的各項醫療服務延伸到離老百姓最近的地方,節省患者就醫時間成本,進一步提升醫院服務價值。

    3.線上藥房

    線上藥房主要提供線上門診開立處方郵寄、云審方、醫院自制制劑藥品的線上開立和郵寄,通過文字、圖片或視頻的方式與醫生進行溝通后,線上完成處方開立和繳費,線上藥房完成處方審核和藥品郵寄服務,為患者提供無接觸式醫療服務。

    同濟醫院特色的自制“網紅”藥品,如維生素E霜、尿素軟膏、鞣酸軟膏、魚腥草滴鼻液等,也有了專門的線上“藥房”,患者可像在淘寶購物一樣,點擊自制藥品,加入處方購物車,線上支付后,快遞直接郵寄到家。

    4.慢病管理

    基于互聯網的全病程診療服務模式,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形成了科室、醫生、AI隨訪機器人、患者的一套閉環式服務流程,并且服務不止于線上看病買藥,更是將服務功能多角度延伸。

    借助互聯網,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手術出院患者、孕產婦、腦卒中康復患者,提供健康監測和管理,提供定期線上門診指導、評估綜合醫療服務;同時借助互聯網及可穿戴設備,智能設備如藍牙血糖儀、藍牙血壓計、十二導聯心貼、胎心設備等,開展遠程監測服務,對出院患者的心律、血氧等相關體征進行監測,為患者復診提供基礎數據的分析,自動生成健康報告。

    慢性病患者回家后,系統將定期向他們推送疾病相關量表,通過可穿戴設備的采集,患者的體征數據將直接傳遞給慢病入組管理的醫生。通過連續、綜合、個體化的記錄,患者將獲得有效的院外管理指導。特別是針對“潛在危重癥”患者,系統的及時識別,有利于醫生早期干預。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的行與思-智醫療網

    5.健康管理

    “患者體檢出現血糖、血壓異常時,血糖、血壓管理團隊會及時跟進,通過前期健康篩查,將可能有醫療需求的群體推薦給科室。”李剛介紹,患有高血糖、高血壓的慢性病患者出院回家后,系統將定期向他們推送疾病相關量表,通過可穿戴設備的采集,患者的體征數據將直接傳遞給慢病入組管理的醫生。通過連續、綜合、個體化的記錄,患者將獲得有效的院外管理指導。特別是針對“潛在危重癥”患者,通過系統的及時識別,可實現更早的干預。

    借助互聯網開展健康管理服務,為患者提供健康畫像、健康監控等功能,從檢測、評估、干預、監測四大方面對患者健康進行管理,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對患者體檢檔案集中管理、提供健康自評服務,通過在線完成相關的自評測試,定期對患者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系統自動完成評分評級生成報告,并提供相對應的專家教授對其進行咨詢服務,實現數字健康管理閉環。

    6.協同醫療

    借助互聯網,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為醫聯體內的社區醫院開放預約掛號、檢查預約、床位預約、雙向轉診等開放平臺,對于醫院的預約資源,提供醫聯體內的醫療機構綠色通道享有優先預約權,方便社區老齡患者就診需求,為醫聯體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7.遠程醫療 互聯網遠程會診診室對醫院協作醫院、托管醫院等在診療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復雜問題提供遠程會診支持;借助互聯網遠程MDT門診,為患者提供遠程MDT門診服務,實現精準醫療;同時提供遠程影像診斷、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檢驗等遠程醫療服務。通過遠程網絡使患者免去長途奔波之苦,有效解決了偏遠地區患者看病難的問題。

    8.健康宣教

    借助互聯網醫院,醫生和患者實現了連接。通過公眾號、APP等渠道,醫院定期為患者推送健康宣教知識如出院指導、飲食宣教等,同時提供醫生科普直播,增強與患者的互動,不斷增加患者的就醫粘性,為患者提供可信的健康教育服務。

    由此,智能化貫穿于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智能導診、預問診、診后專病管理、智能問答、慢病管理等多項服務,多入口開展線上門診,開立處方、郵寄藥品,形成“一站式”服務,為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務。

    項目建設

    互聯網醫院建設作為一個項目,同濟醫院是如何推進工作的?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建院之初就確立發展各階段目標任務:第一階段,突出基礎平臺建設,定位互聯網醫院功能業務的問題,培養醫生以及患者習慣;第二個階段,在之前基礎之上,搭建框架、完善流程、建立機制;第三階段,整合資源、創新服務、形成業態。

    基于上述目標任務,同濟醫院梳理出三級患者管理體系,并打造了獨具特色的互聯網+全病程管理服務模式。

    一級由機器人與護理團隊組成,屬全院業務管理層面,內容涵蓋義診通知、健康講座、出院指導、復診通知、在線咨詢、健康宣教、疾病知識科普、滿意度調查、投訴處理;二級由醫護團隊與機器人組成,屬全病程管理服務,形成診療管理、健康管理、預防干預的服務模式,內容涵蓋健康管理、健康監測、智能推送、隨訪、宣教、干預;三級由運營團隊與醫護團隊組成,屬個性化服務管理層面,內容涵蓋特需醫生與家庭醫生。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的行與思-智醫療網

    在項目建設上,首先,建立相應組織架構。同濟醫院專門成立了互聯網醫院管理辦公室,掛靠在門診部辦公室,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信息人員、財務人員,從機構、人員上支撐互聯網醫院的發展。

    其次,建立相應管理制度和流程。開通“同濟云門診”“開展在線問診”等均以文件形式下發,醫院還制作了“互聯網醫院醫生操作說明”“在線問診授權申請表”等指南和表格,規范和方便醫生操作。醫院還建立多個微信群,指導醫生相關操作。

    互聯網醫院管理辦公室、信息管理科、計算機中心、財務、醫保、藥學部、宣傳等部門共同協作,各部門統一目標,打造閉環管理模式,強力推動互聯網診療工作。

    再次,為進一步推廣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同濟醫院還搭建了互聯網醫院體驗區,讓患者和家屬了解互聯網醫院服務。

    經過一系列的運作,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1年1-6月互聯網醫院工作總服務294,842人次;圖文咨詢總量為175,406人次,視頻問診總工作量為12,615人次;自助開單總工作量為106,821人次;藥品郵寄量為34,211單;檢查、檢驗、治療執行量86,761單。

    相關案例獲得多個獎項,并在多個期刊發表論文5篇。

    五個問題

    李剛說,同濟醫院在互聯網醫院建設中,面臨幾個問題,這也是業界普遍面臨的困惑。包括業務定位、功能定位、運營管理、醫療質量和政策支持。

    業務定位:互聯網醫院能做什么,應該或者可以做什么?疫情推動了線上門診的發展,疫情之后,線上門診慢慢失去了生命力,以后應該怎么辦?如果只把互聯網醫院看成線上門診這么簡單,確實沒有什么優勢,也做不了太多事情。

    功能定位:如何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賦能醫療服務。“將生命周期從診前診中診后串聯起來,通過信息的手段,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遐想。互聯網醫院還要做什么,需要我們探索和推動。”

    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的行與思-智醫療網

    運營管理:作為公立醫院人員,相對比較保守,行動有很多束縛,這也是公立醫院互聯網醫院運營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更好地做運營管理,和第三方進行合作?也需要探討。”

    醫療質量:質量和安全永遠是醫療的基本線和生命線,線下常規做的不管是病歷書寫還是實時控制等所有東西,在線上也需要規范到位。

    政策支持:不管是醫保物價定價,還是行政部門對互聯網服務外延和內涵的鑒定,都需要在探索過程中有更好的指導。

    來源:健康界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