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年中,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施海峰的門診和手術患者增長了50%。
這是施醫生之前并沒有預料到的效果。2020年8月14日,他在百度健康開啟了第一場科普直播,之后他就經常在線和患者連麥解答問題。
施醫生的經歷折射出互聯網醫療的蓬勃發展之勢。疫情大考之下,百姓的線上醫療內容搜索行為空前增長。同時,國家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鼓勵醫師通過互聯網進行醫療科普。
「目前,國家正在推進健康中國和數字中國兩大戰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過程中要注意發揮數字技術的優勢,醫務工作者要積極投身到健康傳播工作中。」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日前在2021百度健康致敬醫者盛典上如是表示,他同時也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平臺投身到這一項有意義的事業之中。
事實上,包括百度健康在內的眾多互聯網醫療平臺正發揮著橋梁作用,用AI技術和大數據手段賦能醫生與醫院,解決諸多醫患連接的痛點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優質醫療資源的平衡分配和分級診療政策的高效落地,這一模式能否成為引領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的「新良藥」?
不掙錢的健康科普內容
為什么還要死磕?
疫情以來,國民的健康防護意識顯著提升,也讓健康科普知識變成一種剛需。數據顯示,百度每天與醫療健康相關的搜索量高達2億次,每天有超過1億人通過百度獲取健康內容。
健康科普是用戶獲取信息、認知健康的第一步。百度健康總經理楊明璐在接觸了很多醫生后也發現:醫生希望做科普,也希望知道互聯網上最需要的醫療科普內容是什么?當然,他們也希望知道自己所做的科普內容的影響力到底怎樣?
萬物皆有縫隙,那也是光照進來的地方。2020年3月,百度健康品牌正式推出,提出「內容+服務」戰略,以百度健康醫典為核心建立內容生態,聯合海內外頂級醫療資源共建權威醫學健康科普平臺,解決大眾健康知識科普這件民生難題。
目前,百度健康累計收錄科普內容已達5億條,通過與全國1500多位行業頂級權威醫學專家和200多個行業頂級權威機構的合作,百度健康醫典權威內容日均影響用戶超過2000萬。同時,百度健康醫典還不斷進行科普形式的創新探索,相繼推出長圖、專題、3D視頻等多元科普形式,打造豐富、生動、接地氣的科普內容。
此外,百度健康在去年以來還大力發展直播業務,平均每個月有三千場直播,所有直播都是由公立醫院的醫生開播,其中有85%是三甲副高以上的醫生,形成了巨大的科普陣地。
百度健康生態合作負責人、百度健康醫典副總經理李寧表示,百度健康醫典目前已升級為開放平臺,權威科普知識將免費對生態合作伙伴開放共享,就是旨在滿足大家線上和線下的需求,放大健康科普的影響力,最大程度助力全民健康教育的推進。
賦能公立醫院
為醫和患「搭橋」
內容上高筑壁壘,但百度健康并不滿足于此。通過優質內容的積累以及大數據對用戶需求更精準的洞察,百度健康開始在互聯網健康服務上發力。雖然百度健康并不占據先發優勢,但顯得后勁十足。
縱觀所有互聯網平臺,都在做一件事情:連接。本質上,互聯網解決的是短缺的資源與巨大的需求間的匹配問題。尤其對于互聯網+健康行業來說,「連接」的價值空前巨大。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有1.2萬家公立醫院,超過380萬注冊醫生,但各地普遍存在城市大醫院人滿為患,而基層醫院卻門可羅雀的現象,這一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分級診療推進收效甚微的難題。
面對這樣的問題,百度健康開始考慮如何高效提升醫患匹配的效率。在7月11日舉辦的百度健康致敬醫者盛典上,百度健康宣布打造精準醫患匹配引擎,為用戶、醫生和醫院進行精準匹配,從而助力實現「精準患者分導診」。
百度健康總經理楊明璐表示,一方面,百度健康通過AI技術對于用戶的問題進行解析;另一方面,百度和公立醫院、醫生合作建立公立醫院醫生信息庫,為每個醫院和醫生打出擅長的標簽體系。在此基礎上,百度通過AI技術與醫院標簽體系實現患者和醫生醫院的高效、精準匹配,實現「精準患者分導診」,提升優質醫療資源和有需求的病患連接效率。
帶領團隊與百度健康共建百度健康男科中心的中國性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主任姜輝教授對于互聯網醫療解決醫患的精準匹配問題也深有體會。他表示,每天在百度上搜索的男科問題和皮膚科問題最多。搜索皮膚科多是因為皮膚病不好治,治療周期較長,所以只能不斷的問;而搜索男科多,則是因為男科沒地方看,很多醫院沒有男科,所以網上搜索多。
從這個角度來說,互聯網醫療正在補充線下醫療的一些短版:在當前分級診療落實還不完全的情況下,一些日常問題,完全可以通過網上問一問來獲得初步解答和建議,找到合適醫生,方便線下就醫,免去奔波之苦,尤其是在男科和性學方面,受很多傳統觀念,包括私密性、羞恥感等的影響,互聯網診療的優勢顯而易見。
在「精準醫患匹配引擎」與「精細化運營」的合力之下,百度健康讓用戶、醫生與醫院之間實現了共贏:從精準需求的搜索出發,用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醫生;醫生則借助互聯網平臺讓自己的技術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對于醫院來說,也意味著盤活了醫療資源,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同時也推進了分級診療的真正落地。
持續發力內容+服務
建立全鏈路服務
「我們期待的新業態是更早的發現醫療需求」,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分論壇「未來醫療新生態」上,毛群安曾表示,「互聯網+醫療」的概念并非是線上線下的變化,而是更鼓勵線上、線下服務的融合,催生出一種新服務和新業態,做到早發現、早篩查,使互聯網醫療對公眾健康的貢獻最大化。
這顯然是一個很宏偉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僅需要長遠布局,更需要創新實踐。為此,國內各大互聯網醫療平臺都在探索著自己的前行模式。以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為代表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已經從醫藥電商作為入口開始;而坐擁巨大搜索流量入口的百度健康,則志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向全鏈路服務發力。
成立不到兩年時間,百度健康就發力打造了健康科普、在線問診、慢病管理、健康商城、互聯網醫院服務五大服務體系。在滿足用戶多層次健康需求上,百度健康正在不斷地加深服務布局,持續做深做透自己的醫療服務能力。
在不久前的6月,百度健康還先后投資了兩家企業,一是領投了互聯網健康科普平臺有來醫生;二是跟投了醫藥供應鏈平臺藥師幫。這不僅是百度在醫療健康產業鏈上的一個戰略布局,同時也是從內容與服務層面繼續縱深完善自身的內容生態與服務能力。
「有可能在短期內不會看到整合的效應,但從集團層面來說,健康是需要有長遠戰略和規劃的重要賽道。包括保險、藥都是戰略布局,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到百度在健康業務方面的決心。」楊明璐表示,目前市場上缺少給公立醫院體系提供好的解決方案,來幫助其完善線上醫療服務。而百度健康要打通和完善整個服務鏈條,就是在為公立醫院和醫生賦能。如果公立體系優質的醫生、專家明顯的感覺到通過跟百度健康的合作,不僅能把存量病人管好,還可以帶來增量的病人,那么這件事就是個巨大的鑰匙。
對于在健康中國戰略引領下的醫療健康行業來說,百度健康承載著做普惠醫療與價值醫療的行業責任。如今,借助于百度強勢的AI技術積淀與大數據能力,百度健康打造的精準醫患匹配引擎給互聯網醫療行業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從這一角度來說,百度健康所探索的全鏈路服務平臺模式,不僅是在為分級診療的落地提供助力,更是在引領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道阻且長,但出發就能到達。
來源:健康界